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治疗腺样体肥大78例

赵彦秋

关键词:川芎茶调散, 苍耳子散, 腺样体肥大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7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接受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治疗,对照组接受通窍鼻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4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N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腺样体缩小明显,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确切.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制剂大黄以及山大黄的鉴别分析

    目的:鉴别分析大黄以及山大黄.方法:选用企业报批的大黄末为供试品,研究以及分析大黄、山大黄单味制剂的鉴别以及检查项目.结果:大黄不含土大黄苷,大黄末报批样品含土大黄苷,这就显示企业使用的大黄原料药材为山大黄或者混杂存在山大黄.结论:土大黄苷是鉴别大黄与山大黄的关键,建议给予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7d后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临床症状、咳嗽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朱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100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中药针剂具有组方和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标准不完备、制作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正确、个体差异等因素,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具有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须加强监测和防治,合理应用中药针剂,并注意观察和预防,以提高中药针剂的安全性.

    作者:刘启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值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归巢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区可见到少量的BrdU标记阳性细胞,与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Neu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U、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且第7天时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第14天时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诱导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作者:陈晓锋;何尉娜;韦柳艳;邱莉芳;吴世嫦;毛嘉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以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47例(47只眼).结果:总有效率为89.4%.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邢长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气固肾方联合ACEI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药补气固肾方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和ACEI(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气固肾方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进行比较,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尿微量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气固肾方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作者:黄耀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和吡拉西坦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MMSE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

    作者:李治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活菌制剂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黛力新联合解郁丸,对照组加用黛力新,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9.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郁丸联合黛力新能减轻腹泻型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于悦;史海立;孙晓娜;韩亚楠;李琪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复康方药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应用糖复康方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平均分组原则将本院接收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住院及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7),经中医诊断确诊是脾虚痰湿型,两组患者都采用基础治疗,其中实验组基于此再用糖复康方药进行进一步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1.9%),组间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应用糖复康方药,效果确切,应用价值高.

    作者:辛俊平;黄杏芬;杨从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入院的8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实验组加施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与疗效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HS、VAS与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与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饶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住院药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住院药费情况,并分析影响住院药费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部病案系统72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药费,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一般数据挖掘和统计作图,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次住院药费中位数为2903.19元;住院药费逐年递增;住院药费中西药费占主导,中药费中以中成药费为主,中草药费为辅,中西药费构成比例大致为4:6;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费排名第一的科室为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药费用高;住院药费随并发症种数的增加而增加;性别、住院天数、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糖尿病伴眼并发症和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费较高,西药费负担重,中医药价格优势不突出,各种慢性并发症增加了住院药费.

    作者:段力;梁庆顺;符宇;冯穗燕;范冠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过敏原的检测.方法:笔者对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食物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类型及其影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包括粉尘螨、屋尘螨、跳蚤、霉菌、甲醛、鸡鸭鹅毛皮屑、艾草、榆柳杨树、猫狗毛皮屑、汽油甲苯、荨麻等,食物性过敏原包括鱼虾、橙葡萄草莓芒果、牛羊猪肉、蛋白蛋黄牛奶、花生芝麻核桃、小麦大豆荞麦、苹果芹菜等,不同类型过敏原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率的影响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原较为复杂,针对其过敏原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杨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吴耀南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思路

    吴耀南主任医师善于古方今用,运用经方治疗胃肠疾病,常获奇效.现将吴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肠疾病两例进行阐述,以便共勉.

    作者:俞晓芳;徐国山;吴昦辰;吴耀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5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用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50例,与营养支持治疗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2%、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对四肢骨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肖春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丸减肥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和临床特征,进行辨证分析,予苍附导痰丸加减方.对照组患者仅服用苍附导痰丸,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胰岛素、血糖.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减轻,内分泌环境得以改善.结论: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臌软坚丸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8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消臌软坚丸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8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消臌软坚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腹水经消臌软坚丸治疗,可在较短的时间消退患者的腹水情况,临床疗效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喜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张茂平教授从络脉、玄府论糖尿病肾病

    张师梳理历代医家观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心得体会,从玄府、络病理论的视角论治糖尿病肾病.提出玄府是肾脏组织结构学物质基础,作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的指导思想.

    作者:赵庆;张茂平;王明杰;唐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颈痛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颈痛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颈痛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率(6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检测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药物过敏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柴胡陷胸汤加味对PCI术后再狭窄痰热型的综合疗效评定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ISR)后再狭窄痰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痰热型I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柴胡陷胸汤加味.总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发作次数较低(P<0.05);再狭窄率较低(P<0.05);纤维蛋白原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型ISR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燕;吕文婷;李恋;刘嘉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慢性盆腔痛为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结合磁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作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