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关节融合结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治疗马蹄足

陈春林;陈浩;张德松;陈守来;朱礼贤;蔡庆康;唐根林;程志滨

关键词:三关节融合, 跟腱延长, 肌腱转位, 治疗马蹄足
摘要:目的:探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治疗足马蹄畸形.方法:应用关节融合结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18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14例,先天性马蹄足2例,外伤性马蹄足2例.年龄13~24岁,平均16.2岁.术中先作蹠腱膜松解,跟腱延长,三关节融合,肌腱转位,被转位的肌腱止点必须在骨组织上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个月.结果:通过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肌腱转位,畸形纠正,外观步态正常,可穿普通鞋,恢复了正常的三点负重.结论:足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术,结合肌腱转位是治疗马蹄足的有效方法.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分析

    我院自1982年以来共诊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73例,其中儿童82例,有33例(40.2%)误诊.现对33例儿童误诊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冬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Graves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Graves病和糖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约有50%以上的Graves病患者在活动期出现糖尿病(1).并且甲亢患者餐后血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本文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GAD-Ab测定,探讨Graves病与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状况.

    作者:纪敏;江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86例报告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无特异性的主诉,且轻重悬殊极大.轻者几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全身症状和心脏症状,而重者呈暴发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源性休克,甚至发生猝死.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对提高早期正确诊断十分重要.现将本科于1998~2002年收治的86例以消化道系统症状为主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报告如下.

    作者:沙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从阴道后穹窿瘘孔足月顺娩1例

    产妇,30岁,农民,1984年4月因妊娠78天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当日给宫腔内注射50%葡萄糖40ml及留置尿管一根,翌日行钳刮时,见宫颈未产型,阴道后穹窿有2×2cm陈旧性瘘孔,与宫颈口及宫腔相通,部分胚胎组织血液从瘘孔流出,手术顺利.追问病史,产妇无阴道外伤史,半年前因未婚先孕4个月,在当地医院行羊膜腔内注雷佛奴尔引产,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多(量不详),胎膜不全行指搔及肌注催产素后流血减少,未清宫.根据病史分析,此瘘孔是由于引产造成的创伤.

    作者:杨正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本文对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静滴前列地尔(PGE1)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效果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定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盆壁肿瘤的CT、MRI诊断

    目的:探讨盆壁肿瘤CT、MRI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壁肿瘤22例,分析其X线、CT、MRI表现,比较肿瘤检出和定性诊断能力.结果:CT和MRI发现肿瘤明显高于X线(20/22、3/3;8/22,P<0.05),MRI在显示肿瘤范围、骨髓侵犯和软组织肿块方面优于CT.体格检查发现肿块13例.良恶性肿瘤定性诊断准确性X线、CT和MRI分别为22.73%(5/22)、86.36%(19/22)、100%(3/3),X线与CT和MRI之间差别显著(P<0.05).结论:CT和MRI是盆壁肿瘤检出和定性的主要方法,体格检查对盆壁肿瘤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作者:肖兴才;陆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化学性灼伤角膜溃疡4例,热灼伤角膜溃疡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3例,病毒性角膜溃疡3例,蚕蚀性角膜溃疡2例,角膜溃疡穿孔1例.术后随访6~12月.结果:羊膜移植术后4~10天炎症基本控制,蚕蚀性角膜溃疡不再复发,除1例碱性化学灼伤角膜溃疡治疗失败以外,其余角膜溃疡均愈合,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翳.8例患者视力均有相应提高.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术对角膜溃疡行之有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志刚;雒向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感染性动脉瘤6例报告

    感染性动脉瘤易发生破裂、出血、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极高.我院自1989~2001年共收治感染性动脉瘤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束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13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预后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年间发生的13例本病资料.结果:发生率0.081%;均为初产妇,头位产;第二产程平均1小时20分,出肩困难(84.6%);出生时瘫痪类型:上臂型(84.6%),全臂型(15.4%);后遗症发生率(23.1%).结论:本病发生与巨大儿、肩难产有关,瘫痪类型与臂丛神经损伤程度有关.

