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内动脉闭塞、颈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延误1例

方宁;戴中慈;段艳伟;刘俊奇;杨娜;魏晓富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30岁.因突发头痛、右手麻木,继而意识丧失5个月在当地基层医院就诊.体检发现BP 237/127 mmHg,重度肥胖;否认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入院后予降压治疗,次日晨BP 150/96 mmHg,右手无力,有短暂失语.患者坐轮椅去行MRI检查途中,自觉头晕头痛明显加重,返回病房,测BP 120/87 mmHg,未予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呈去皮层强直状态.予地西泮治疗效果不好.转上级医院救治.头颅CT血管成像(CTA)显示:右颈内动脉闭塞(图1A),左大脑中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图1B);CT示右侧半卵圆中心及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后因大片脑梗死,脑组织肿胀,脑疝形成,行左颞侧去骨瓣减压术.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微信随访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微信随访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CASI患者264例术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例,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及普通健康教育随访;试验组146例,由专职护士和医生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医学知识作实时指导和随访,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1年后评估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执行成效.结果 随访1年后,试验组对支架植入术后二级冠心病预防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P<0.05).试验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心绞痛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微信术后随访有效提升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的执行力,降低冠心病患者CAS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宜生;高源;陈兔红;宋桂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碎裂QRS波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上碎裂QRS(fQRS)波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T2DM患者110例(病例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90例(对照组),计算心电图上fQRS波的发生率;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功能.病例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fQRS波进行分层分析左心室功能.结果 病例组fQRS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7.3%vs.5.6%)(P<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PW)、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心房大容积(LAMV)增大,E峰和E'峰降低,E/E'升高,A峰和A'峰升高,左室等容收缩加速度(IVA)降低(P<0.01).与不存在fQRS波组相比,存在fQRS波组患者IVS、PW、LVM、LVMI、LAM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更大,E'峰和IVA更低,A'峰和E/E'更高(P<0.05或P<0.01).结论 T2DM患者fQRS波的检出率高;存在fQRS波的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更严重.

    作者:张炳山;谈君;李宗斌;洪侃;王滨;万鹤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肌酐、尿素、尿酸和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尿素、尿酸和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依据肾脏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影像检查结果,284例患者分为GFR≥90 ml/min(肾功能正常组,59例)、GFR 60~89 ml/min(轻度损伤组,136例)和GFR<60 ml/min(中重度损伤组,89例)三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肌酐、尿素、尿酸和胱抑素C水平诊断肾功能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尿素对肾功能轻度损伤和中重度损伤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8.33%和87.56%.血清胱抑素C对肾功能轻度损伤和中重度损伤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18%和96.2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预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肾功能损伤诊断的主要依据;而尿素和尿酸诊断的特异度相对较高,联合使用时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缪淑贤;颜群;卢英;崔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V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转归的关系

    目的 探讨HPV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工(CINⅠ)患者转归的关系.方法 病理学确诊为CIN Ⅰ患者886例,对其进行HPV-DNA分型测定.于确诊后4、8个月及1、2、3年随访CINⅠ转归情况.结果 886例中,自然好转或持续不变806例(≤CIN Ⅰ),病理升级为CINⅡ/Ⅲ甚至宫预浸润癌80例(≥CINⅡ).HPV阳性481例:HPV16阳性59例,3年病理升级10例(16.95%);HPV52阳性53例,3年病理升级8例(15.09%);HPV53阳性62例,3年病理升级12例(19.35%);HPV68阳性25例,3年病理升级4例(16.00%).HPV16、HPV52、HPV53和HPV68阳性患者3年累计病理升级率高于HPV阴性患者(P<0.05).结论 HPV53、HPV16、HPV68和HPV52阳性的CIN Ⅰ患者,病理升级风险较高.

    作者:苏莉;于澎静;夏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诊断及相关治疗.结果 该病例诊断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年前有脾切除史,术后标本示脾淤血伴髓外造血.患者予多次输注红细胞、冷沉淀,予激素及抗乙肝病毒治疗等,血象较前逐渐好转,病情稳定后激素改口服出院,门诊随访.结论 脾切除术治疗骨髓纤维化应权衡利弊,及时早期完善Coomb's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合并溶血性贫血.淋巴瘤继发骨髓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与淋巴瘤累及骨髓后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有关.

