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巧灵;杨润成;何莹;廖丹
目的 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 (CKIP-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类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5,转染过表达CKIP-1(过表达组)、干扰CKIP-1(干扰组)及空载质粒(空载组),观察三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情况.结果 过表达CKIP-1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干扰后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0.05或P<0.01).过表达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载组,G2/M期细胞比例低于空载组(P<0.05);干扰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空载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载组(P<0.05).结论 CKIP-1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过程,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礼鑫;褚明亮;张著学;张赟;曹颖;官志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者,男,30岁.因突发头痛、右手麻木,继而意识丧失5个月在当地基层医院就诊.体检发现BP 237/127 mmHg,重度肥胖;否认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入院后予降压治疗,次日晨BP 150/96 mmHg,右手无力,有短暂失语.患者坐轮椅去行MRI检查途中,自觉头晕头痛明显加重,返回病房,测BP 120/87 mmHg,未予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呈去皮层强直状态.予地西泮治疗效果不好.转上级医院救治.头颅CT血管成像(CTA)显示:右颈内动脉闭塞(图1A),左大脑中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图1B);CT示右侧半卵圆中心及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后因大片脑梗死,脑组织肿胀,脑疝形成,行左颞侧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方宁;戴中慈;段艳伟;刘俊奇;杨娜;魏晓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微信随访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CASI患者264例术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例,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及普通健康教育随访;试验组146例,由专职护士和医生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医学知识作实时指导和随访,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1年后评估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执行成效.结果 随访1年后,试验组对支架植入术后二级冠心病预防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P<0.05).试验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心绞痛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微信术后随访有效提升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的执行力,降低冠心病患者CAS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宜生;高源;陈兔红;宋桂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PV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工(CINⅠ)患者转归的关系.方法 病理学确诊为CIN Ⅰ患者886例,对其进行HPV-DNA分型测定.于确诊后4、8个月及1、2、3年随访CINⅠ转归情况.结果 886例中,自然好转或持续不变806例(≤CIN Ⅰ),病理升级为CINⅡ/Ⅲ甚至宫预浸润癌80例(≥CINⅡ).HPV阳性481例:HPV16阳性59例,3年病理升级10例(16.95%);HPV52阳性53例,3年病理升级8例(15.09%);HPV53阳性62例,3年病理升级12例(19.35%);HPV68阳性25例,3年病理升级4例(16.00%).HPV16、HPV52、HPV53和HPV68阳性患者3年累计病理升级率高于HPV阴性患者(P<0.05).结论 HPV53、HPV16、HPV68和HPV52阳性的CIN Ⅰ患者,病理升级风险较高.
作者:苏莉;于澎静;夏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尿素、尿酸和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依据肾脏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影像检查结果,284例患者分为GFR≥90 ml/min(肾功能正常组,59例)、GFR 60~89 ml/min(轻度损伤组,136例)和GFR<60 ml/min(中重度损伤组,89例)三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肌酐、尿素、尿酸和胱抑素C水平诊断肾功能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尿素对肾功能轻度损伤和中重度损伤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8.33%和87.56%.血清胱抑素C对肾功能轻度损伤和中重度损伤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18%和96.2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预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肾功能损伤诊断的主要依据;而尿素和尿酸诊断的特异度相对较高,联合使用时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缪淑贤;颜群;卢英;崔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术后切口浸润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或Ⅱ级.按缝皮结束时切口浸润镇痛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DR组(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共20 ml)和R组(0.375%罗哌卡因20 ml),每组40例.记录术后2、4、8、12、24 h 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后24 h内补充镇痛的患者例数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 h内,DR组VAS疼痛评分及补充镇痛率低于R组(P<0.05);术后2、4、8h,DR组Ramsay评分高于R组(P<0.05).DR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例,R组恶心、呕吐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地用于乳腺癌术后切口浸润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李双月;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为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市3565例从事放射作业人员为观察组(A组),以不接触射线的1697例其他人员为对照组(B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对A组的性别差异和射线暴露时间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组3565例射作业人员中,检出1195例患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33.5%,高于B组的27.1%(P<0.01);其中,A组甲状腺结节781例,患病率为21.9%,高于B组的18.4% (P<0.01).A组中,女性甲状腺病变患病率40.5%,高于男性的30.2% (P<0.01).