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32例术后随访资料分析

付振宇;孙利国;张鸽;马俊;陈永昌;张杰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前列腺癌
摘要:目的 观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前列腺癌的发生情况.方法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NMIBC患者132例,术后定期随访,行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及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观察是否伴发前列腺癌.结果 132例患者中,9例复发的膀胱癌患者因肿瘤局限、表浅,再次给予TURBT.随访过程中,发现DRE有前列腺硬结和/或PSA水平异常和/或前列腺超声低回声结节44例,行前列腺MR检查,发现异常信号31例;44例患者进一步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例.27例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9例,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5例,单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3例.结论 老年NMIBC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较高,NMIBC术后要加强DRE、PSA、TRUS的随访,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外同时妊娠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宫内外同时妊娠(HP)发病率低.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误诊,一旦发生漏诊及误诊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需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停经54 d”来院就诊,要求行人工流产.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伴恶心、呕吐,无腹痛,无阴道出血.无心脑血管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有性生活.生育史:1-0-0-1,未避孕.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手术史及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无贫血貌.术前B超宫腔内见一妊娠囊回声,囊内见卵黄囊,附件未见异常,提示宫内早孕.诊断为早期妊娠(宫内妊娠).

    作者:陈彦婷;马慧媛;陈艳;周婕;徐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南京市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为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市3565例从事放射作业人员为观察组(A组),以不接触射线的1697例其他人员为对照组(B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对A组的性别差异和射线暴露时间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组3565例射作业人员中,检出1195例患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33.5%,高于B组的27.1%(P<0.01);其中,A组甲状腺结节781例,患病率为21.9%,高于B组的18.4% (P<0.01).A组中,女性甲状腺病变患病率40.5%,高于男性的30.2% (P<0.01).随着接触射线工龄的增长,甲状腺病变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P<0.01).结论 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尤其是女性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高于常人,需要重视对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动脉瘤破裂前6例首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脑动脉瘤首诊误诊原因,警惕脑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前的先兆症状.方法 收集脑动脉瘤的患者资料,对首诊误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脑动脉瘤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前的警兆症.结果 因种种原因首诊未能及时正确诊断为脑动脉瘤的病例6例,均有明显的警兆症:其中3例出现了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并造成严重后果;2例在大出血前及时夹闭或栓塞,预后良好;1例因经济原因暂未治疗.结论 部分脑动脉瘤破裂前可有警兆症,如能及时诊治,可避免致命性大出血.

    作者:王晨;于喜龙;黄强;朱文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直肠癌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和常规Dixon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漏或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Dixon手术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苏红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36例(A组)或加用血液灌流治疗25例(B组),单用常规内科治疗30例(C组).91例中,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58例:A组23例(A1组),B组15例(B1组),C组20例(C1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63.9%和64.0% vs.26.7%)(P<0.05).A1组和B1组病死率低于C1组(26.1%和53.3% vs.85.0%)(P<0.05),A1组病死率低于B1组(P<0.05).A组第3天和第7天存活病例的胆红素和肌酐值低于B组和C组(P<0.05),第7天的Pa()2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尤其是中重度中毒患者的脏器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铭;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藻蓝蛋白对肿瘤细胞增殖及核仁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藻蓝蛋白对肿瘤细胞增殖及核仁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喉癌细胞HEP-2、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采用MTT法检测藻蓝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核仁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藻蓝蛋白对BEAS-2B细胞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但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W480、HEP-2和SKOV-3细胞的增殖.与藻蓝蛋白0μg/ml比较,藻蓝蛋白80 μg/ml作用后的SW480、HEP-2和SKOV-3细胞中核仁素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而BEAS-2B细胞中核仁素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藻蓝蛋白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降低核仁素的表达,提示核仁素可能是藻蓝蛋白抗肿瘤作用的靶点.

    作者:潘若望;李侠;林双翔;曹晓恩;李佩珍;应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糖波动对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11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合并糖尿病54例(A组),合并糖尿病者56例(B组).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测定血清E-选择素含量,并行神经功能缺损及近期预后相关评分.结果 B组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病史所占比例高于A组,E-选择素、HbA1c、TC、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BG和HOMA-IR水平均高于A组;B组入院14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A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AGE与血清E-选择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APTT、CRP、HOMA-IR、FBG、NIHSS评分和HbA1c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AC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为NIHSS评分、E-选择素及MAGE(P<0.05).结论 血糖波动幅度增大的ACI患者合并更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且可能与近期预后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与E-选择素的参与相关.

    作者:黄金鑫;蒋晓红;吕肖锋;张星光;李娟;汤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放疗定位固定装置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放疗定位固定装置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模拟定位CT引导下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可移动激光定位配合真空气垫固定,B组采用常规CT引导.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92.5% vs.72.5%),操作时间短于B组[(7.5±2.0) minvs.(9.6±3.1) min] (P<0.05).结论 使用放疗定位固定装置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常规CT引导下高,且手术时间短.

    作者:赵培峰;陈列松;原强;田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胃肠道营养联合雷尼替丁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

    目的 观察早期胃肠营养联合雷尼替丁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早期胃肠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用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观察14d,比较两组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出血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GE2和GAS高于对照组,S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胃肠道营养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可有效缓解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覃艳琼;万里鹏;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4例,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71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63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80.0±23.9)min vs.(150.0±19.7) 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12.9±27.8) ml vs.(170.0±21.0)ml](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6.6±1.2)d vs.(13.7±2.7)d](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腹腔镜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9.7% vs.39.7%)(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淋巴结的转移.

