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光;隋巧珍
目的:研究检出病谱及疾病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本院体检中心,资料完整的8 477例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 477例体检中健康组913例(10.77%),异常不明显组3 811例(44.96%),异常明显组3 753例(44.27%).异常中,各专科医师检查异常1 242项,测血压、影像学(X线和B超),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异常17 850项,合计19 092项平均异常为2.5项/例(异常不明显组1.63项/例,异常明显组3.43项/例).异常明显组中常见疾病:(1)癌肿6例(乳腺癌2例,甲状腺癌、肺癌、肝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1例);(2)高血压14.12%(1 197/8 477),脂肪肝13.73%(1 164/8 477),其中血脂升高70.27%(818/1 164),肝功能异常43.73%(509/1 164)和高血粘度21.82%(254/1164);(3)胆囊结石6.14%(543/8 847)和肾结石3.03%(257/8 477);(4)糖尿病3.02%(256/8 477,≥11.1mmol/L 0.59%,50/8 477);(5)乙肝3.86%(327/8 477),其中68.80%为病毒携带者,7.64%为慢性肝病、肝硬化,2.14%为乙肝活动期或新病例.结论:健康体验可检出疾病,及早防治.
作者:龚毅红;沈洪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导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病征.当合并妊娠时,病情更为复杂难治,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因贫血、出血和感染对母儿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这类患者,值得探讨.现将我院妇产科自1999年至今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再障报告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安定是一种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该药安全范围大,一般发生严重后果者少[1],但因容易获得,以至于中毒患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占急诊药物中毒的80%.本文对2002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救治的145例安定中毒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中毒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夏金英;常淑娴;沈德梅;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外科手术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开展的手术类别也越来越多,但是术后严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引起肺栓塞[1],已引起重视.国内对这方面的报道很少,本文就腹腔镜术后DVT发病机制及其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射频鼻甲减容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康普牌XVG-11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对12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进行射频治疗.结果: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总有效率达94.2%;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达89.5%.结论:射频鼻甲减容术疗效确切、安全,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周莉光;隋巧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3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多功能牵引疗效分析,探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腰突症患者306例,采用三维瞬间牵引、术后卧床3天,配合输液、局部封闭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随诊3~15个月,平均9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5%,平均住院为9.5天.结论: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符合三维空间理论,是非手术治疗腰突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为民;张亦峻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学会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受理医疗鉴定157例,定为事故59例.其中妇产科36例,定为事故15例.
作者:庄勤;柯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胆汁酸(TBA)具有胆道分泌、肠道重吸收的肠肝循环特点,血TBA是肠肝循环的流量表,空腹血清TBA含量很低,水平升高表示存在胆汁淤积[1].本文用酶比色法检测健康早产儿、新生儿的空腹血TBA水平,以分析胆汁淤积情况.
作者:李春红;王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畸胎瘤发生于胚胎迷走组织,多为实体性,主要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样组织组成,常见有分化不良的神经外胚层成分,故又称不成熟型畸胎瘤,多发于睾丸和卵巢,发生于颈部极少见.本院收治1例颈部巨大恶性畸胎瘤,经非手术综合治疗痊愈.
作者:徐克成;左建生;牛立志;郭子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已有显著进展,但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过度虚弱者,可由骨髓增生低下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常规化疗效果差,接受正规联合化疗,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克拉霉素(Acla)或高三尖杉酯碱(HHT),加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预激方案治疗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钰;徐茂忠;许忠仁;徐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乳牙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追踪观察1年.结果:成功75例(96.15%),失败3例(3.85%).结论:Vitapex糊剂是较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亚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段之一,起效迅速.过去较多采用脐静脉单通道换血,由于存在管道死腔,其旧血换出率略低,且易感染,插管时可能使脐静脉血栓推入体循环而致栓塞,因而存在较多缺陷.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同步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红;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与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长春瑞滨25mg/m2,静注,第1,8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28天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CR+PR)37.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基本可以耐受.
作者:任洁;范怡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速碧林0.4ml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14天.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5),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皮下瘀斑.结论:速碧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观察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66.7%,胎儿并发症占60.0%,手术产率96.7%;对照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14.0%,胎儿并发症占6.0%,手术产率44.0%.结论:及早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和有效控制血糖有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完整CT资料的回盲部肿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炎症24例,以阑尾周围脓肿包裹为多见,CT表现以腔外肿块、模糊境界、周围渗液、不全梗阻、不均匀强化为主;肿瘤23例,以盲肠、升结肠癌为多见,CT表现以腔内肿块、境界局限、周围浸润、明显强化及远处转移为主.结论:CT扫描对回盲部肿块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依据.
作者:朱玉春;周伟;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潜伏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头先露初产妇,在潜伏期进行人工破膜(A组).取同等条件220例为对照组(B组),预防人工破膜的并发症.结果:A组的平均总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人工破膜可达到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刘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临床上常见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法仑及以后的VAD方案等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仍有较多难治复发的MM.我们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性MM 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茂忠;徐昕;赵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GBE50对高血脂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组,高脂模型组和治疗组.分组给予高脂饲料13周后,予GBE50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检测.预防性给药:高脂+GBE50 50mg/kg·d,治疗性给药:GBE剂量为25mg/kg·d,50mg/kg·d,100 mg/kg·d.采用DTNB法测定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结果:(1)GBE50治疗性给药呈剂量依赖性地恢复并提升模型大鼠心脏中的GSH-PX活性;预防性给药能恢复模型大鼠心脏GSH-PX的活力.(2)GBE50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心脏MDA水平,抑制其脂质过氧化损伤.结论:GBE50治疗和预防性给药可有效防治高血脂对心脏器官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恢复其GSH-PX酶活力.
作者:方阅;潘家祜;孙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临时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经肠镜及手法扩肛后恢复正常排便.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