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桔梗提取物中桔梗皂苷D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梁娟;潘见;谢慧明;高香兰

关键词:桔梗提取物, 桔梗皂苷D,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
摘要:目的 建立桔梗提取物中桔梗皂苷D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ODS(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溶液=28:72,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Waters ELSD 2420.结果 桔梗皂苷D在0.015 625~0.2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桔梗皂苷D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1.18%.结论 通过6批不同的桔梗提取物的含量测定.证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为我国传统中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血脂、保肝、催眠等作用,可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促进其开发应用,文章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近几年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娟;唐洁;梁引库;张林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循证医学研究概况

    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抑郁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文章通过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较为全面地了解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质量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从中选出研究符合标准的文献报道并对其进行再次的分析总结,再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为今后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艳杰;王升旭;汪崇琦;郭佳铨;陈俊琦;黄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哈蟆油薄层色谱定性研究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作者:王永生;陈荣华;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槟榔提取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目的 从槟榔9种提取物中体外筛选出抗柯萨奇病毒B3,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成分,从其中3种提取物中体外筛选出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MTF法,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 槟榔9种提取物对Hela,Vero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无抗病毒活性,3种提取物不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eAg的表达.结论 槟榔9种提取物体外无抗柯萨奇病毒B3、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作用,3种提取物体外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作者:王小燕;张美英;王亚峰;郝静;刘秋英;王一飞;张颖君;杨崇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实用中医护理模式探讨

    阐述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针对中医护理的现状提出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想及思路.

    作者:潘海蓉;倪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心肌炎康滴丸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丹酚酸B转移率、干膏率为指标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丹参水溶性成分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提取3次,45 min/次.结论 采用此方法省时、省工、节能、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张喜武;张弘;杨明;孙妍;李永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中、后都起到了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荣良;黄诚;戴小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化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在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了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的使用与实现方法,介绍了涉及电子教案、虚拟实验和图形数据等多类软件在课程中实施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

    作者:沙鸥;马卫兴;曾艳霞;许兴友;蒋迎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脾胃病治疗首先重在调肝达和探析

    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治疗上常常肝脾胃同治,首先重在调达肝木,调和脾胃.强调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调和气血,攻伐滋补不可太过;调肝运脾,化痰除湿之根本.

    作者:周英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牡丹皮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牡丹皮(安微铜陵产凤丹皮和云南昆明产滇丹皮)提取物的降血脂药理作用研究并评价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其药效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丹皮提取物进行灌胃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血小板聚集率(PA)及纤维蛋白原(Fib)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道地药材凤丹皮提取物组TC,LDL-C,ηb(50s-1),ηp,PA,Fib明显降低(P<0.05),降低TG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滇丹皮提取物组LDL-C、Fib明显降低(P<0.05),TC和TG亦有降低趋势,但与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产地牡丹皮降血脂药效不同,在药材选用上,应结合此特点加以区别和质控.

    作者:巫志峰;李鹏;许舜军;杨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提取物中3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结果 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0.26~2.08 μg,0.13~1.04 μg,0.45~3.6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99.56%,99.68%,RSD<3.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提取物质量控制.

    作者:典灵辉;崔燎;吴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胡枝子中化学成分及黄酮类物质提取与分析的研究进展

    从胡枝子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生物碱、萜类、有机酸及甾醇类等,以上成分具有抗炎抑菌、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癌、抗肿瘤以及增强免疫能力等药理活性.文章综述了胡枝子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该类中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帆;齐小花;邹明强;解瑞丽;李锦丰;张宏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临证中肝胃不和及木土不和的区别

    肝胃不和证是临床上胃脘部疼痛疾病的常见辨证类型,它有具体的定义和治法方药,而查阅文献资料鲜有医家对木土不和论述,甚至常常有人把木土不和与肝胃不和混淆,认为两者可以互换或通用,实际上木土不和与肝胃不和有很大的区别,认识不清楚往往会导致治疗不彻底.文章从病位、临床表现以及治法方药等角度试讨论这两者的不同点,旨在提醒众医家临证时要全面考虑病机,细化辨证论治,不可以偏概全.

    作者:张俊;谢彬;陈涤平;李文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金钗石斛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随机扩增多态DNA-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目的 对影响金钗石斛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 对金钗石斛RAPD分析中一些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构建和优化,建立金钗石斛RAPD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 金钗石斛较适宜的RAPD-PCR反应条件为:10μl PCR反应体系中,5~20 ng模板DNA,3.0mmol·L-1Mg2+,0.34 mmol·L-1dNTPs,0.6 U Taq DNA聚合酶,1.5 μmol·L-1引物,较适宜的退火温度为36℃.结论 所建立的金钗石斛RAPD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该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其实验结果重复性良好.

    作者:王燕燕;徐红;魏丹红;王峥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对黄芪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较为活跃.目前认为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有多个方面,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直接抑瘤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影响机体的氨基酸代谢等.黄芪在抗肿瘤治疗时的应用比较广泛,常为辅助用药.作者综述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以促进中药黄芪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深入.

    作者:桑国优;韦世秀;刘成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4种牡荆属植物来源生药的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进行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的快速、简便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种生药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植物分类结果一致,可以据此进行鉴别;多个产地来源的单叶蔓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地域、纬度分布及品质关系密切,可据此分为3个居群类型.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的鉴别,也可用于蔓荆子品质分析、种内变异研究.

    作者:辛海量;胡园;张巧艳;郑汉臣;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敏口服液内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30例

    目的 观察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6-04~2008-03在门诊确诊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30例患者予以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锦林;陈普艳;谭君武;杨强;王振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药乳康平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以芍药苷的提取转移率为指标时中药乳康平胶囊进行佳制备工艺的研究.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水提工艺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作为指标.结果 佳水提工艺条件为:以6倍量水提取3次,时间为1.0h/次佳.结论 此制备工艺操作简单,芍药苷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乳康平胶囊的佳制备方法之一.

    作者:邓国兴;李春香;赵立峰;丁芳;郝蕾;殷天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医五行哲学的形象性与实用性

    祖国传统医学浩瀚精深,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道学、易学等诸多学派的影响,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从而形成指导其自身发展的哲学思维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指导哲学,在行外人或者即便是在行内的一些同仁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些哲学思维很抽象,似乎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下面仅以五行为切入点来淡谈中医哲学的形象性及实用性.

    作者:单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教学体会

    <医学科研方法学>是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学习的一门课程,讲授医学科研思路与方法.文章就<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提出将教学分基础知识讲授、基本实验训练及专题讲座三部分,教学过程中强调科研的灵魂是创新,并将创新实践融入教学环节,后提出了今后<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发展的方向.

    作者:罗来成;叶锡勇;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