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印;宋春华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主要用于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等症,为常用中药[1].目前商品较为混乱,常有伪品出现.现将杜仲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要点叙述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滕杰;李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杏香兔耳风制剂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00 nm处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8.08~48.48 μg/ml 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6%(RSD=1.1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杏香兔耳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俊毅;曹凯;吴德康;丁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中药木鳖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4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9.23%.结论:木鳖子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41.91%,且大部分是具生物活性物质.
作者:丁旭光;张捷莉;郑杰;朱勇强;候冬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过3年调查研究,初步确定长白山区旅游市场销售的中草药共有30科、39属、47种,为国内外专家研究长白山区药用植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作者:周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银杏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选择激发波长λex=436 nm,发射波长λem=483 nm,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本方法检出限为1.27×10-9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0-5 mol*L-1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1.931 3X+0.270 5,相关系数r=0.998 9,平均回收率99.8%~104.2%,相对标准差(RSD)1.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张敏;邱朝晖;曹庸;于华忠;龚竹琼;李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综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HPCE作为高效分离技术显示出在中药鉴定中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作者:曹秀明;郑蔚红;苑树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常与一些西药配伍.合理的配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但不合理的配伍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加强,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现将几种常用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的禁忌浅释如下.
作者:谭正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消瘤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黄芪、白芍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Zorbax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28 2~0.140 8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7.7%,RSD=1.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消瘤胶囊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施亚芳;魏惠华;潘国梁;范晨怡;王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屑宁胶囊的抗炎清热作用.方法:银屑宁胶囊灌胃大小鼠一段时间后,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部急性炎性水肿和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将新鲜蛋清和鹿角菜胶悬液大鼠皮下注射造成其足跖肿胀,同时用2,4-硝基苯酚溶液和干酵母悬液诱发大鼠全身发热.结果:银屑宁胶囊对大鼠鹿角菜胶,蛋清性足肿胀及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拮抗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同时能明显抑制干酵母及2,4-二硝基苯酚所引起的大鼠全身性发热.结论:银屑宁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清热作用.
作者:刘颖;宋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诺参洗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中主药成分配伍后产生协调作用的原理,合理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诺参洗剂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0.7%三乙胺(以磷酸调pH至3.0)-甲醇(200∶3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甲硝唑在20.0~150.0 μg*ml-1的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重复性实验RSD为0.5%(n=5),检测限为2.0×10-3 μg.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杜国安;余淑芳;付志荣;王高升;孙仲葆;金萍;李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羌活体内对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INI)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研究中药羌活对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及对小鼠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结果:死亡保护作用显示,3个剂量组的羌活对病毒导致的小鼠死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P<0.05);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高剂量组能直接杀灭小鼠肺内的流感病毒、降低血凝滴度.结论:中药羌活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郭晏华;沙明;孟宪生;曹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探讨了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特点、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包合方法、影响包合率的因素和使用注意.指出此技术能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卞加花;陈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海龙胶颗粒益肾壮阳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实验观察海龙胶颗粒对氧化可的松制作的肾虚小鼠模型体重、体温、自主活动的影响,对幼年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发育的影响;对巴比妥钠制作的去势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海龙胶颗粒能提高氢化可的松肾虚模型小鼠的体重、体温、自主活动总次数,对幼年雌性小鼠卵巢、子宫发育有促进作用,可缩短去势雄性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结论:海龙胶颗粒具有较好的益肾壮阳作用.
作者:朱燕;王芃;周玲;李杰;徐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制祛斑霜并观察其对各种色斑的疗效.方法:丙酮温浸法、水浴法;观察其对黄褐斑、老年斑、日晒斑及雀斑的疗效.结果:对黄褐斑、老年斑、日晒斑、雀斑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94.7%,90.3%,74.2%.结论:复方祛斑霜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是祛斑的理想药物.
作者:胡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羟喜树碱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干扰试验提示羟喜树碱注射液(2 ml∶5 mg)在稀释50倍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羟喜树碱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作者:屈红玲;胡旺生;方海燕;王伟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阐述经筋理论与颈椎病的发病关系,总结临床上颈椎病表现出的经筋损伤特点及经筋损伤影像学表现,为应用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何生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分析了GMP认证对中国制药企业的影响,提出企业认证后在科研、营销体系、成本、人才、海外市场五个方面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作者:凌良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葛根素注射液为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成分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降低血糖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胰岛素抵抗;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眩晕;改善脑部缺血组织的血液循环,治疗突发性聋;联合樟柳碱治疗眼底出血.现将有关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海兰;李雪花;马奎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推广使用石胡荽药用资源,更好地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石胡荽的药理成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临床功效.结果:开发应用石胡荽可缓慢部分常用中药资源的紧缺、发挥其应有的临床疗效,给地方财政带来收入.结论:石胡荽药用资源具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卢顺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中医附院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动脉瘤的病人常规做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使用醒脑开窍、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成药或中药.结果: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中动脉瘤引起的有21例(占63.6%),动静脉畸形(AVM)5例(占15.2%),余7例为未查出明确原因的.经过综合治疗,恢复良好17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0例.结论:通过引进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运用介入栓塞方法,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减低患者再出血机会,提高SAH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为;戴先才;徐险峰;谢裕华;吴运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