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丛霞;李丽君
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是外科急症中常见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处理不正确,则患者极易死亡.我院外科于1995~2000年间共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46例,除外就诊时格拉斯哥评分<12分及PaO2<60mmHg者,余33例,其中死亡7例,存活26例.回顾性研究发现伤后24小时内收缩压波动≥30mmHg者及伤后24小时内晶体液输入量≥15L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作者:董亮;艾雪松;孙毅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撕裂伤、爆炸伤、电击伤等原因造成的手部及/或前臂皮肤软组织损伤,其损伤范围大、程度重,尽管目前游离皮瓣、岛状皮瓣等技术的应用,在缺损组织的修复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用髂腹部带蒂轴型皮瓣进行修复,可达到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91~2000年间,应用髂腹部带蒂轴型皮瓣修复手及前臂严重损伤性软组织缺损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正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腹部损伤是外科急症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腹内脏器较多,其邻近器官牵涉面广,受损伤后常出现多种复杂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诸多困难.腹腔的后壁为坚韧的脊柱,外力从腹前部袭击,极易造成空腔脏器的破裂、穿孔;实质脏器的破裂出血或断裂;大血管的严重损伤等.
作者:毕玉华;周敬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患者肾移植术的推广,新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应用,移植后大都经过比较平稳,康复快.住院治疗护理日期缩短,但肾移植是一项特殊的手术.术后药物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甚至终身,所以肾移植术后需要实行全面、全程、整体的随访与健康指导.现将我院近年来对肾移植术后开展心理疏导,随访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美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也是小儿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科收治小儿气管异物40例,均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苏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医学事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伤已广泛引起国内创伤医学专家的关注(1~3).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又为道路交通事故伤增加了新的特点.本课题通过5年中754例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的分析,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普通道路交通事故伤在事故类型及伤害特点等方面有何不同及事故类型与伤害特点的内在联系,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及提高交通事故伤害的抢救水平提供相应的依据.
作者:王玮;王炳臣;朱兴国;王志海;董保忠;黄抗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治疗组56例,5%葡萄糖液(GS)300ml或0.9%生理盐水(NS)300ml+心血通注射液10ml,每天一次静滴,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6例,5%GS250ml或0.9%NS250ml+硝酸甘油5~20mg,每天一次静滴,疗程同前.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9.3%,对照组72.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电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78.6%,对照组58.3%.结论:心血通注射液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川荛;汤思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34例严重胸外伤合并浮动胸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结果:34例中死亡4例,其中大血管破裂3例均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例死于MSOF,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和及时行剖胸探查,及早清除胸腔内积血,固定浮动胸壁,注意呼吸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薛群;章臣楠;臧剑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3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门腔静脉分流3例,分流加断流4例,断流辅助心得安治疗23例.结果:随访0.5~3.5年.因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PHG出血6例,其中断流术5例,联合手术1例;2例再行门静脉分流,4例药物治疗.结论:断流术,应常规辅助心得安治疗,不应突然中断用药.分流术可改善或治愈PHG.分流量较小的联合性手术,须辅助心得安.
作者:胡进勇;孙源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严重胸部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严重胸部创伤的治疗过程,采用西门子900C型呼吸机,压力支持通气(PSV)+PEEP.结果:20例经压力支持通气治疗均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治疗创伤后ARDS非常有效.
作者:刘军;王宝仁;高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区别于传统的大鼠关节处注射来制备佐剂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本文采用在大鼠尾根部皮下多点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来诱导佐剂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使其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临床神经免疫学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动物模型.
作者:戴丽;黄慧伟;彭聿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45例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降纤酶,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09%和86.36%,对照组分别为30.44%和69.57%,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内发病至用药时间<24h的病例的总显效率为乃%,与>24h病例的总显效率40%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粘度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纤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溶栓治疗越早越好.但应注意有出血倾向副作用.
作者:顾晓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提出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锁骨或骨折近端和喙突钢丝牵拉结扎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术式,临床应用23例.结果:全部达解剖复位,无肩峰及锁骨远端副损伤,拆除内固定后,随访6月~1年,8例肩锁关节脱位无移位,锁骨远端骨折愈合良好,无向上移位.结论:喙突和锁骨钢丝牵拉结扎固定术式简单,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肩关节障碍.
作者:朱保明;李来昌;周其佳;左松球;丁克海;王庆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问题和疗效分析.方法:对30例经手术治疗并得到随访,并对手术的方法、疗效及术后的功能恢复进行了分析.结果:1例发生了钢板松脱,骨折延迟愈合.疗效:优18例,良4例,可4例,差4例.结论: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程度、手术的时间、手术的方法、内固定的选择、解剖复位及术后的功能锻炼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杨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尖锐湿疣又称性病疣、生殖器疣,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肛门部位的表皮乳头瘤样增生,属性传播疾病(STD),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二年来,我科采用CO2激光加免疫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患者9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常建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索食物中毒监控措施的实践效果,本文整理分析了江阴市1975~2000年食物中毒的特点;并提出了食物中毒以管理农民家庭办酒宴、饮食行业、职工食堂为主体的预防性监控措施.结果表明:1985~2000年实施监控措施后15年来与1975~1984年未实施监控措施前10年比较,食物中毒总数减少140起,强化食物中毒监控措施后,降低医疗费用708.19万元.
作者:谭永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之一是通畅引流,临床上一般应用鼓膜穿刺术达到这一目的.但单纯的鼓膜穿刺术对较粘稠的中耳腔积液或鼓膜内陷效果较差.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术中空气注入,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程镔;刘国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病因、诊断注意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均作鼻窦CT扫描,行上颌窦根治术,8例同时行筛窦开放术,9例同期行鼻中隔纠正术,部分术后用抗真菌药物冲洗上颌窦.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鼻窦CT扫描诊断率明显高于鼻窦X线平片,病理见真菌菌丝.随访6个月~10年无复发.结论:鼻窦不畅为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诊断中应与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恶性肿瘤区别,CT为重要诊断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孔旭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腰椎滑脱症临床并非罕见,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复位内固定及融合,特别是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解除椎管及椎间孔的狭窄,恢复神经功能.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椎板减压,BAK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15例腰椎滑脱患者,早期临床随诊显示复位满意,植骨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鹏;朱国兴;钱明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患残胃贲门癌的病例并非少见.自1989~2000年间我院共收治12例残胃贲门癌,现对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恒江;蔡吉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