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教学体会

罗来成;叶锡勇;王建红

关键词:医学科研方法学, 教学体会
摘要:<医学科研方法学>是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学习的一门课程,讲授医学科研思路与方法.文章就<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提出将教学分基础知识讲授、基本实验训练及专题讲座三部分,教学过程中强调科研的灵魂是创新,并将创新实践融入教学环节,后提出了今后<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发展的方向.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一枝蒿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采用不同类型的炎症动物模型评价一枝蒿(AR)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气囊肿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等.结果 一枝蒿提取物对急性、慢性炎症及炎性渗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产生,并抑制白细胞游走.结论 AR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炎症介质PGE2产生有关.

    作者:肖威;斯拉甫·艾白;李治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实用中医护理模式探讨

    阐述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针对中医护理的现状提出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想及思路.

    作者:潘海蓉;倪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脾胃病治疗首先重在调肝达和探析

    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治疗上常常肝脾胃同治,首先重在调达肝木,调和脾胃.强调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调和气血,攻伐滋补不可太过;调肝运脾,化痰除湿之根本.

    作者:周英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中、后都起到了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荣良;黄诚;戴小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白芷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目的 建立白芷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及筛选出扩增条带丰富的引物.方法 以12份白芷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提取DNA的方法、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 Ⅰ/EcoR Ⅰ酶切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从64对引物中筛选适合白芷的引物.结果 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的DNA质量比较好,建立了一种适于白芷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模板DNA的用量为400 ng,酶切体系中Mse Ⅰ和EcoR Ⅰ反应时间为4 h,筛选出了7对适合白芷的引物.以引物E+AGC/M+CAA构建的白芷种质资源的AFLP指纹图谱,扩增带多,多态性强.结论 建立了适用于白芷的AFLP反应体系,并筛选出了适合白芷的引物,为今后利用AFLP标记技术进行白芷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程序.

    作者:陈要臻;郭丁丁;马逾英;陈雯;王晓东;唐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国桑树分类及桑类中药原植物考辨(Ⅱ)

    考察了历代本草关于桑类中药原植物的描述,分析了有关的桑图,并总结了近现代桑类中药原植物的学名,结合中国桑树分类考证的结果,认为历史上桑类中药的原植物不止一种,除桑Morus.alba L.外,还应包括鸡桑M. australis Poir.、华桑M.cathayana.Hemsl.、蒙桑M.mongolica(Bur.)Schneid.等同属植物.

    作者:杨文宇;万德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实验性淤热证大鼠模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一种建立淤热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间隔24 h,从大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观察给予内毒素后不同时间大鼠体温、凝血时间、血液黏度及动静脉短路血栓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0μg/kg内毒素可引起大鼠体温升高、血液粘度的增加、凝血系统激活及血栓形成,且各指标变化的时相呈现一致性,佳时间点是第2次给内毒素后2 h.结论 100 μg/kg内毒素间隔24 h注射,能形成实验性大鼠淤热证.

    作者:许立;蒋宝平;过伟峰;吴勉华;方泰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化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在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了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的使用与实现方法,介绍了涉及电子教案、虚拟实验和图形数据等多类软件在课程中实施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

    作者:沙鸥;马卫兴;曾艳霞;许兴友;蒋迎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迷迭香中迷迭香酸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萃取迷迭香中迷迭香酸的优选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迷迭香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确定优选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1 h,夹带剂(乙醇)用量为0.60 ml·g-1.结论 该方法可靠性高、简便,可用于迷迭香中迷迭香酸的提取.