    作者:李庆;林赠华;蔡奕峰;滕镕;杨熙;尤学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南京市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为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市3565例从事放射作业人员为观察组(A组),以不接触射线的1697例其他人员为对照组(B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对A组的性别差异和射线暴露时间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组3565例射作业人员中,检出1195例患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33.5%,高于B组的27.1%(P<0.01);其中,A组甲状腺结节781例,患病率为21.9%,高于B组的18.4% (P<0.01).A组中,女性甲状腺病变患病率40.5%,高于男性的30.2% (P<0.01).随着接触射线工龄的增长,甲状腺病变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P<0.01).结论 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尤其是女性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高于常人,需要重视对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宫内外同时妊娠(HP)发病率低.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误诊,一旦发生漏诊及误诊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需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停经54 d”来院就诊,要求行人工流产.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伴恶心、呕吐,无腹痛,无阴道出血.无心脑血管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有性生活.生育史:1-0-0-1,未避孕.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手术史及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无贫血貌.术前B超宫腔内见一妊娠囊回声,囊内见卵黄囊,附件未见异常,提示宫内早孕.诊断为早期妊娠(宫内妊娠).

    作者:陈彦婷;马慧媛;陈艳;周婕;徐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Sirt1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高脂饮食组(F组)和姜黄素组(L组).C组给予基础饲料,F组和L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从第9周开始L组用姜黄素类似物L6H4 0.2 mg/kg灌胃,C组和F组给予相同体积的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于第20周末处死,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Sirt1、Bcl-2、Bax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C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呈单层放射状排列;F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消失,细胞严重脂肪样变,部分肝细胞坏死伴有炎症细胞浸润;L组大鼠肝小叶结构部分消失,脂肪样变及肝细胞的坏死程度较F组减轻.与C组相比,F组肝组织SOD活力及Sirt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MDA含量及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F组相比,L组肝组织SOD活力及Sirt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MDA含量及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调节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上调肝细胞Sirt1的表达来减轻氧化应激而发挥作用.

    作者:刘成;丁婷婷;汤雯;王圣凯;昊杭菲;郑靖宇;朱再胜;李剑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KIP-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 (CKIP-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类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5,转染过表达CKIP-1(过表达组)、干扰CKIP-1(干扰组)及空载质粒(空载组),观察三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情况.结果 过表达CKIP-1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干扰后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0.05或P<0.01).过表达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载组,G2/M期细胞比例低于空载组(P<0.05);干扰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空载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载组(P<0.05).结论 CKIP-1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过程,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礼鑫;褚明亮;张著学;张赟;曹颖;官志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36例(A组)或加用血液灌流治疗25例(B组),单用常规内科治疗30例(C组).91例中,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58例:A组23例(A1组),B组15例(B1组),C组20例(C1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63.9%和64.0% vs.26.7%)(P<0.05).A1组和B1组病死率低于C1组(26.1%和53.3% vs.85.0%)(P<0.05),A1组病死率低于B1组(P<0.05).A组第3天和第7天存活病例的胆红素和肌酐值低于B组和C组(P<0.05),第7天的Pa()2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尤其是中重度中毒患者的脏器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铭;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目的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14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早、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良好选择.

    作者:张同领;卜震;唐献金;徐焕成;王阳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直肠癌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和常规Dixon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漏或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Dixon手术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苏红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糖波动对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11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合并糖尿病54例(A组),合并糖尿病者56例(B组).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测定血清E-选择素含量,并行神经功能缺损及近期预后相关评分.结果 B组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病史所占比例高于A组,E-选择素、HbA1c、TC、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BG和HOMA-IR水平均高于A组;B组入院14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A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AGE与血清E-选择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APTT、CRP、HOMA-IR、FBG、NIHSS评分和HbA1c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AC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为NIHSS评分、E-选择素及MAGE(P<0.05).结论 血糖波动幅度增大的ACI患者合并更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且可能与近期预后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与E-选择素的参与相关.