    作者:李兴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瞳孔散大与转归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瞳孔散大与转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的诊断和急救,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着重分析瞳孔变化和持续时间与转归关系.结果:51例恢复良好,中残2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瞳孔散大患者要及时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并配合脱水等综合治疗.

    作者:张旭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乙肝患者Pre-S2、PHSAR与HBVDNA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Pre-S2、PHSAR与HBVDNA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用RIA、ELISA和PCR法分别检测急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HBV-M、Pre-S2、PHSAR和HBVDNA的水平.结果:69例急性乙肝Pre-S2、PHSAR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9(71.1%)、33/69(47.8%)、51/69(73.9%),其中56例抗-HBcIgM阳性者中,Pre-S2和HBVDNA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PHSAR与Pre-S2、HBVDNA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急性乙肝的血清学诊断,测定Pre-S2、HBVDNA优于PHSAR,前两者具有相关性.

    作者:姜俊;田凤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显像在急症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报告862例急诊B超检查,并经手术或CT、X线及复查B超证实的急诊病例,其中胆系急症224例(25.99%),泌尿系急症217例(25.17%),妇科急诊155例(17.98%),产科急诊118例(13.69%),外伤性急诊109例(12.65%),急性胰腺炎39例(4.52%).结果:急诊B超诊断准确827例,准确率95.94%,首次B超误诊或漏诊35例,误诊率4.06%.急诊B超检查方便、诊断迅速、准确性高,在各种影像检查中应列首位.

    作者:于显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提高产后家访质量保障产褥期母婴健康

    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尤其是产后7、14天的家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褥期影响母婴健康的一系列问题.高质量的家庭访视能及时有效地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产后保健服务与指导,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及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使母婴平安、健康地度过产褥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慧君;高文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亢性心脏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甲亢性心脏病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我院收治18例,均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现就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8例女性,年龄43~58岁,入院时除甲亢一般症状外,均有心悸、胸闷史.其中颈静脉怒张3例,呼吸气促、平卧不适4例.心电图:异位心律、心房颤动(心室率频速),频发室性早搏4例,窦性心动过速14例,其中6例伴有室性早搏、左心肥大.全胸片:心胸比例均大于0.5,其中气管轻度受压、移位不明显7例;气管无压迫、移位11例.心动超声图:全心扩大6例,左心扩大12例.

    作者:邢春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介入治疗探讨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11例采用肝固有动脉碘油栓塞化疗(简称LP-TAE),34例采用LP-TAE+肠系膜上动脉药物灌注(MUAMP).结果: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与肝癌大小、类型、门脉癌栓程度及治疗方法,治疗次数有关.结论:无严重肝硬化及肝功能损害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采用安全、简便的方法LP-TAE+MUAMP进行治疗,达到更好疗效.

    作者:钱宝均;卫荣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对1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组.选电脑肝病治疗仪、强力宁、肝泰乐、肝安为治疗组(76例),选强力宁、肝泰乐、肝安为对照组(69例),疗程均为4周.电脑肝病治疗仪电刺激9个穴位,每穴4分钟,每日一次,强力宁60ml、肝泰乐266mg、肝安250ml静滴,每日一次.结果:电脑肝病治疗仪结合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结论: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对降低ALT亦有一定作用.

    作者:黄坚;梁小宇;王晓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早期更换外套管的临床体会

    近年来,随着气管切开应用范围的扩展,气管切开手术已不仅仅应用于喉梗阻,而且在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中均有较广泛应用.近3年来,我院行气管切开手术313例,其中12例因各种原因,在手术后1周内更换了外套管.现将早期外套管的更换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荣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失效原因探讨

    我科自1996~2002年共应用单臂外功能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9例,其中5例失效,失效率26.3%,现就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

    作者:王鸿雁;张建军;李彦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27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对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7例曾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偏头痛患者,口服丙戊酸钠治疗3月,并与西比灵组对照,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丙戊酸钠治疗后患者头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明显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结论:该药对难治性偏头痛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进;曹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川畸病30例临床分析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可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其以心血管系统受累为广泛和严重.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这为临床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并应用阿司匹林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起到重要作用.我院自1990~2000年共收治川畸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美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