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斌;尹克春;刘淑娟;陈力
目的 了解贵州中药材GAP基地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状况.方法 在贵州11个主要GAP药材基地采集杜仲等25种药材155个样品,经提取、净化和浓缩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状况,讨论了中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 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有检出,检出率为19.4%,超标率为14.8%,残留量:茎叶类花果类全草类树皮类根茎类.结论 贵州GAP基地药材中检出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85%以上的基地药材合格,建议中药材中拟除虫菊酯农药大允许残留量分别为氯氰菊酯0.5 mg/kg、甲氰菊酯0.05mg/kg,溴氰菊酯0.5 mg/kg,氰戊菊酯0.05 mg/kg和三氟氯氰菊酯0.01 mg/kg.
作者:夏品华;张明时;陈文生;伍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中国秋海棠属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认为应该对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系统特征等方面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总结,建立相对完善的发育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秋海棠属植物有效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亮;何顺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桔梗提取物中桔梗皂苷D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ODS(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溶液=28:72,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Waters ELSD 2420.结果 桔梗皂苷D在0.015 625~0.2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桔梗皂苷D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1.18%.结论 通过6批不同的桔梗提取物的含量测定.证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梁娟;潘见;谢慧明;高香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进行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的快速、简便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种生药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植物分类结果一致,可以据此进行鉴别;多个产地来源的单叶蔓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地域、纬度分布及品质关系密切,可据此分为3个居群类型.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的鉴别,也可用于蔓荆子品质分析、种内变异研究.
作者:辛海量;胡园;张巧艳;郑汉臣;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防风色原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 以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超声波提取防风色原酮的佳工艺.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0,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50℃,超声频率90 kHz.结论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防风色原酮,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可用于防风色原酮的提取.
作者:韩忠明;杨荣艳;王云贺;韩梅;孔伟伟;杨利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藏党参和潞党参中活性成分--多糖和皂苷的含量.方法 以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药材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结果 藏党参和潞党参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24.32%,18.25%;皂苷的含量分别为3.02%,2.48%,表明藏党参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潞党参--多糖含量是潞党参的1.33倍,皂苷含量是潞党参的1.22倍.结论 藏党参中多糖和皂苷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此为藏党参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作者:王丽蕃;郑娟;徐斯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复方五仁醇胶囊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SD大鼠为供体制备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CCl4诱导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考察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值(MTT法)和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将4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为主要指标,考察复方五仁醇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组MTT值明显升高,上清液中ALT均显著下降,体系中加入10%含药血清效果佳;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复方五仁醇胶囊的疗效优于阳性对照药护肝片.结论 复方五仁醇胶囊对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慢性肝炎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朱浩然;窦志华;罗琳;张兵;李民;达坤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 以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醇提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优劣,确定超声法为佳提取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溶剂浓度、预浸时间、超声时间和pH值4个因素对超声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得到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pH值1,预浸12 h,超声提取2次,45 min/次;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可达5.62%.影响程度为:pH值预浸时间超声时间溶剂浓度.结论 工艺简单,提取条件温和,提取率高,可为提取绿原酸的大规模产业化所应用.
作者:曹渊;李创举;夏之宁;徐彦芹;张运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治疗上常常肝脾胃同治,首先重在调达肝木,调和脾胃.强调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调和气血,攻伐滋补不可太过;调肝运脾,化痰除湿之根本.
作者:周英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青梅茎中提取岩白菜素的佳工艺。方法以岩白菜素含量为指标,比较冷浸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3种方法提取物中岩白菜素含量。并以正交实验确定回流提取的佳工艺。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回流提取的提取物中岩白菜素含量高,正交实验优化条件为: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1次。结论在此佳参数组合下,岩白菜素的含量为0.23%。
作者:莫峥嵘;蔡仁文;李玖慧;陈光英;韩长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为研究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发现重庆市三峡库区共有药用植物278科1 377属4 521种(含变种,变型和亚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珍稀药用植物和民间习用药物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刘翔;李紫薇;任明波;谭杨梅;刘正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物植物研究中心选育出的浓香型药用菊花新品种河北香菊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GC-MS法进行挥发油的分离鉴定.结果 从河北香菊挥发油中分离出266个组分,经分析鉴定出了其中的70种化学成分,所鉴定成分约占总挥发油含量的78.69%,其中8种主要成分约占70种被鉴定成分的61.79%.结论 检测确定了河北香菊挥发油中70种化学结构,其中2-Naphthalenemethanol(2-萘甲醇)含量为17.3%,1R-.alpha.-Pinene(α-蒎烯)含量为10.97%.
作者:谢晓亮;刘铭;周巧梅;温春秀;刘玉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以大黄药对为主组方,治疗8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重点突出药对的配伍特点、用药特点及临床运用规律,并引入一些相关的近代研究成果及作者治验体会,是目前临床上较具优势的中医药治法.
作者:李玉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从槟榔9种提取物中体外筛选出抗柯萨奇病毒B3,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成分,从其中3种提取物中体外筛选出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MTF法,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 槟榔9种提取物对Hela,Vero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无抗病毒活性,3种提取物不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eAg的表达.结论 槟榔9种提取物体外无抗柯萨奇病毒B3、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作用,3种提取物体外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作者:王小燕;张美英;王亚峰;郝静;刘秋英;王一飞;张颖君;杨崇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作者:王永生;陈荣华;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荆防散干预炎症模型动物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通路的抗炎机制,为其功效和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胸膜炎模型和卵白蛋白致小鼠哮喘模型,测定大鼠胸腔渗出液与小鼠肺组织匀浆中NOS,iNOS活力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 荆防散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肺组织匀浆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NOS、iNOS活力,并减少NO含量,其中以5 g·kg-1剂量作用显著.结论 荆防散能通过抑制NOS活力,尤其是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iNOS活力,从而减少炎症介质NO的生成来发挥抗炎作用,提示干预NOS/NO通路是其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晓帅;曾南;梁珂;赵璐;瞿礼萍;宋美芳;张崇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中药疏肝健脾方和西药常规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了解中西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171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2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的为治疗组,7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利用常见病疗效评定标准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为95.65%,对照组为74.68%.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酯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5),两组治疗后三项指标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疏肝健脾方法能使肝脏对脂质的消化、吸收、转运及分泌保持动态平衡,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恢复正常,从根源上对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徐开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中、后都起到了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荣良;黄诚;戴小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6-04~2008-03在门诊确诊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30例患者予以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锦林;陈普艳;谭君武;杨强;王振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白花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花丹乙醇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IR,1HNMR,MS等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花丹醌(Ⅰ)、β-谷甾醇(Ⅱ)、香草酸(Ⅲ).结论 为建立白花丹药材的品质评价、临床用药安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焦涛;刘超;吴春蕾;刘圆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