    作者:陈四利;张冲;李嘉诚;冯玉红;张亚男;张德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正交设计优化茴香随机扩增多态DNA反应体系的研究

    目的 建立茴香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佳反应体系.方法 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应用于建立RAPD反应体系的研究.结果 茴香的RAPD佳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10 × Buffer 2.5μl,2.0 m MdNTPs 3.0μl,2.0 U/μlTaq酶1.0 μl,2.0 μmol/L随机引物4.0 μl,30.0 ng/μl模板DNA30 ng,ddH2O 13.5μl.结论 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适用于茴香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作者:李海渤;王羽梅;何金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临证中肝胃不和及木土不和的区别

    肝胃不和证是临床上胃脘部疼痛疾病的常见辨证类型,它有具体的定义和治法方药,而查阅文献资料鲜有医家对木土不和论述,甚至常常有人把木土不和与肝胃不和混淆,认为两者可以互换或通用,实际上木土不和与肝胃不和有很大的区别,认识不清楚往往会导致治疗不彻底.文章从病位、临床表现以及治法方药等角度试讨论这两者的不同点,旨在提醒众医家临证时要全面考虑病机,细化辨证论治,不可以偏概全.

    作者:张俊;谢彬;陈涤平;李文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贵州GAP基地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研究

    目的 了解贵州中药材GAP基地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状况.方法 在贵州11个主要GAP药材基地采集杜仲等25种药材155个样品,经提取、净化和浓缩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状况,讨论了中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 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有检出,检出率为19.4%,超标率为14.8%,残留量:茎叶类花果类全草类树皮类根茎类.结论 贵州GAP基地药材中检出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85%以上的基地药材合格,建议中药材中拟除虫菊酯农药大允许残留量分别为氯氰菊酯0.5 mg/kg、甲氰菊酯0.05mg/kg,溴氰菊酯0.5 mg/kg,氰戊菊酯0.05 mg/kg和三氟氯氰菊酯0.01 mg/kg.

    作者:夏品华;张明时;陈文生;伍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枳实寒温属性的现代中医临床应用文献考证

    目的 文章针对近年来枳实药性的寒温属性意见分歧,运用传统中医的认识方法,进一步观察考证枳实的寒温属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5年来枳实的中医临床文献资料进行进一步考证,制定考察原则,比较枳实治疗寒热病证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近来中医临床资料中,枳实用于寒热错杂或寒热不明显者多,其次为热性病证,寒证少.结论 枳实的药性可能偏寒,枳实的寒温属性值得进一步商榷.

    作者:吴群;苗瑜李;秦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神农香菊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神农香菊提取物黄酮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ONEX-ACCLAIM.120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建立了神农香菊提取物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6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 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神农香菊提取物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卢金清;詹晓莲;万威;徐玉婷;吴丹慧;曹儒宾;胡晓燕;何雪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神经网络在针刺治疗海洛因依赖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针刺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筛选中医辨证证候、海洛因戒断稽延性症状、SCL90中与海洛因渴求相关项,标准化后作为病因项输入网络,进行针刺疗效的预测.评估网络性能,讨论其评价针灸治疗海洛因渴求的可能性.

    作者:裴明;徐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植物多酚对龋病相关细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酚普遍存在于植物之中,是人类饮食中的一部分.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癌、抗退行性变、抗微生物等.牙龋病是口腔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文章就植物多酚对龋病相关细菌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慧超;郝玉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哈蟆油薄层色谱定性研究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作者:王永生;陈荣华;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石古今考辨

    消石是一味古老中药,为<神农本草经>所收载.早期本草消石一名芒消,与朴消性味相同,主治相似,出处相近.唐宋时消石与芒消出于朴消,三者一体异名而分煎炼之精粗.宋代始有火消出现,明·<本草纲目>认为消石即火消,与朴消、芒消有水火之别.近现代沿承<本草纲目>,消石为硝酸钾结晶体.但对<金匮要略>方所用消石的认定有争议,根据<神农本草经>消石性味主治,更符合含硫酸钠的芒消,与古方应用相合.

    作者:孙守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薯良水煎液镇痛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薯良水煎液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观察薯良水煎液的镇痛作用.结果 薯良水煎液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 薯良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兴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藏党参和潞党参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藏党参和潞党参中活性成分--多糖和皂苷的含量.方法 以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药材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结果 藏党参和潞党参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24.32%,18.25%;皂苷的含量分别为3.02%,2.48%,表明藏党参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潞党参--多糖含量是潞党参的1.33倍,皂苷含量是潞党参的1.22倍.结论 藏党参中多糖和皂苷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此为藏党参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作者:王丽蕃;郑娟;徐斯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