    作者:陈燕;郑照正;朱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以骨髓纤维化起病的淋巴瘤诊断及相关治疗.结果 该病例诊断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年前有脾切除史,术后标本示脾淤血伴髓外造血.患者予多次输注红细胞、冷沉淀,予激素及抗乙肝病毒治疗等,血象较前逐渐好转,病情稳定后激素改口服出院,门诊随访.结论 脾切除术治疗骨髓纤维化应权衡利弊,及时早期完善Coomb's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合并溶血性贫血.淋巴瘤继发骨髓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与淋巴瘤累及骨髓后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有关.

    作者:李庆;林赠华;蔡奕峰;滕镕;杨熙;尤学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颈内动脉闭塞、颈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延误1例

    患者,男,30岁.因突发头痛、右手麻木,继而意识丧失5个月在当地基层医院就诊.体检发现BP 237/127 mmHg,重度肥胖;否认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入院后予降压治疗,次日晨BP 150/96 mmHg,右手无力,有短暂失语.患者坐轮椅去行MRI检查途中,自觉头晕头痛明显加重,返回病房,测BP 120/87 mmHg,未予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呈去皮层强直状态.予地西泮治疗效果不好.转上级医院救治.头颅CT血管成像(CTA)显示:右颈内动脉闭塞(图1A),左大脑中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图1B);CT示右侧半卵圆中心及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后因大片脑梗死,脑组织肿胀,脑疝形成,行左颞侧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方宁;戴中慈;段艳伟;刘俊奇;杨娜;魏晓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KIP-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 (CKIP-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类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5,转染过表达CKIP-1(过表达组)、干扰CKIP-1(干扰组)及空载质粒(空载组),观察三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情况.结果 过表达CKIP-1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干扰后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0.05或P<0.01).过表达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载组,G2/M期细胞比例低于空载组(P<0.05);干扰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空载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载组(P<0.05).结论 CKIP-1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过程,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礼鑫;褚明亮;张著学;张赟;曹颖;官志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颅内前循环巨大动脉瘤2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颅内前循环巨大动脉瘤20例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内前循环巨大动脉瘤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和意识障碍症状者17例,体检发现无症状者3例.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5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3例,大脑中动脉8例.20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血管内治疗和/或显微手术.结果 依据GOS评分,评定预后好17例,预后差(包括死亡)3例.结论 颅内前循环巨大动脉瘤需依据具体病变情况行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或两者联合治疗.

    作者:毛剑男;杨咏波;那世杰;刘涛;刘志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床边X射线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介入手术期PICC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床边X射线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介入手术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科接受PICC植入的围介入手术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5例,行床边X射线片,观察PICC导管的位置.结果 75例中,导管末端一次成功置于上腔静脉70例(93.3%).导管在锁骨下静脉内打折1例,导管进入颈内静脉2例,导管进入右心房2例;经调整后,所有导管末端置于上腔静脉内.结论 床边X射线片有助于观察PICC导管位置,及时纠正导管异位,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包建英;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全凭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每组5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术后16、32 h,全凭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0%、12.0%o,静吸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6.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胡佳艳;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32例术后随访资料分析

    目的 观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前列腺癌的发生情况.方法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NMIBC患者132例,术后定期随访,行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及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观察是否伴发前列腺癌.结果 132例患者中,9例复发的膀胱癌患者因肿瘤局限、表浅,再次给予TURBT.随访过程中,发现DRE有前列腺硬结和/或PSA水平异常和/或前列腺超声低回声结节44例,行前列腺MR检查,发现异常信号31例;44例患者进一步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例.27例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9例,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5例,单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3例.结论 老年NMIBC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较高,NMIBC术后要加强DRE、PSA、TRUS的随访,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作者:付振宇;孙利国;张鸽;马俊;陈永昌;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实施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其中,56例(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 μg/ml+0.1%罗哌卡因100 ml,另外56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0.5μg/ml+--0.1%罗哌卡因100ml.镇痛泵参数设定为:背景剂量8 ml/h,PCA剂量每次5 ml,锁定时间30 min.比较两组分娩镇痛和镇静效果、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检测脐动静脉血乳酸值,评估术后1、2d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镇痛期间,D组VAS疼痛评分低于S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S组(P<0.05).产后1、2d,D组S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两组血压、产妇心率、胎心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脐动脉血乳酸值、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产妇硬膜外PCA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更好.

    作者:朱晓昌;王艳;王宗;蔡慧茹;朱茜希;郭锡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帝视内镜与视频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帝视内镜与视频喉镜在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使用帝视内镜气管插管,G组使用视频喉镜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和插管后5 min(T3)的SBP、DBP、HR,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SBP、DBP降低(P<0.05),HR减慢(P<0.05),T2时HR加快(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SBP、DBP升高(P<0.05),G组T2、T3时HR加快(P<0.05),D组T2时HR加快(P<0.05);与D组相比,G组T2时SBP、DBP升高(P<0.05),T3时HR加快(P<0.05).与G组相比,D组插管时间缩短(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提高(P<0.05).结论 与视频喉镜相比,帝视内镜气管插管对血压、心率影响较轻,一次插管成功率高.

    作者:曹晓芳;肖国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软肝汤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软肝汤在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西药组)和软肝汤治疗(软肝汤组).检测TBil、血清白蛋白(Alb)、ALT、AST、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黏蛋白(LN)水平.测定CD3+、CD4+、CD8+及CD3+/CD8+T细胞亚群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软肝汤组治疗后12周的TBil、ALT、AST、HA、Ⅳ-C、PC-Ⅲ及LN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而Al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软肝汤组治疗后12周的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12周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软肝汤组(P<0.05).结论 软肝汤对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有明显缓解效果,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作者:余巧灵;杨润成;何莹;廖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