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过量中毒致死的法医病理分析

吴克荣;徐建飞;任新林;姜韦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 过量中毒, 致死, 法医, 抗心律失常作用, 普鲁卡因酰胺, 局部麻醉药, 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 血管扩张, 吸收入血, 维持时间, 切除手术, 临床应用, 局部组织, 过量使用, 非法行医, 病理分析, 安全范围, 弥散性
摘要:盐酸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局部麻醉药之一.该药穿透、弥散性好,作用快而持久,无血管扩张,对局部组织刺激小,安全范围大(1).除此之外,该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普鲁卡因酰胺的3倍.但是,其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按数学比延长局麻维持时间,反而有加快吸收入血引起中毒的危险.我们遇到1例非法行医者在双腋臭切除手术中过量使用利多卡因,发生中毒并致死亡的案例,现作法医病理分析如下.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病人C-反应蛋白升高原因探讨

    测定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保守治疗前及21例慢性肾炎所致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清CRP进行测定,发现血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提出对血透患者行CRP测定,可预测透析器生物相容性,为避免透析反应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

    作者:贾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食管闭锁1例

    患儿,女,系1胎0产41+4周胎龄,行剖宫产术,取一女婴,羊水清亮,无窒息.出生后见口、鼻腔有大量分泌物外溢,吸引不尽,窒息进行性加重,吸引管插入咽喉部打折,反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哭声虽大,但呼吸道、口腔分泌物阵发性溢出,经麻醉科、五官科用喉镜检查,咽喉部未发现异常,双肺痰鸣,湿鸣渐加重,试喂水后不能咽下,从口鼻溢出,疑消化道畸形.转市儿童医院用水溶性碘剂造影确诊为食管上端闭锁.

    作者:袁晓霞;张广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附125例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心内畸形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PD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125例,其中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H)33例.按病情分同期根治和分期手术两组.结果:分期手术组31例结扎PDA,术后0.5~2年有17例行心内手术,死亡2例;同期根治组94例行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死亡7例,远期死亡2例.总死亡率8.8%(11/25),期中合并重度PH死亡率18.2%(6/33);手术死亡率与病种、年龄、体重、PH程度等明显相关.结论: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术式、把握手术时机、避免严重PH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夏建海;莫绪明;谷兴琳;戴约;钱龙宝;任振;张儒舫;顾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

    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测定,目前推荐的方法为纯水吸收,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1).该法所用试剂较多,操作条件要求严格,不易掌握.根据二甲基甲酰胺分子中的酰基有紫外吸收这一特点,将空气中的二甲基甲酰胺用纯水吸收后,用于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测定,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史玉坤;魏要武;喻利娟;金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23例

    腹股沟疝多需手术治疗,而传统的疝修补术复发率高,约在10%~20%.近年由于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补片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使得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人工补片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2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110眼)白内障行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1.0者35眼(32%),0.5~0.9者54眼(49%),0.5以下21眼(19%).矫正视力≥1.0者56眼(51%),0.5~0.9者43眼(39%),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获得与超乳术相近的结果.且对Ⅳ和V级核白内障更安全.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宫内翻1例报告

    1.病例产妇,24岁.第一胎39周孕,LOA,因阵发性腹痛6小时入院.产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肛查:子宫颈已展平,宫口开2cm,胎膜未破.入院2:40子宫开全,第一产程中曾用0.5%缩宫素静脉滴注.4:15胎儿娩出,第二产程95分钟,自然娩出一男婴,体重3250g,身长50cm.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无血,5分钟后仍不见脐带下移,助产者就挤压子宫底,用力牵引脐带.牵扯数次失败,助产人员强行持续性牵引,手感脐带慢慢下移,产妇感觉突然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腹部发现宫底消失,扪不着子宫,胎盘子面牵出阴道口外.