随着接触射线工龄的增长,甲状腺病变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P<0.01).结论 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尤其是女性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高于常人,需要重视对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男性T2DM患者223例,测定血压、血糖、血脂、胰岛B细胞功能以及SHBG.依据SHBG水平,患者分为低SHBG组(74例)、中SHBG组(74例)和高SHBG组(75例).比较三组SHBG水平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等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高SHBG组比较,低SHBG组BMI、TG、FIns和HOMA-IR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而FBG、餐后2h血糖、HbA1c、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HBG与BMI、TC、TG、FIns、HOMA-IR呈负相关(r=-0.38、-0.21、-0.28、-0.16、-0.13,P<0.05),与HLD-C呈正相关(r=0.19,P<0.05).结论 男性T2DM患者低水平SHBG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郑仁东;张会峰;曹琳;刘克冕;孙洪平;许娟;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失败的原因.方法 3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治疗失败,总结失败原因.结果 结石整体上移10例,其中2例上移肾盂,予钬激光碎石成功,4例积水严重直接改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余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疗效均满意.结石碎片≥6mm上移肾盏18例,均置双J管后3d行ESWL,术后辅助中药排石,术后复查仍有3例结石残留,未予处理.输尿管损伤穿孔3例,其中2例输尿管损伤位于结石中后方,撤除封堵导管后,置双J管恢复良好.另1例输尿管穿孔结石上移,未能找到正道输尿管而改开放手术.结论 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能够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但术前需准确评估,选择合适病例,术中谨慎操作,避免输尿管损伤穿孔.
作者:姚林亚;曾学明;胡兵;沈斌进;张曦;王骏;朱润宇;徐振宇;欧阳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采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下的精准规范化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320例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植入脑室型颅内压探头,实施精准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无脑室探头植入,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转手术、脑中心疝、双侧开颅和去骨瓣病例均少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P<0.05).伤后6个月,两组患者GOS评分相仿(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能为创伤性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徐勤义;王栋;刘俊;陆俊杰;陆瑨;徐龙庆;孙呈国;陈克非;董吉荣;毛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高脂饮食组(F组)和姜黄素组(L组).C组给予基础饲料,F组和L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从第9周开始L组用姜黄素类似物L6H4 0.2 mg/kg灌胃,C组和F组给予相同体积的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于第20周末处死,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Sirt1、Bcl-2、Bax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C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呈单层放射状排列;F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消失,细胞严重脂肪样变,部分肝细胞坏死伴有炎症细胞浸润;L组大鼠肝小叶结构部分消失,脂肪样变及肝细胞的坏死程度较F组减轻.与C组相比,F组肝组织SOD活力及Sirt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MDA含量及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F组相比,L组肝组织SOD活力及Sirt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MDA含量及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调节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上调肝细胞Sirt1的表达来减轻氧化应激而发挥作用.
作者:刘成;丁婷婷;汤雯;王圣凯;昊杭菲;郑靖宇;朱再胜;李剑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11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合并糖尿病54例(A组),合并糖尿病者56例(B组).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测定血清E-选择素含量,并行神经功能缺损及近期预后相关评分.结果 B组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病史所占比例高于A组,E-选择素、HbA1c、TC、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BG和HOMA-IR水平均高于A组;B组入院14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A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AGE与血清E-选择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APTT、CRP、HOMA-IR、FBG、NIHSS评分和HbA1c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AC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为NIHSS评分、E-选择素及MAGE(P<0.05).结论 血糖波动幅度增大的ACI患者合并更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且可能与近期预后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与E-选择素的参与相关.
作者:黄金鑫;蒋晓红;吕肖锋;张星光;李娟;汤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DLBP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A组)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3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A)评分,随访术后3、6、12和18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1).两组术后VAS和JOA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A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d的VAS疼痛和JOA评分均优于B组(P<0.01).随访3个月时,两组均无复发病例;A组随访6、12和18个月时的复发率高于B组(P<0.05).结论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DLBP均能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DLB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远期复发率较高.
