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胃散对湿阻中焦模型醛固酮和神经降压素的影响

张丰华;黄秀深

关键词:湿阻中焦证, 醛固酮, 神经降压素
摘要:目的 揭示湿阻中焦证的本质并阐明平胃散的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醛固酮(ALD)、神经降压素(NT)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及空白组比较,自然恢复组及平胃散组ALD均明显降低(P<0.05),平胃散组NT减少(P<0.05).结论 醛固酮(ALD)、神经降压素(NT)是湿阻中焦证的病机变化之一;而其中调控NT水平可能也是平胃散的直接作用机制之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慧康处方药材鉴别

    目的 通过对脑慧康胶囊处方药材的粉末显微鉴别,确定投料药材的真伪.方法 采用水合氯醛透化装片及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的显微鉴别方法 ,确定投料药材的真伪.结果 上述药材的主要显微特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对各药的描述.结论 经性状鉴定筛选过的药材样品为正品.

    作者:楼步青;林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低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0.03,0.01mg/L).测定冠脉流量、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使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灌流量增大、左心室收缩压增大、左心室舒张压降低、心率减慢.结论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通过扩张冠脉、减慢心率及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钟富有;肖海;李洪亮;黄志华;何蔚;曾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时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内毒素合并D-氨基半乳糖造成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模型大鼠不同时刻SAP,DAP,MAP的影响.结果 生脉注射液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或血压下降速度变缓.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动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永芳;沈明勤;王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口服去痛片中毒致死1例

    去痛片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通过一次性口服过量去痛片自杀的病例在各地也并不少见,及时合理的救治措施对此类病人的救治十分重要.

    作者:张义军;杨晓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地蚕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地蚕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柱(5μm,4.6 mm×250 mm),乙腈-0.2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5℃.结果 10批药材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论 利用地蚕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较全面地反映地蚕药材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地蚕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磊;王军花;濮存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牡蛎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牡蛎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用普鲁士蓝反应法测定牡蛎酶解液还原能力,在DPPH体系、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分别检测牡蛎酶解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并考察牡蛎酶解液在Fe2+诱发卵黄脂蛋白过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牡蛎酶解液清除DPPH·和·OH的EC50分别为7.313和1.330 mg/ml;牡蛎酶解液(17.800 mg/ml)对超氧自由基和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19.86%和82.97%.结论 牡蛎酶解液具有显著的清除DPPH·和·OH作用,且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并对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也显示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雷丹青;周先果;张辉;杨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当归补血汤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归属分析

    目的 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在单味药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 × 4.6 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复方石油醚部位的9个特征峰5个来自当归,4个来自黄芪;氯仿部位的9个特征峰6个来自黄芪,3个来自当归;醋酸乙酯部位的11个特征峰,7个同时来自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当归,3个来自黄芪;正丁醇部位的7个特征峰,6个同时来自于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黄芪.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庆敏;李晓宁;王兵;梁逸曾;黄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白芷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白芷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该文综述了白芷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其止痛、治疗鼻炎、咽炎、白癜风、银屑病、烧伤等药用价值和美白、祛斑、减肥的美容美体功能;白芷可作调味品、香料,可在药膳中运用;另外,概述了白芷在除虫杀菌、农畜业中和其他领域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白芷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为白芷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蒋桂华;张绿明;马逾英;陈素兰;吴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鸭掌散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差异原因的研究

    目的 找出导致鸭掌散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差异的原因,为鸭掌散颗粒汤荆制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草酸含量测定进行方法 学考察;在相同的煎煮时间条件下制备鸭掌散传统汤剂、颗粒汤剂,并测定其甘草酸含量.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 在相同煎煮条件下鸭掌散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经数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 导致鸭掌散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甘草酸含量差异的原因是制备两种汤剂时加热时间不同而造成的.

    作者:武孔云;梁光义;冯华;叶世芸;靳凤云;贺祝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脑缺血动物模型检测指标研究进展

    综述了脑缺血动物模型常用的检测指标研究概况,为研究脑缺血机制及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便于实验研究时选择使用.

