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乳凝素-3和5-脂氧合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曹维;周国雄;张海峰;丁晓凌

关键词:胰腺癌, 半乳凝素3, 5脂氧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研究半乳凝素3(galectins-3,Gal-3)和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收集胰腺癌44例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RT-PCR检测Gal-3和5-LOX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al-3和5-LOX的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Gal-3和5-LOX在胰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分别为40例(90.9%)和38例(86.4%),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5例(11.4%)和7例(1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Ⅱ期胰腺癌组织中Gal-3和5-LOX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Ⅰ期(P<0.05),且Gal-3和5-LOX 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血管侵犯无显著相关。Gal-3和5-LOX有协同作用,呈高度正相关(r=0.71,P<0.05)。Gal-3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9例(84.1%)和8例(1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5-LOX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7例(84.1%)和8例(18.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阳性表达。结论:Gal-3和5-LOX在胰腺癌中表达增高,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Gal-3和5-LOX表达呈正相关。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无创助产术126例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会阴无创助产技术与传统接生法的比较,探讨会阴无创助产技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初产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6例采用会阴无创助产技术,对照组134例采用传统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1)观察组会阴切开16例(12.70%),对照组75例(55.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天数观察组平均4.03天,对照组平均4.6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出血:观察组(233.97±40.950)mL,对照组(268.43±59.60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新生儿窒息:观察组17例(13.5%),对照组26例(1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无创助产法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增加产妇满意度,回归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迎春;陈小芳;陈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卵管伞端造口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性不孕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输卵管伞端造口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两组均行输卵管伞端造口术,观察组(加中药灌肠)33例,对照组(不加中药灌肠)33例,比较两组术后1月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1年妊娠率情况。结果:术后1年,对照组受孕11例,受孕率33.33%;观察组受孕19例,受孕率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性不孕能提高术后妊娠率。

    作者:季远兰;朱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初诊帕金森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及与运动障碍的关系

    目的:评估新诊断的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并研究其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新诊断且未治疗的PD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MCI的诊断采用新近提出的运动障碍协会(MDS)诊断标准。观察MCI的患病率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MCI的相关因素。结果:91例PD患者,男50例(54.9%),平均年龄65.3±9.2岁。MCI患病率为29.7%,认知域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语言流畅、延迟记忆等方面。除了年龄大、受教育程度少外,少动强直型为MCI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新诊断的PD患者MCI的患病率较高,少动强直型患者更易出现MCI。

    作者:周永;陈蓝;李胜利;李燕;朱向阳;董政协;黄怀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南通地区遗传咨询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遗传咨询患儿的发病因素及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5例临床诊断为精神发育迟缓、先天畸形、特殊面容、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外生殖器异常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在105例遗传咨询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50例(47.6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8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染色体多态性6例;诊断不明2例。异常核型中21三体综合征36例(72.00%)。患儿母亲妊娠年龄20~29岁66例(62.86%);孕前或孕早期有害物质接触史51例(48.57%);父母职业工人和农民72例(68.57%)。结论:父母生殖细胞因环境致突变因素的增加而导致异常,使患儿染色体异常成为遗传咨询主要原因。有效控制及预防染色体病的发生对提高人口质量十分必要。

    作者:王珊珊;张建林;张玉泉;杨益梅;张俊荣;姚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早期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30天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给予1次/天的经颅磁刺激,并服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氟西汀治疗。研究基线期、15天时、30天时指导所有受试者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for depression,HAMD)24项版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治疗15天时,联合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4.246,P=0.039);联合观察组治疗30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7.542,P=0.006),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t=2.851,P=0.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马松华;沈晓明;马丹;王兴山;宋新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帕颗粒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4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8例PD患者给予抗帕颗粒0.5g,每天3次,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帕金森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匹兹堡睡眠障碍量表(PSQI)评分变化评价疗效。结果:30项非运动症状中,记忆下降30例(62.5%)常见,其次便秘29例(60.4%)、抑郁23例(47.9%)、失眠20例(41.7%)、夜尿增多17例(35.4%),PD患者治疗后,NMSQuest平均分9.12±4.40分比治疗前13.8±4.75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MMSE、PSQI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4.4±5.6分,19.4±7.4分,10.4±3.5分;治疗后分别为9.8±4.2分,20.5±8.2分,6.9±3.7分,治疗后HAMD、PSQ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SE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帕颗粒能够明显改善PD患者非运动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曹志勇;周永;黄怀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521例术后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21例(548眼),其中男219例(227眼),女302例(321眼),采用stop and chop方式乳化吸除晶体核及部分晶体皮质,注吸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抛光,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1)548眼中术前低视力537眼(97.99%),术后1天低视力284眼(51.82%)中,低视力因素首位为角膜水肿97眼(17.70%),其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变性15眼(2.74%)、高眼压12眼(2.19%)。而术后3个月低视力64眼(11.68%),术后1天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86,P<0.0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天低视力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晶体核硬度、手术并发症、原发病,而术后3个月为患者年龄和原发病。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时间引起患者低视力的因素不同,主要因素为术前原发病。

