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植物的资源研究

云雪林;赵能武;赵俊华;潘炉台

关键词:瘤足蕨, 膜蕨, 裸子蕨, 书带蕨, 药用蕨类植物, 种类, 分布
摘要:目的 对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植物共50种,可作药用植物22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在木糖醇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与木糖醇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在木糖醇输液中于4℃、25℃和37℃条件下0~6 h内含量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配伍溶液0~6 h内外观、pH值变化情况.结果 0~6 h内,银杏叶提取物在木糖醇输液中的含量、颜色及pH值无显著变化.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与木糖醇输液配伍后0~6 h内稳定.

    作者:高媛媛;汤道权;魏雅芹;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龙葵的研究进展

    龙葵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临床应用已久,文章从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来阐述近年龙葵的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该中药提供进一步参考.

    作者:卢汝梅;谭新武;周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藤茶多糖AGP-3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初步鉴定

    目的 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和13CNMR分析对藤茶多糖AGP-3组分的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 AGP-3重均分子量(Mw)为1.02×105 Da,含中性糖质量分数57.6%、糖醛酸32.3%、蛋白质3.5%.结论 藤茶多糖分离组分AGP-3为一种含蛋白质的复合多糖.

    作者:罗祖友;陈根洪;郑小江;吴谋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复方竹节参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小鼠关节炎病理模型,采用复方竹节参片治疗,通过关节炎指数、足趾容积、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进行观察.结果 复方竹节参片能明显抑制弗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小鼠关节肿胀及病理学改变,降低关节炎指数,降低关节炎病理模型小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肿瘤因子(TNF-α)水平(P<0.05).结论 复方竹节参片具有明显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病理性的升高,从而有效控制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

    作者:王振富;谭庆玲;张惠;陈龙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蝎宝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蝎宝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VP-ODS(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1%冰醋酸溶液 (25∶75) 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313 nm.结果 阿魏酸在2.5~25 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2.15%(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蝎宝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锦燊;梁陈方;杨春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白术、木香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白术、木香混合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进行了比较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优选出的包合方法的佳包合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并对包合物进行TLC检验.结果 优选出的包合方法为研磨法,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10 g∶1 ml,加3倍量水,研磨3 h.混合挥发油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实验为确认白术、木香混合挥发油的合理包合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桂卉;刘东文;邹龙;蔡光先;颜红;文雅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如意金黄散膜剂的改进

    目的 以壳聚糖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成膜材料制备了如意金黄散膜剂,使其释药比原膜剂更均匀和持久.方法 兼顾如意金黄散中各主要成分的溶解性,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有效成分,以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成膜材料制备膜剂,HPLC测定膜剂中的姜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以膜剂中大黄酸的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膜剂体外缓释效果比以壳聚糖为成膜材料更好.结论 以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成膜材料制备如意金黄散膜剂柔性更好,大黄酸体外缓释效果更明显.

    作者:刘占军;韩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桔梗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含量的方法,为桔梗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索氏提取器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总皂苷含量.结果 比色法测定的线性方程为A=0.003 4C+0.006 4,相关系数为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RSD=1.51%(n=6).对不同来源桔梗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其含量范围为1.07%~3.76%.结论 该法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便于对桔梗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作者:李妍;张崇禧;魏建和;许旭东;褚庆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痂囊腔菌素A急性毒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痂囊腔菌素A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痂囊腔菌素A以高浓度药液经口灌胃给药,1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后,全部实验动物健存,未见毒副反应.计算得出痂囊腔菌素A给药量为5.07 mg/kg体重,相当与成年人日用药量的253倍,痂囊腔菌素A的大耐受量为5 mg/kg体重.结论 痂囊腔菌素A毒性较小,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俭;代威;郭金豹;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半仿生法提取白附子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白附子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β-谷甾醇得率为指标,在提取次数、提取工艺、浸渍剂浓度等条件相同时,考虑乙醇溶液pH 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选用L16(45)正交进行实验,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第1煎提取液pH为7,第2煎提取液pH为9,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 h.结论 半仿生提取法优选白附子佳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曹志友;王新城;欧阳瑾;雷钧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9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强的松组(C组)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D组),每组各24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D组用银杏叶提取物灌胃,C组用强的松混悬液灌胃,A、B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分别于7,14和28 d随机处死8只大鼠,制备肺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CTGF的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各时间点B、C、D组CTGF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B组比较,各时间点,C、D各组CTGF表达均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 CTGF可能在肺泡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程度与肺纤维化的程度密切相关;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对肺组织起着修复及保护作用.

    作者:刘霞;许朝霞;曹秀荣;丁明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丹桂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丹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丹桂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48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2.79%.结论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复杂组分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胡春弟;梁逸曾;李晓如;郭方遒;曾茂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难经》论伤寒病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对难经<五十八难>所论伤寒病内容进行剖析,指出<难经>对外感病的分类、脉象区别、治疗方法及宜忌等.认为<难经·五十八难>对伤寒病论述分类明确,思路清晰,论述精辟,注重创新,对中医后世对外感病的理法方药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杰;段延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影响医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医学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学校向社会、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特殊阶段,是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体现的时期,是学生从业生涯中重要的伦理道德、职业习惯、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构建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专业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起始阶段.

    作者:喻格书;胡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缬草油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缬草油的抑菌活性.方法 以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油为试材,用管碟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低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缬草油有抑菌作用,具很大应用潜力.实验结果为其在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杰;李忠海;黄凌;黎继烈;文蓉;崔培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黔产稀子蕨科等3种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

    目的 对黔产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方法.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植物共33种,可作药用植物18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作者:郑亚玉;赵能武;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植物的资源研究

    目的 对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植物共50种,可作药用植物22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作者:云雪林;赵能武;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刺血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的血流速度变化.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用三棱针刺血治疗,对照组80例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TCD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即时总有效率92.3%、短期总有效率97.4%,远期总有效率84.6%;对照组即时总有效率63.6%,短期总有效率77.9%,远期总有效率31.2%,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刺血治疗后经TCD检查,各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 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刺血法能改善颅内血管的血流状态.

    作者:黎崖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海藻提取物Fucoidan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海藻提取物Fucoidan抗肿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探.方法 观察Fucoidan对小鼠S180移植性实体瘤、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了解其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Fucoidan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P<0.01),且呈现剂量相关性,其抑瘤率达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的70.4%~78.2%,对体外培养A549细胞、HeLa细胞和L1210细胞的生长均无显著抑制作用,Fucoidan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碳粒廓清实验中的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和脾脏器指数(P<0.05或P<0.01),但对胸腺脏器指数影响不大.在DNFB诱导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中,Fucoidan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亦可使小鼠耳肿胀度增大.结论 Fucoidan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增强来实现的.

    作者:王君;胡霞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海金沙植物根和根状茎部位降血糖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将四氧嘧啶用NS配成0.02 g/ml,按200 mg/kg注射到小鼠腹腔;连续2 d用葡萄糖灌胃(2 g/kg),早晚各1次,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大于11.00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入选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提液组、醇提液组和降糖灵组(0.10 g/kg),另取2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5 d,第16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结果 水提液和醇提液组血糖显著降低.结论 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吴颖;孔德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