    作者:黄金鑫;蒋晓红;吕肖锋;张星光;李娟;汤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放疗定位固定装置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放疗定位固定装置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模拟定位CT引导下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可移动激光定位配合真空气垫固定,B组采用常规CT引导.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92.5% vs.72.5%),操作时间短于B组[(7.5±2.0) minvs.(9.6±3.1) min] (P<0.05).结论 使用放疗定位固定装置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常规CT引导下高,且手术时间短.

    作者:赵培峰;陈列松;原强;田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32例术后随访资料分析

    目的 观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前列腺癌的发生情况.方法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NMIBC患者132例,术后定期随访,行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及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观察是否伴发前列腺癌.结果 132例患者中,9例复发的膀胱癌患者因肿瘤局限、表浅,再次给予TURBT.随访过程中,发现DRE有前列腺硬结和/或PSA水平异常和/或前列腺超声低回声结节44例,行前列腺MR检查,发现异常信号31例;44例患者进一步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例.27例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9例,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5例,单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3例.结论 老年NMIBC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较高,NMIBC术后要加强DRE、PSA、TRUS的随访,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作者:付振宇;孙利国;张鸽;马俊;陈永昌;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床边X射线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介入手术期PICC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床边X射线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介入手术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科接受PICC植入的围介入手术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5例,行床边X射线片,观察PICC导管的位置.结果 75例中,导管末端一次成功置于上腔静脉70例(93.3%).导管在锁骨下静脉内打折1例,导管进入颈内静脉2例,导管进入右心房2例;经调整后,所有导管末端置于上腔静脉内.结论 床边X射线片有助于观察PICC导管位置,及时纠正导管异位,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包建英;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全凭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每组5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术后16、32 h,全凭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0%、12.0%o,静吸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6.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胡佳艳;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36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认知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病因、诊治及母婴预后.结果 (1)36例APIP患者中,妊娠晚期22例,35例以持续性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为主诉;(2)胆道疾病17例,TG>11.1 mmol/L12例;(3)辅助检查示,TG为(12.10±10.37) mmol/L,TC为(8.95±6.94)n mol/L,FBG为(7.22±3.84) mmol/L;超声或CT检查显示胰腺肿大31例,胰周渗出13例,胰周积液9例,胆囊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7例,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息肉3例,胆囊炎或胆囊内沉积物3例;(4)10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9例合并高脂血症,1例合并有子痫前期,4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1例合并有酮症酸中毒;35例孕妇痊愈,1例母婴死亡;16例剖宫产(1例双胎活婴,13例单胎活婴,2例单胎死婴),3例行引产,余保守治疗好转.结论 妊娠晚期是APIP的高发期,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胆道疾病及高脂血症是APIP的主要病因,实验室检测提示患者的TC、TG、FBG值增高,B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必要时需联合CT检查以更好评估病情,如同时合并妊娠期其他合并症则增加母婴预后风险,需在全面评估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个体化诊治.

    作者:安园;王淯琪;杨凯;许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胃肠道营养联合雷尼替丁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

    目的 观察早期胃肠营养联合雷尼替丁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早期胃肠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用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观察14d,比较两组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出血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GE2和GAS高于对照组,S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胃肠道营养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可有效缓解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覃艳琼;万里鹏;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颈内动脉闭塞、颈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延误1例

    患者,男,30岁.因突发头痛、右手麻木,继而意识丧失5个月在当地基层医院就诊.体检发现BP 237/127 mmHg,重度肥胖;否认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入院后予降压治疗,次日晨BP 150/96 mmHg,右手无力,有短暂失语.患者坐轮椅去行MRI检查途中,自觉头晕头痛明显加重,返回病房,测BP 120/87 mmHg,未予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呈去皮层强直状态.予地西泮治疗效果不好.转上级医院救治.头颅CT血管成像(CTA)显示:右颈内动脉闭塞(图1A),左大脑中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图1B);CT示右侧半卵圆中心及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后因大片脑梗死,脑组织肿胀,脑疝形成,行左颞侧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方宁;戴中慈;段艳伟;刘俊奇;杨娜;魏晓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