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尿激肽原酶在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窗应用疗效观察

倪耀辉;季秋虹

关键词:脑梗死, 人尿激肽原酶, 阿托伐他汀, 时间窗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后不同治疗时间窗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急性脑梗死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予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B组31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24h内加用人尿激肽原酶;C组30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24~48小时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的NIHSS评分和BI。结果:治疗前NIHSS评分A组为10.23±1.08分,B组为10.94±1.13分,C组为11.37±1.25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NIHSS评分A组为7.98±0.87分,B组为5.78±0.63分,C组为6.02±0.67分,3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显著下降(P<0.05),B组和C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C两组之间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BI评分A组为17.89±1.98分,B组为18.13±1.78分,C组为19.27±2.13分,治疗后3月BI评分A组为51.54±5.94分,B组为68.12±7.83分,C组为66.54±7.68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3组的BI与治疗前比显著增高(P<0.05),B、C组的BI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脑梗死后24小时内和24~48小时内使用的疗效相近。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清晨高血压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清晨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6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厄贝沙坦组36例服用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清晨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厄贝沙坦组(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14.77±6.58 mmHg,舒张压12.94±6.08 mmHg;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10.17±5.60 mmHg,舒张压7.83±2.84 mmHg。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均能有效控制清晨高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清晨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厄贝沙坦。

    作者:陈延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颈LEEP术在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治疗前后病理级别的对照分析,以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探讨LEEP术在CINⅠ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Ⅰ的患者118例行LEEP术,按HR-HPV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2组LEEP术前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HR-HPV阴性组70例,术后病理仍为CINⅠ者49例(70.0%),降级为炎症者10例(14.3%),升级为CINⅡ者11例(15.7%),无升级为CINⅢ病例。而HR-HPV阳性组48例,术后病理仍为CINⅠ者21例(43.8%),降级为炎症者2例(4.2%),升级为CINⅡ或Ⅲ者24例(50.0%),升级为早期浸润癌者1例(2.1%)。HR-HPV阳性组与阴性组高级别病理的漏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96)。结论: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给予LEEP诊断治疗,既可以防止高级别病变的漏检,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CI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院内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1年后通过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1)干预前服药依从性:观察组18.75±1.44分,对照组18.68±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观察组17.55±1.19分,对照组16.30±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60例中再发生心血管事件2例(3.33%),无死亡病例;对照组60例中再发生心血管事件6例(10.00%),死亡2例(3.33%)。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邵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检测肌酸激酶和碱性磷酸酶比对分析

    目的:使用参考实验室定值血清评价临床实验室测量肌酸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结果的正确度。方法:参考实验室提供血清样品,临床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检测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项目,与参考测量值比较,偏移小于CLIA’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可接受结果。结果: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偏移分别-13.0%、-9.0%、5.5%、-9.5%、-12.0%、-10.2%、-9.3%、-8.2%、-12.2%、-11.2%,均小于TEa的1/2。结论:临床实验室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检测正确度较好,与参考实验室比对可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作者:段爱军;段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31例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股骨粗隆部骨折31例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骨折按AO分型,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术中通过牵引床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经股骨近端外侧切口放置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常规使用CPM辅助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5周,因骨质疏松2例,26周X线片显示临床愈合,发生骨折移位1例,经再手术骨折愈合。全组病例无切口感染。髋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11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79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腱鞘囊肿79例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B组39例采用聚桂醇硬化剂。结果:A组40例患者中痊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B组39例患者中痊愈24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结论: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效果满意,其中无水乙醇组疗效高于聚桂醇注射液组。

    作者:汤四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耐多药肺结核51例化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为今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耐多药肺结核5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耐多药化疗方案中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特点,将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列为观察指标。结果:(1)服用PZA45例中,血尿酸异常升高38例,高者1492mmol/L,其中出现明显的四肢关节疼痛14例。(2)PAS胃肠道反应重,化疗第1天就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1例。(3)注射Cm28例,低血钾21例,前4周出现14例。轻度缺钾4例,中重度缺钾15例,因同时口服PAS腹泻2例,血钾分别为1.91mmol/L、1.57mmol/L。(4)注射期尿蛋白阳性18例,尿蛋白+者9例,++者8例,+++者1例,血尿素氮或肌酐轻度异常6例。(5)TSH异常升高10例,同时服用Pto和PAS7例,单独服用Pto 2例,单独服用PAS 1例。检测值5.02~20.0mIU 8例,高检测值为30.0mIU、68.1mIU 2例。(6)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31例(60.79%)因不良反应调整化疗方案。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及时处置,可保证耐多药治疗方案有效执行。

    作者:缪昌东;姜继军;周晓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留学生《妇产科学》课程全英语教学体会

    《妇产科学》是留学生医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妇产科学》全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留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教师英语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探讨提高留学生妇产科教学质量方法。

    作者:郭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为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放射区域皮肤理化性质,对症处理出现的皮肤情况,并做好健康指导工作。结果: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经护理后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0~I级35例(46.05%),II级25例(32.89%),Ⅲ级9例(11.84%),IV级7例(9.21%)。结论:强化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能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邱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9个月以上69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为13枚,支架血管内通畅94枚,相对比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CT识别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46.4%、98.8%、92.9%、84%及85.2%。结论: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访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作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无创检查中重要方法。

    作者:周娟;盛国华;殷志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泪小管切开术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治疗泪小管炎19例

