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玲;顾俊泉
目的:探讨适合临床心肺复苏过程中肾上腺素佳用药剂量.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心跳骤停18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予标准剂量,第二组予递增剂量,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复苏成功率标准剂量组为28%,递增剂量组为33.75%,两组出院存活率分别为22%、28.75%.结论:在对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肾上腺素标准剂量与递增剂量在抢救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唐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回输术在顽固性腹水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1例腹水回输患者治疗前后腹围、体重、血浆白蛋白等指标并与20例未经腹水回输患者进行疗效对照.结果:腹水回输后患者腹围体重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与未回输患者相比,痊愈好转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腹水浓缩回输可明显改善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浩昌;魏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对1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组.选电脑肝病治疗仪、强力宁、肝泰乐、肝安为治疗组(76例),选强力宁、肝泰乐、肝安为对照组(69例),疗程均为4周.电脑肝病治疗仪电刺激9个穴位,每穴4分钟,每日一次,强力宁60ml、肝泰乐266mg、肝安250ml静滴,每日一次.结果:电脑肝病治疗仪结合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结论: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对降低ALT亦有一定作用.
作者:黄坚;梁小宇;王晓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眼眶静脉曲张为眼眶少见病,常规CT平扫容易漏诊,采用俯卧位、压颈后平扫或增强扫描对发现及诊断眼眶静脉曲张有重要价值.笔者搜集1990~2001年间临床怀疑及经CT或手术证实为眼眶静脉曲张10例,现就检查方法、病因、发病机制及CT表现逐一讨论.
作者:刘兰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几年我们从1532例肛门疾病门诊患者中,发现旧病复发与术后并发症113例(7.3%),个别病例比治疗前更为严重,现就其原因及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袁旭钰;徐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可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其以心血管系统受累为广泛和严重.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这为临床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并应用阿司匹林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起到重要作用.我院自1990~2000年共收治川畸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美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下鼻甲及结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67例.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显效82.0%,有效13.4%,无效4.6%,总有效率95.4%.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操作方便,部位准确,疗效显著.
作者:魏迎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1998~2001年我院治疗58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均予门诊小切口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8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男491例,女96例,男女之比约5.1:1,年龄小的5.5月,大13岁.其中右侧338例,左侧226例,双侧23例,同时合并有交通性鞘膜积液59例.全部病例均有腹股沟可复性肿块史.手术予以单纯高位结扎514例,并修补73例,鞘膜积液切开放液术59例.
作者:张林;朱柏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以间歇用药维持方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片2mg/kg·d诱导治疗4周后改间歇疗法,服1周停1周,交替进行,并观察相关指标及副反应.结果:5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获完全缓解12例(23.08%),显著缓解20例(38.46%),部分缓解11例(21.15%),无效9例(17.31%),总有效率为82.69%.所有患者副反应轻微,有5例患者因药物减量及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重新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或延长治疗时间仍有效.结论: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继以间歇用药维持方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首选治疗.
作者:钱晓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慢性阑尾炎X线检查特殊情况及X线征象探讨.方法:38例行X线钡餐检查,其中30例有不典型病史.25例和13例分别于72小时和120小时观察.8例重复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8例阑尾有外形不光整、扭曲、分节状、充盈不全、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连等不同表现.72小时和120小时观察后仍为阴性,其中2例于第11天和第13天发现阑尾显影情况及8例重复检查呈阳性表现.结论:阑尾不光整等征象均具诊断价值,X线检查除常规要求外应该有针对、重复检查及坚持5天观察.
作者:吕伟;陈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治疗足马蹄畸形.方法:应用关节融合结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18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14例,先天性马蹄足2例,外伤性马蹄足2例.年龄13~24岁,平均16.2岁.术中先作蹠腱膜松解,跟腱延长,三关节融合,肌腱转位,被转位的肌腱止点必须在骨组织上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个月.结果:通过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畸形纠正,外观步态正常,可穿普通鞋,恢复了正常的三点负重.结论:足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术,结合肌腱转位是治疗马蹄足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春林;陈浩;张德松;陈守来;朱礼贤;蔡庆康;唐根林;程志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上结肠癌患者较常见,而左半结肠癌因多有环状浸润生长,肠壁薄,弹性差等特点,易发生肠梗阻.我院1996~2000年收治的27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并进行了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书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1~2002年我站对全市熟肉及其制品、生狗肉(内脏)及熟狗肉、水发产品、白木耳四类食品进行抽样监测,调查这类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逸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利用B超探讨胆囊结石切除后胆总管内径变化及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方法:B超测量352例胆囊切除后不同时间段胆总管内径大小,观察不同宽度胆总管内径和胆总管结石的情况.结果:胆囊切除后胆总管内径呈代偿性扩张,无残余结石的胆总管内径平均值为(7.4±1.6)m,扩张程度与手术后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内径≤10mm胆总管残余结石出现率为2.3%,10~12mm胆总管残余结石出现率为6.5%,≥12m胆总管残余结石出现率为73.5%,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有助于对胆囊切除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的正确认识,对胆总管残余结石的诊断有实用价值.
作者:金建文;童培艳;朱雪峰;蒋雪琴;周键;唐屹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Seidinger技术,插入5F Cobra导管,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行栓塞治疗.结果:本组44例中,恶性肿瘤15例,有效率93%;子宫肌瘤13例,有效率92%;16例晚期产后出血栓塞后即刻止血,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疾病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安全、简便,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国英;吴佩霞;王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25例脑膜瘤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①脑膜瘤本身的典型CT表现;②瘤周水肿;③肿瘤位于脑外的征象;④骨质改变;⑤邻近脑池、脑沟的改变.结论:肿瘤部位、发病年龄、强化程度及部分脑膜瘤典型的特征性CT表现是脑膜瘤明确诊断的重要方面.
作者:贾福艳;高长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硫酸盐均为水中的常规检验项目,检测方法通常为化学法,此法试剂消耗多、操作繁、耗时长、影响因素多.而离子色谱法(1)可同时测定水样中的多种离子,其操作简便、分辨率好、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万永平;倪雪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3~2001年间,应用654-2与地塞米松治疗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者50例,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5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1):①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②典型四肢皮肤紫癜,无腹痛、关节痛和血尿;③化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④排除其它原因的血管炎及紫癜.
作者:江洪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置入内支架治疗癌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癌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12例放置了引流管;18例放置了胆道内支架.结果:30例均穿刺成功.血胆红素7~10天内从(23 4±16.2)mg/dl降为(15.7±8.8)mg/dl.生存期8~12个月.其中并发症感染4例,内支架再狭窄1例.结论:癌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王李强;惠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发生率、临床诊断及处理和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常规B超检查,以大羊水池垂直平段<3cm,生产时羊水量<300ml为羊水过少的诊断标准.结果:发现羊水过少58例,发生率4.04%,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和IUGR等妊娠并发症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轻、重度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非羊水过少组.结论:羊水过少对胎儿危害极大,特别是有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发生异常的应严密监护,及时剖宫产,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田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