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培元通冠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45例

陶颖;刘燕凤

关键词:培元通冠汤, 冠心病, 气虚血瘀型
摘要: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心络痛”等范畴.人到中年之后,体质下降,五脏渐衰,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培元通冠汤治疗气虚血虚型冠心病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90例,均为2006~2012年间本院门诊病人,诊断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中医治疗组45例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45~86岁,平均62.3岁;病程8个月~21年,平均7.9年.西药对照组45例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3~85岁,平均60.4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8.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及频率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有关中医药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药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施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部分:①葛根汤加减内服;②热熨Ⅰ方热熨外治;③颈椎牵引.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以中医药为主,辅以外熨和牵引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才;张素芬;张广强;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分析38例不典型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38例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不典型血管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38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平扫70%病灶表现为等密度,30%病灶为低密度,其中多发8例,增强后有强化的14例,无明显强化16例,钙化6例,外生性2例.结论:正确认识不典型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宁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保阴煎治疗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65例

    目的:探讨保阴煎对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致经期延长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保阴煎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对照组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d口服,两组均按患者月经周期,下次月经前10d开始连服10d,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同时监测基础体温.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65例,痊愈5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55例,痊愈47例,显效8例,有效0例,无效0例,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基础体温(BBT)测定治疗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4d者53例,≥14d者12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1.81±4.55)d;对照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4d者26例,≥14d者29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5.92±4.13)d,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高温相持续时间缩短较对照组明显.结论:保阴煎治疗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与醋酸甲羟孕酮片临床疗效相当,保阴煎比醋酸甲羟孕酮片对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调节效果更好.

    作者:李杏英;胡雪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老年高血压病房颤患者Hp感染与Cyc、CRP、Hcy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房颤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4例老年高血压病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53例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有Hp感染的老年高血压病房颤的患者的血清TC、TG、LDL-C、Cvc表达水平要比Hp感染阴性的患者要显著的高,HDL-C表达水平比Hp感染阴性的患者要低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Hp感染和老年高血压病房颤本身的发生没有显著的关系,但是Hp感染可能会通过血脂代谢与Cyc、CRP、HCY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促使老年高血压病房颤的发展和演进.

    作者:芮磊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运用DTI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疗效25例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皮质脊髓束(CST)受损情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估针灸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运用DTI技术三维重建25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变侧CST,分析CST受损情况与针灸治疗前后患者Brunnstrom评分.结果:CST损伤程度与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相关,脑卒中患者CST损伤程度越小,针灸治疗效果越好.结论:DTI技术可以客观评估针灸的疗效,进一步指导康复治疗.

    作者:李威;张音;蒋亚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脉络疏通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患者放置临时滤器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放置临时腔静脉滤器的创伤骨折患者,行静脉血栓内置管尿激酶溶栓效果确切,可以在短时间溶解血栓拔除滤器[1],但部分患者因骨折严重、骨折类型特殊以及术后伤口情况不稳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管溶栓方法受到限制.对于此类患者,我院应用脉络舒通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临时滤网植入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相比单纯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现报告道下.

    作者:刘利国;邓利民;刘胜平;谈建;费伟大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上消化道出血(AUGB)属于急重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大出血时容易因失血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及时纠正休克,改善循环.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本文围绕AUGB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黄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元方胃炎Ⅲ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元方胃炎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元方胃炎Ⅲ号方”对缓解临床症状和修复胃黏膜组织有良好疗效.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0.7%,胃黏膜组织修复总有效率为64.6%.结论:“元方胃炎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理想的缓解临床症状、修复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疗效.

    作者:范元芳;许秋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减升阳益胃汤药,同时,配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21d为一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30例单纯XELOX方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33%,高于对照组的27%,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升阳益胃汤用于晚期胃癌化疗的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王国庆;顾丽梅;朱晓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肾气丸为基础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结果:经治疗,痊愈3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作者:蒋月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探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50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利用常规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其患者功能表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是在6~12w,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6±3.1)w,对照组25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是11~20w,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6±3.2)w,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康复,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表现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向阳;周晓庆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中医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中医治疗方法,进而得出结论:HbA1c与U-mAlb联合检测是发现和监控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手段.HbA1c控制良好者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患上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此外,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华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如意金黄散湿敷在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随着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化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手段之一,给药多采用静脉注射或点滴.长期化疗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对血管内膜、黏膜、皮下组织、皮肤的刺激性,药液外渗,致浅静脉无菌性炎症,局部组织疼痛,灼热感,严重者可使组织溃烂坏死,长期不愈,增加了护理人员实施静脉穿刺的困难,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因此痛苦不堪.我院从2003年4月~2004年4月对40例化疗患者在化疗当天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如意金黄散湿敷,大大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化疗药物根据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分3类发疱性也就是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长春花碱酰胺;刺激性,为一般刺激性药物,外渗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如足叶乙甙、卡氮芥、氮烯咪胺;非发疱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氨甲蝶呤、氟尿嘧啶、顺铂、门冬酰胺酶等.

    作者:蒋艳;马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两种冲洗液/冲洗器在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以探讨对冲洗液/冲洗器的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5月在我科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200例,其中使用美国BD公司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无菌操作下接输液接头封管100例,生理盐水封管100例,对比分析两种冲洗液/冲洗器的差异.结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能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结论:美国BD司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能有效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

    作者:苏继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肌注维生素B1(对照组)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干预组)的方法进行处理,观察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的发生率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0.2±3.4)h、肛门排气时间(41.5±4.1)h,均早于对照组的(48.3±4.2)h和(54.6±5.2)h,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梁育岑;刘虎;王洪涛;刘伟昌;赵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单兆伟教授应用启膈散化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验案举隅

    介绍单兆伟教授应用启膈散化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验案3则.此病与肝失疏泄、脾胃失运密切相关,以痰气、痰瘀互结为主要病理基础,治疗当以化痰解郁润燥,取启膈散化裁运用.

    作者:李小飞;时乐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自制中成药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2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40例给予调脂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130例给予东宝肝泰,3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结果,判断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疗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是指女性体内的生殖器官发生迁延性或者慢性炎症,通常患者发生慢性附件炎是在进行流产后、剖宫产后、产后以及在进行各种的妇科手术以后,或者发生在体内放入避孕器材后,这使患者的生殖器官的防御功能完整性机能受到了损伤,导致大量细菌进入,终发生感染的情况.导致慢性附件炎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目前,我院对其实施长期的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理疗.

    作者:王福乡;郭盼盼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玉屏风口服液与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外科术后多汗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玉屏风口服液与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外科术后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外科手术后出汗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除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治疗外,治疗组给予玉屏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黄芪颗粒,3d为1疗程,若出汗停止则停服;若3d后汗出仍较多,继续服药,直到术后d7停止用药.观察患儿止汗情况.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9例,有效15例,未愈4例.对照组中临床治愈5例,有效13例,未愈10例.结论:玉屏风口服液治疗外科手术后患儿多汗症效果优于黄芪颗粒,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惊奇;王青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桂枝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服用桂枝汤加减(桂枝、生姜、大枣、白芍、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巴戟天等)前后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进行t检验.结果: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加减治疗能明显改善更年期患者的失眠症状.

    作者:李莹鸿;靳利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