    作者:朱伯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肠癌肠梗阻123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大肠癌梗阻的Ⅰ期手术肠切除、肠吻合的经验.方法:对123例大肠癌中107例行肠切除Ⅰ期肠吻合.16例广泛转移,作肠外置解除肠梗阻.结果:4例术后出现多脏器衰竭,1例Ⅰ期吻合术后5天出现肠瘘作肠外置手术.结论:升、横、降结肠癌尽量作Ⅰ期切除吻合,回盲部及乙状结肠导致肠梗阻手术切除较为困难,切除肿瘤解决肠梗阻,可提高结肠癌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国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腰骶部移行椎133例X线分析

    目的:分析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表现与分类,提高对腰骶部移行椎的认识.方法:收集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平片133例,用Castellvi法进行分类.结果:133例腰骶部移行椎中Castellvi分型Ⅰa型22例,Ⅰb型24例,Ⅱa型32例,Ⅱb型25例,Ⅲa型5例,Ⅲb型16例,Ⅳ型9例.合并隐性脊柱裂47例,腰椎退行性改变41例.结论:腰骶部移行椎以CastellviⅡ型多见,多合并隐性脊柱裂,易并发腰椎退行性改变,和腰痛有一定关系.

    作者:丰云峰;胡国俊;陈建生;朱伟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提高局部解剖学教学效果方法探讨

    局部解剖学(局解)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与临床联系密切,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面对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学的日新月异,如何教好这门形态科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局解知识,以指导今后的临床课程的学习,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多年来,我们对局解教学方法作了某些改革实践,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严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心功能不全的情况.方法:选择AMI 225例,其中有10例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为Ⅰ组,AMI无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为Ⅱ组.对两组病例左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Ⅲ~Ⅳ级)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60%(6/10),Ⅱ组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17.21%(36/215).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MI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易发生左心功能不全.

    作者:黄捍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四类相关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探讨

    2001~2002年我站对全市熟肉及其制品、生狗肉(内脏)及熟狗肉、水发产品、白木耳四类食品进行抽样监测,调查这类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逸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手术证实56例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体会

    总结经手术证实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易被忽视的一组症候群,引起对本病的重视,以免误诊.对5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一旦出现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其术后恢复较差.CT、MRI检查对明确诊断有很高价值.

    作者:单海;叶辑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乙肝患者Pre-S2、PHSAR与HBVDNA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Pre-S2、PHSAR与HBVDNA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用RIA、ELISA和PCR法分别检测急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HBV-M、Pre-S2、PHSAR和HBVDNA的水平.结果:69例急性乙肝Pre-S2、PHSAR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9(71.1%)、33/69(47.8%)、51/69(73.9%),其中56例抗-HBcIgM阳性者中,Pre-S2和HBVDNA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PHSAR与Pre-S2、HBVDNA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急性乙肝的血清学诊断,测定Pre-S2、HBVDNA优于PHSAR,前两者具有相关性.

    作者:姜俊;田凤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失效原因探讨

    我科自1996~2002年共应用单臂外功能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9例,其中5例失效,失效率26.3%,现就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

    作者:王鸿雁;张建军;李彦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肛疾术后复发与并发症的分析

    近几年我们从1532例肛门疾病门诊患者中,发现旧病复发与术后并发症113例(7.3%),个别病例比治疗前更为严重,现就其原因及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袁旭钰;徐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后尿道狭窄/闭锁尿道内冷刀内切开治疗

    目的:探讨后尿道狭窄/闭锁的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后尿道狭窄/闭锁17例采用尿道内冷刀内切开术(DVIU)方法.结果:17例中1例并发轻度尿失禁,经药物治疗半月后治愈.2例术后3月复发经再次DVIU后痊愈.结论:后尿尿道狭窄/闭锁采用DVIU是安全有效的,该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可多次操作等优点.

    作者:季兴建;于广生;郑明华;徐元忠;顾晓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α-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455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对于宫颈糜烂的病例用微波治疗效果虽好,但存在术后有多量水样白带及长时间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的缺点.鉴于宫颈糜烂的发生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密切相关(1).我院妇科门诊在1999~2001年间,用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44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顾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分析

    我院自1982年以来共诊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73例,其中儿童82例,有33例(40.2%)误诊.现对33例儿童误诊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冬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化学性灼伤角膜溃疡4例,热灼伤角膜溃疡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3例,病毒性角膜溃疡3例,蚕蚀性角膜溃疡2例,角膜溃疡穿孔1例.术后随访6~12月.结果:羊膜移植术后4~10天炎症基本控制,蚕蚀性角膜溃疡不再复发,除1例碱性化学灼伤角膜溃疡治疗失败以外,其余角膜溃疡均愈合,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翳.8例患者视力均有相应提高.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术对角膜溃疡行之有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志刚;雒向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