    作者:周霞;万军;黄国钧;董振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南山茶子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南山茶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乙醇-水法从南山茶子中提取总黄酮,利用正交实验优选总黄酮佳提取工艺,考察乙醇浓度、时间、温度、浸提次数及料液比时总黄酮收率的影响.结果 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70%乙醇-水在80℃下提取两次,2.5 h/次,总黄酮的收率为3.42%,总黄酮含量为18.55%.结论 醇-水提取法可用于南山荼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其中料液比对总黄酮的提取影响较大.

    作者:林红景;吴小娟;唐前;石海峰;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朱砂根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选及GC-MS分析

    目的 研究朱砂根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佳工艺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朱砂根挥发油的佳工艺,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的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萃取时间60 min.从朱砂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鉴定率97.55%.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甲酯、5,8,11-十七碳三烯酸甲酯等.结论 该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产品中含较多的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萜类化合物.

    作者:刘晓燕;王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含有核苷、多糖、甾醇、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传统中医认为有补益功效,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对国内外近年关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报道加以总结归纳,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的研究趋势.

    作者:胡敏;皮惠敏;郑元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

    目的 观察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蠲痹活络汤治疗组及维生素B1、腺苷B12对照组,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俊美;宁沛;刘银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夏花蜂贝汤联用化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夏花蜂贝汤联用化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化疗,综合组予夏花蜂贝汤联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TP)、化疗通过率、毒副反应、生活质量(QOL).结果 综合组客观有效率(RR)与对照组相仿,肿瘤进展时间(TTP)、化疗通过率、G3/4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QOL)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自拟夏花蜂贝汤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以改善和稳定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李道俊;许新华;薛峰;戴德兰;张小红;彭绪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天然药物康复新的研究进展

    康复新是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广泛,其抗辐射及体外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作用引起研究者注意.文章系统论述了康复新的研究概况,包括康复新的刺型、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者:焦春香;刘光明;周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疆天然雪莲与其组织培养物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目的 对新疆天然雪莲及其组织培养物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为合理利用雪莲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雪莲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粗多糖经Sevage法和酶法联合脱蛋白,得初步纯化的新疆天然雪莲多糖(XJXL1)和培养雪莲多糖(PYXL1).结果 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XJXL1和PYXL1是由多种单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XJXL1和PYX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对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从多糖含量、清除自由基及抑菌活性实验可以证明新疆雪莲培养物是新疆天然雪莲的良好替代物,具有进一步开发生产的价值.

    作者:刘春兰;杜宁;邓义红;杨林;李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拟益肝方配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益肝方配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近期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30例,治疗1组(TACE+氩氦刀治疗组)30例,治疗2组(自拟益肝方+TACE+氩氦刀治疗组)30例.观察3组治疗后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肿瘤初次复发率、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19/30),83.33%(25/30),90%(27/30),1年生存率分别为56.67%(17/30),86.67%(26/30),93.33%(28/30),肿瘤初次复发率分别为46.67%(14/30),13.33%(4/30),10%(3/30),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3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肿瘤初次复发率、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KPS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拟益肝方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其配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白广德;练祖平;黄丁平;侯恩存;陆运鑫;林梅英;关莹;秦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

    综述了我国菲牛蛭的地理分布、野生资源情况、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分离纯化以及菲水蛭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认为菲牛蛭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用资源加以研究.

    作者:黎渊弘;黎肇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妍婷灌肠液对炎性不孕大鼠输卵管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妍婷灌肠液(妍婷)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以混合菌接种法制作Wistar雌性大鼠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妍婷灌胃组以及妍婷灌肠组.分别于术后20 d开始服药,至妍婷干预后15,30 d各取8只以观察疗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并于疗程结束后每组各取8只,观察各组受孕情况.结果 治疗组大鼠于妍婷干预15,30d后,输卵管组织中TNF-α及ICAM-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妍婷灌胃组低于模型组,妍婷灌肠组低于模型组和妍婷灌胃组.结论 中药妍婷可以降低榆卵管炎性大鼠组织中TNF-α及ICAM一1蛋白表达,疏解粘连,促进输卵管再通,提高受孕率,从而对大鼠输卵管炎性不孕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忻;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