    目的:分析泪小管炎的诊断方法,探讨手术切开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泪道冲洗或探通的方法诊断的泪小管炎19例(19只眼),予以切开泪小管,19眼均切开泪小管至扩张末端,其中7眼联合切除大部分管壁粘膜,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术后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结果:19例(19只眼)泪小管内分泌物培养阳性14例,其中真菌4例(曲霉菌属2例,镰刀菌属2例),细菌10例(放线菌5例,咽峡炎链球菌1例,科泽枸橼酸杆菌1例,杂菌3例);阴性5例。治疗后1~2天开始有效,表现为泪小管分泌物减少,泪小点周围红肿减轻。6~17天后19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9.16天,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泪道冲洗或探通,能明确泪小管炎的诊断;用泪小管切开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术后抗生素眼液点眼的方法治疗泪小管炎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钱晶晶;吴玉宇;石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异物剔除术63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角膜异物患者126例(126眼),分成观察组(63只眼)和对照组(63只眼)。对照组于术后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结果:观察组63例,治愈52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63例,治愈39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7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9.91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蔡成平;张靖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交通事故严重创伤262例院前急救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成功经验与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62例交通事故严重创伤伤员接诊记录资料,运用回顾性分析的统计方法,总结院前急救经验。结果:242例患者获得成功转运,20例死亡,其中成功转运率与病死率分别为92.3%和7.7%。结论: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入院后的急诊科抢救,加上重症监护室的细致治疗与处理,多科室的联合救治,是保证患者获得成功转运的重要举措。

    作者:印建军;陶旭;张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行单钢板螺钉、“Y”形钢板与双钢板固定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单钢板螺钉、“Y”形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2例分为3组,A组行单钢板螺钉内固定,B组行“Y”形钢板内固定,C组行双钢板内固定,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C组的住院时间为13.4±3.0d、12.8±3.2d,小于A组16.3±2.7d;B组、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4.6±0.9m、4.3±1.1m,小于A组6.0±1.4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优良率为87.10%、90.32%高于A组66.67%,3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骨折块松动或断裂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形钢板内固定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疗效好、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史少华;吕书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1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意识不清1周入院,查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异常信号。生长激素2μg/L;血皮质醇(8:00)23nmol/L,皮质醇(16:00)40nmol/L;TSH10mU/L,FT31.4pmol/L,FT43.6pmol/L;催乳素0.04nmol/L。促性腺激素HCG1.33U/L。诊断席汉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予以氢化可的松100mg/d静滴,5天后改为泼尼松片5mg/d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50μg/d口服,患者意识逐渐转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席汉综合征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提高认识是诊治关键。

    作者:黄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人流前阴道置入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行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人工流产术例28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和对照组4组,每组各70例。在行人工流产前观察组1予2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观察组2予4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观察组3予6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对照组未放药处理。对比分析4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及手术效果。结果:4组宫颈扩张程度比较,观察组1、观察组2及观察组3总有效率分别为94.3%、98.6%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和3显效率分别为78.6%和81.4%,明显高于观察组1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和3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为8.11±1.35min,观察组1为6.77±0.83min,观察组2为5.55±0.62min,观察组3为5.15±0.58min,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为19.17±5.32mL,观察组1为16.14±4.21mL,观察组2为13.45±3.46mL,观察组3为16.13±3.81mL,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2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可以充分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400μg米索前列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颖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GDC-0980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激酶(PI3K/mTOR)抑制剂GDC-0980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不同浓度GDC-0980作用于A549细胞48h后,通过CCK8法检测GDC-0980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凋亡内标志物核小体的形成,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GDC-0980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66.61±5.7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抑制率可达66.61%。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染色显示,A549细胞膜发生翻转、破裂,终导致凋亡。GDC-0980各浓度组凋亡率均显著增加,且随着GDC-0980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也逐渐增加。结论:PI3K/mTOR抑制剂GDC-0980具有机制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生长、促凋亡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作者:吴松;薛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面膜,治疗28天后进行复诊。临床评价色素程度分值,测试皮损部位黑色素数值,综合以上分值,作为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期间共有5例失访病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均为患者因个人原因无法安排复诊时间。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17.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均未发生皮肤刺激性反应,随访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期间无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89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与胆源性胰腺炎对比,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89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胆源性胰腺炎230例进行比较。结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3:1,年龄37.5±8.9岁,与胆源性胰腺炎组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血糖(13.2±1.8mmol/L),甘油三酯(15.2±3.1mmol/L)及胆固醇(11.2±1.9mmol/L)升高更明显,而血淀粉酶水平(325.0±7.9U/L),总胆红素水平(26.8±2.2μmol/L)明显低于胆源性胰腺炎组。HLAP组与ABP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3.2±1.1分和12.1±1.5分;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5.2±1.3天和14.3±1.6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作为独立因素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临床尽早干预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梅海军;曹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焦虑状态对脑震荡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了解脑震荡患者焦虑与各种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脑震荡患者140例入院后进行SAS量表焦虑评估,根据SAS评分将小于50分者分为对照组(无焦虑症状组)51例,50~60分者为观察组1(轻度焦虑组)42例,61~70分者为观察组2(中度焦虑组)28例,70分以上者为观察组3(重度焦虑组)19例。观察所有患者的头痛、眩晕和失眠症状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头痛1.70±0.64天,眩晕2.70±0.9天,失眠5.10±2.17天;观察组1头痛1.90±0.70天,眩晕2.80±0.98天,失眠8.10±3.08天;观察组2头痛2.60±0.92天,眩晕3.70±1.49天,失眠16.10±5.52天;观察组3头痛2.40±1.20天,眩晕6.50±1.75天,失眠27.90±9.49天。头痛在4个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头晕和失眠在4个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震荡患者焦虑状态可增加眩晕及失眠的持续时间,对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加快康复,尽早回归社会。

    作者:徐辉;陈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