作者:钟远鸣;张翼升;李嘉琅;陈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脑动脉瘤首诊误诊原因,警惕脑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前的先兆症状.方法 收集脑动脉瘤的患者资料,对首诊误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脑动脉瘤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前的警兆症.结果 因种种原因首诊未能及时正确诊断为脑动脉瘤的病例6例,均有明显的警兆症:其中3例出现了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并造成严重后果;2例在大出血前及时夹闭或栓塞,预后良好;1例因经济原因暂未治疗.结论 部分脑动脉瘤破裂前可有警兆症,如能及时诊治,可避免致命性大出血.
作者:王晨;于喜龙;黄强;朱文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软肝汤在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西药组)和软肝汤治疗(软肝汤组).检测TBil、血清白蛋白(Alb)、ALT、AST、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黏蛋白(LN)水平.测定CD3+、CD4+、CD8+及CD3+/CD8+T细胞亚群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软肝汤组治疗后12周的TBil、ALT、AST、HA、Ⅳ-C、PC-Ⅲ及LN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而Al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软肝汤组治疗后12周的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12周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软肝汤组(P<0.05).结论 软肝汤对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有明显缓解效果,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作者:余巧灵;杨润成;何莹;廖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4例,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71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63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80.0±23.9)min vs.(150.0±19.7) 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12.9±27.8) ml vs.(170.0±21.0)ml](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6.6±1.2)d vs.(13.7±2.7)d](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腹腔镜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9.7% vs.39.7%)(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淋巴结的转移.
作者:陈燕;郑照正;朱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藻蓝蛋白对肿瘤细胞增殖及核仁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喉癌细胞HEP-2、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采用MTT法检测藻蓝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核仁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藻蓝蛋白对BEAS-2B细胞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但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W480、HEP-2和SKOV-3细胞的增殖.与藻蓝蛋白0μg/ml比较,藻蓝蛋白80 μg/ml作用后的SW480、HEP-2和SKOV-3细胞中核仁素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而BEAS-2B细胞中核仁素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藻蓝蛋白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降低核仁素的表达,提示核仁素可能是藻蓝蛋白抗肿瘤作用的靶点.
作者:潘若望;李侠;林双翔;曹晓恩;李佩珍;应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放疗定位固定装置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模拟定位CT引导下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可移动激光定位配合真空气垫固定,B组采用常规CT引导.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92.5% vs.72.5%),操作时间短于B组[(7.5±2.0) minvs.(9.6±3.1) min] (P<0.05).结论 使用放疗定位固定装置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常规CT引导下高,且手术时间短.
作者:赵培峰;陈列松;原强;田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早期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3D-CTA和3D-DSA检查,比较两者对SSAH早期影像诊断的效率.结果 3D-CTA发现颅内动脉瘤91例(检查出动脉瘤102个)、脑动静脉畸形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烟雾病4例、阴性11例.3D-DSA发现颅内动脉瘤95例(检查出动脉瘤112个)、脑动静脉畸形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烟雾病4例、阴性5例.3D-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低于3D-DSA(91.07%vs.100%)(P<0.05).两者对SSAH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3D-CTA和3D-DSA对破裂的责任动脉瘤检出率相仿(95.79% vs.100%) (P>0.05).结论 3D-CTA和3D-DSA在SSAH患者病因诊断准确性相仿,大部分患者可以基于3D-CTA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3D-CTA对颅内夹层动脉瘤、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直径<1 cm的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仍有部分漏诊,对3D-CT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作者:李建;刘惠祥;沈鸟松;邱耀忠;倪海波;张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正确有效的术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预防喉全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行喉全切除术患者术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细节,包括引流管放置的方法、位置、数量、时间、拔除的临床标准及观察引流时的注意点和处理方法.结果 17例患者术后仅发生咽瘘1例,术后20 d愈合;其余16例术后常规放疗,术后3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咽瘘.结论 正确有效的术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可有效预防喉全切除术后咽瘘的发生.
作者:陈海兵;徐进;陈若希;崔昕燕;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