聂垣东;柴天川
目的 探讨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干、鲜品总DNA质量之间的差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采用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6种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并对其进行核酸含量测定、电泳检测和酶切反应检测. 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SDS法,在干品和鲜品样品间,干品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鲜品.利用CTAB法提取鲜品和干品的各6种DNA样品,进行酶切反应得到了清晰的酶切条带.结论 改良的CTAB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中草药总DNA,且该方法得到的干品DNA比鲜品DNA质量更高,酶切验证二者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作者:姚庆收;刘秀珍;武玉永;蒋继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防治肺纤维化作用及机理.方法 用平阳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后,用药组每天灌胃大黄虫丸,分别于第7天,1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部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肺泡灌洗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表达.结果 第14天模型对照组出现一定程度的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肺纤维化程度显著重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虫丸组肺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第7天、第14天模型对照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虫丸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7天模型对照组LPO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模型对照组LP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虫丸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虫丸能明显减轻平阳霉素所致的大鼠纤维化程度,并能显著降低LPO的表达.
作者:李瑞琴;李伟;宋建平;张瑞;张现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这种影响与PML-RARα融合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硒化壳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O/EB荧光染色法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细胞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硒化壳聚糖可对体外培养的NB4细胞产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50 mg/L 至 100 mg/L硒化壳聚糖作用NB4细胞24 h可诱导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经硒化壳聚糖处理24 h后,NB4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硒化壳聚糖可通过下调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对NB4细胞产生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邓守恒;曹凤军;蔡晓军;许涛;邓守平;陈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以负载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的纳米氧化铝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系统地研究其在动态条件下对稀土离子Sc3+、Y3+和La3+的吸附性能,并确定佳吸附及解脱条件.方法 在pH为4.5时,分析物均可被上述吸附材料定量吸附;用0.5 mol·L-1盐酸溶液可将吸附在微柱上地稀土离子完全解脱.结果 该法对Sc3+、Y3+和La3+的检出限分别为0.15 μg·L-1、0.18 μg·L-1和0.34 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3.0%和1.7%(n=12,C=0.5 mg·L-1).结论 方法应用于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中痕量Sc、Y和La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王云美;王元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在血管再狭窄中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血管再狭窄模型,采用川芎嗪干预,观察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PKCζ与ERK1/2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动脉结构正常、清晰,无明显VSMC增殖,颈总动脉损伤大鼠血管内腔面粗糙,中层VSMC大量增殖,内膜增厚,川芎嗪处理后VSMC增殖程度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血管壁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手术组比较,川芎嗪中、高剂量组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降低(分别P<0.01,P<0.05),川芎嗪中、高剂量组PKCζ与ERK1/2表达较川芎嗪低剂量组相比亦有显著降低.结论 PKCζ-ERK1/2信号通路参与血管再狭窄的形成,川芎嗪可通过抑制该通路实现抗血管再狭窄的作用.
作者:孙银平;李琴;王煜霞;张大伟;王省;郭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壳聚糖对参芪水煎液成分纯化的影响.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固含物的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研究,并结合HPLC指纹图谱法进行分析.结果 壳聚糖用量对参芪水煎液中多糖具有显著影响,由正交法可知佳纯化条件为A3B1C2D3,该工艺总多糖含量为49.26%,固含物的量为55.58%.HPLC指纹分析可知不同工艺纯化液的指纹图谱全貌具有良好的相似性,只在5,6,9,10,12号色谱峰的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壳聚糖对参芪水煎液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纯化作用.
作者:张来华;朱盛山;袁旭江;王博;张志鹏;刘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体外培养的A549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MTT法观察黄连素对A549的增殖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损伤;半定量RT-PCR法分析Bcl-2,Bax,p53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阻滞情况;血清药理学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A549的作用.结果 黄连素能显著抑制A549增殖,并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细胞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黄连素能够上调Bax、p53,下调Bcl-2的mRNA的表达;大鼠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黄连素能够抑制A549细胞生长 ,诱导凋亡.
作者:史海岭;刘芬;郭晓军;吴国江;朱宝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茄根中绿原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法.方法 色谱柱为YMC-Pack ODS-AA(150 mm × 4. 6 mm, 5 μm),以乙腈-甲酸水的梯度流动相洗脱,检测波长323 nm,流速1 ml· min-1, 柱温30 ℃.结果 在线性范围内 (0. 005~0. 04 mg · ml-1) 绿原酸对照品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 0. 999 8 ), 茄根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 108 mg · g-1,RSD为2. 4%;平均回收率为98. 51 %,RSD为2. 7 %.结论 可通过RP-HPLC测定茄根中绿原酸含量, 为茄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强祖;杨进;周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毛老虎种籽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毛老虎种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化学成分12个,占总油量的57.36%,并确定其相对含量.结论 其主要成分是熊果酸、(Z)-9-十八烯-1-醇、油酸、3,5-二烯豆甾醇、棕榈酸、亚油酸.
作者:梁正芬;王茂媛;王小华;王清隆;王祝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的动物模型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对模型制作的现状,常用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目前常见的痛风动物模型在稳定性,持久性,制作程序的标准化等方面需要继续努力改进,复制出更接近于人类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形成的持久稳定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是基础和关键.应用现有模型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需注意根据模型特点和研究目的 合理选择,加强多种模型的联合应用,并注意实验结果的合理评价.