    作者:黄菁;周欣;蔡世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左眼视物模糊入院,查血清水通道蛋白4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谱抗SSA(+)、SSB(+)、抗Ro52抗体(+)、类风湿因子(+),MRI检查头颅及脊髓均阴性,结合“视神经炎”病史,诊断为NMOSD,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冯美娜;杜远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分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1例急性胰腺炎,包括176例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1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分析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改变。结果:血淀粉酶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升高幅度低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而脂肪酶在两组中均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淀粉酶。

    作者:卜迟文;王绪山;杨全德;刘景宏;谭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miRNAs对神经元发育、功能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生物体内的microRNA(miRNA)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通过调控转录后的基因表达参与调节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在神经系统中,miRNAs对神经元的发育及其功能,进而对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以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miRNAs通过作用于靶基因调节干细胞的分化、神经元的形态发生和功能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进行综述。

    作者:徐宏博;王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痛贴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3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痛贴穴位贴敷改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不稳定心绞痛(气虚血瘀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取膻中、内关、虚里、心腧穴给予心痛贴外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14.73±3.56分,治疗后5.56±4.23分,对照组治疗前14.20±5.07分,治疗后7.62±3.99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73.33%,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3.3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贴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减少患者的硝酸甘油用量。

    作者:沈雪松;张慧;王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管喂养老年住院患者不同营养管理模式对营养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经管喂养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不同的营养管理模式对经管喂养患者营养转归有无影响。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经管喂养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前后营养评价,分析不同的营养管理模式对患者营养状况有何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观察后营养状况的MNA评分情况:集中喂养组89例,营养不良36例(40.4%),有营养不良风险26例(29.2%),营养正常27例(30.4%)。家庭喂养组86例,营养不良52例(60.5%),有营养不良风险19例(22.0%),营养正常15例(17.4%)。两组患者观察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中喂养能够为经管喂养老年患者提供合理营养支持,规范的集中管理模式更趋合理性。

    作者:倪云;汤志红;江益琴;孙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半乳凝素-3和5-脂氧合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半乳凝素3(galectins-3,Gal-3)和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收集胰腺癌44例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RT-PCR检测Gal-3和5-LOX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al-3和5-LOX的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Gal-3和5-LOX在胰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分别为40例(90.9%)和38例(86.4%),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5例(11.4%)和7例(1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Ⅱ期胰腺癌组织中Gal-3和5-LOX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Ⅰ期(P<0.05),且Gal-3和5-LOX 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血管侵犯无显著相关。Gal-3和5-LOX有协同作用,呈高度正相关(r=0.71,P<0.05)。Gal-3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9例(84.1%)和8例(1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5-LOX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7例(84.1%)和8例(18.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阳性表达。结论:Gal-3和5-LOX在胰腺癌中表达增高,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Gal-3和5-LOX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曹维;周国雄;张海峰;丁晓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预防医学学科肩负着培养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使命。公共卫生人才既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坚实的操作技能。预防医学专业体系内各课程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我们针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预防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者:于莎莉;鞠少卿;仲齐庆;陈刚;徐广飞;江俊康;韩毓;赵健亚;王晓珂;瞿建华;肖静;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沙利度胺联合马法兰、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43例

    目的:探析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患者86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MP方案(马法兰+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36例(83.7%)显著高于对照组25例(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20例(46.5%),对照组19例(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效果确切,有效率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贲海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及治疗。方法: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同时行头颅MRI平扫23例。伤后0.5年内经头颅CT平扫或头颅MRI平扫动态随访。结果:31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史,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时间3周~0.5年,均行手术钻孔引流术。均按期拆线出院,术后恢复可,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或者MRI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存在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趋势,对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

    作者:李军;管义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颌骨骨折50例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术后口腔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种植钛钉与传统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后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颌骨骨折患者100例中,随机选择50例采用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牙弓夹板牵引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口臭及清洁度情况。结果:(1)口臭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39例,无效11例,对照组有效27例,无效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01)。(2)软垢指数、牙龈指数比较:观察组分别为1.48±0.12,1.67±0.08;对照组分别为1.89±0.16,1.84±0.21,两组软垢指数(t=51.8,P<0.01)、牙龈指数(t=52.0,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能有效减少术后口臭的发生及软垢生成,有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钱静悟;程红;孙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混合痔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混合痔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法治疗。结果:(1)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2±8.4天,对照组为28.0±9.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及坠胀发生32例(26.7%),对照组为102例(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狭窄9例(7.5%),对照组23例(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混合痔能有效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法。

    作者:蒋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乙状结肠镜在腹腔镜直肠癌15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镜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15例,腹部只用3个穿刺孔,术中乙状结肠镜进入乙状结肠近端,将乙状结肠系膜牵引,辅助显露。使用乙状结肠镜定位病灶,确定切除范围,观察吻合口有无出血,联合腹腔镜完成直肠癌手术。结果: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82±33) min,测量肿瘤的下切缘15例均≥2.0cm。术后未发生吻合口出血,随访未发现肠道内种植转移。结论:乙状结肠镜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有一定辅助作用。

    作者:蔡邢峰;陈年进;卢潮德;吴建军;蔡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标准化患者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化患者的运用为医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医生搭建了良好的培养平台。教学实践发现将标准化患者引入肾脏内科临床教学,有助于学生较好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学生对标准化患者方式授课接受程度高、效果评价较好,以标准化患者为媒介可以建立更客观有效的医学考核体系。

    作者:吴建华;陈晓岚;郝传铮;俞燕;曹英杰;郭乃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