作者:李荣华;聂慧;刘友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广西玉林产中药五指毛桃所含6种矿质元素的分析,探讨其药理营养作用及开发利用前景.方法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指毛桃药用根部中Ca、Fe、Mg、Mn、Cu、Pb的含量. 结果五指毛桃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矿质元素,其中Ca含量高;Cu 、Mn、Fe、Mg元素的含量均达到人体所需正常值,重金属元素Pb含量较少;6种元素含量高低排序依次为Ca>Mg>Mn>Fe >Cu>Pb.结论 广西玉林产五指毛桃具有较好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作者:文靖;王晓平;黄文巧;陈晓白;赵仕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姬松茸水提物对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急性血淤模型组,姬松茸水提物高、低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及冷刺激复制急性血淤大鼠模型,观察姬松茸水提物对血淤证模型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结果 与急性血淤模型组比较,姬松茸水提物能显著降低血淤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P<0.05).结论 姬松茸水提物对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涵;张云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该研究拟在考证容量古今折算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考证药物品种、产地、炮制与药物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数据统计学处理方法,对仲景方中葶苈子剂量开展古今折算研究.研究得出,仲景方中葶苈子应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又名苦葶苈)Semen lepidli的种子,大陷胸丸中葶苈子半升(100 ml)宜折算为69.87 g.该研究力求大限度地接近仲景方葶苈子剂量及相关经方配伍比例的原貌.
作者:刘敏;郑丰杰;李宇航;李宝城;刘振权;郭少英;闫军堂;张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韭菜是否具有改善性功能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应用韭菜提取液对雄性小鼠连续灌胃15 d,检测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睾酮含量,以及性器官重量变化;同时应用韭菜粗提液对雄性小鼠连续灌胃15 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清中血清尿素氮(BUN)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韭菜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NO和睾酮含量,显著提高小鼠皮包腺重量;韭菜粗提液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影响不明显,降低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清中BUN含量、LDH活性,提高肌肉中LDH活性.结论 韭菜粗提液具有显著的改善性功能作用,但是对提高小鼠抗疲劳功能作用不明显.
作者:王向阳;葛丽;周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为交泰丸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安定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以高效液相检测大脑r-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r-氨基丁酸受体(GABARa1).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交泰丸组可显著增加下丘脑GABA含量及GABARa1受体表达.结论 交泰丸可增加模型大鼠大脑r-氨基丁酸含量及受体表达,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靶点可能在GABARa1受体.
作者:余运龙;全世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碳源、氮源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其内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方法 改变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碳源种类,考察不同碳源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在总氮源不变的情况下改变NO3-/NH4+的比例,考察不同NO3-/NH4+比例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结果 蔗糖是冬凌草愈伤组织培养中的佳的碳源,其浓度为3%时,有利于冬凌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迷迭香酸的积累;NO3-/NH4+比例为1∶1时,愈伤增值倍数高;NO3-/NH4+比例2∶1时,迷迭香酸的积累量大.结论 实验确定了冬凌草愈伤组织培养的佳碳源种类、浓度及氮源比例,表明不同碳源、氮源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合成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汉伟;苏秀红;董诚明;王伟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并优化蒲公英样品总DNA提取方法及其RAPD-PCR反应体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对蒲公英RAPD-PCR反应体系中各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和筛选.结果 建立了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蒲公英RAPD分析的佳反应体系.25 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Taq Mix buffer,50 ng DNA模板,0.4 μmol/L 引物,1.5 mmol/L Mg2+,0.25 mmol/L dNTPs,1.25U Taq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8℃复性1 min,72℃延伸2 min,共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反应结束后,4℃保存.结论 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蒲公英鉴定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喜凤;杜云锋;张红梅;郝哲;许闽;白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筛选豆根管食通颗粒制备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的收率及苦参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豆根管食通颗粒提取工艺中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水加入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以水提取3次(3 h,8倍量;1 h,6倍量;1 h,6倍量),60%乙醇的沉淀浓度为优化工艺.结论 所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保证了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张雁冰;侯立芬;刘宏民;蒋莹;郑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比较动物油和维生素D3与维生素D3单独诱导小鼠动脉钙化的特点,结合非诺贝特对钙化影响分析高脂与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 SPF级KM小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物油+ 维生素D3模型组、维生素D3对照组和非诺贝特+ 维生素D3组.实验6周后处死小鼠,制作主动脉弓HE病理切片、Von kossa染色计算血管钙化面积百分比及ICP检测血管钙、磷含量.结果 维生素D3组小鼠主动脉中层明显钙化,血管钙化面积百分比和钙磷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模型组小鼠钙化程度较维生素D3组加重,且在内膜处有类软骨细胞凸向官腔,血管钙化面积百分比和血管钙磷含量均显著升高,非诺贝特组小鼠钙化程度较维生素D3组未见减轻,血管钙含量显著高于维生素D3组.结论 动物油+ 维生素D3模型组小鼠可更好模拟临床血管钙化病变,高脂可加重动脉钙化.
作者:康海仙;吴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包衣处方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佳包衣处方.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 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并能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控制12 h内稳定释药的包衣处方.结论 通过对包衣处方的调整,可稳定地控释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作者:胡鹏翼;陈青阳;郑琴;岳鹏飞;杨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