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痹灵药酒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路绪文;赵坤

关键词:颈痹灵药酒, 颈椎病
摘要:应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滋补肝肾、补气养血功效的中药,配制成颈痹灵药酒,治疗各类颈椎病197例,除脊髓型无效外,其余各型均有疗效,治愈率为44.2%,总有效率为93.4%.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止痛汤治疗脑外伤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脑外伤综合征是头部外伤后遗的一种常见症,其痛多经久难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常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而诱发或加重.自1997-02~2000-02采用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脑外伤综合征3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刘鲁明;景忠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本草纲目>中酒应用初探

    对<本草纲目>中方药应用中的溶媒-酒进行了整理研究,概括出烧煅淬酒饮、酿酒饮、酒服、煮酒等用法,有助于进一步吸收和发扬<本草纲目>药物学,制剂学的精华,更合理地运用它.

    作者:赖鸿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自拟玉龙煎治疗慢性单纯性便秘113例

    笔者自1995-01~1999-12治疗慢性单纯性便秘1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黄芪水煎工艺优选试验

    将黄芪等药物进行水煎提取正交试验,分别以水提取物得量和黄芪甲甙收率作考察指标,数据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利民;陈洪燕;胡晓雪;卢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习惯性便秘辨证食疗

    习惯性便秘系指排便间隔2 d以上,粪便干燥难解,已形成习惯者.生活紧张、节奏加快、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残渣是造成习惯性便秘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常随年龄增长而便秘程度逐渐加重.据报道,约30%~50%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习惯性便秘可因结肠、直肠功能性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所引起.本文主要介绍辨证施食治疗功能障碍导致的习惯性便秘的经验.

    作者:唐锦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药金莲花药源考证与应用

    1 有关金莲花的历史记载据查,金莲花载入本草,初见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而其植物记载则由来已久.

    作者:沈志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谢昌仁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经验体会

    谢昌仁主任中医师,行医五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善治内科时令热病及疑难杂证,驰名金陵城乡.笔者在南京市中医院进修时,曾有幸从师谢老学习,细心观察谢老临床时医治多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都能取得佳效,深受病者的赞许,亦使吾辈学子得到深刻的启迪,现举两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并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作者:陈德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高渗危重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渗危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FM-6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3次直接检测受检者血浆渗透压,观察血渗值的变化.结果:高渗危重患者危重发作时血渗值明显增高(322.72±16.90)mOsm/kg.H2O;死亡组和存活组二者首次血渗值差异显著(t=2.213,P<0.05);24 h后差异明显显著(t=18.363,P<0.01);死亡组血渗值逐渐升高,而存活组逐渐向等渗转归,经方差分析,二者3次组内血渗值均值变化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浆渗透压测定可作为临床抢救高渗危重病人的预警指标.

    作者:高丽萍;杜志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浅谈酒及酒对动物药材影响

    酒,性温,味甘苦辛,有毒,入心肝肺胃经.能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可治疗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等.

    作者:官仕杰;闫小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独活及其伪品理化比较鉴别

    目的:研究独活及其伪品的理化鉴别依据.方法:利用显微切片检识,化学试剂颜色检识,紫外光谱检识,比较了独活及其伪品的性质.结果:独活及其伪品在荧光检识、紫外光谱下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结论:紫外光谱、荧光检识可以作为鉴别独活及其伪品的根据.

    作者:陈雷;周晓英;周稚川;田树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对<中国药典>上中药煎膏剂相对密度计算方法商榷

    中药煎膏剂是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其制剂过程为药料处理、煎煮浓缩、收膏等步骤.关于浓缩程度,传统方法是采用滴于桑皮纸上检验无渗润水迹为度,或用棒挑起成片状落下为度,现多采用相对密度方法来确定.我国药典(2000年版)中测试方法为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2倍,精密称定,混匀作供试液,按相对密度测定方法测定:即精密称定20℃时(除另有规定)比重瓶内样品液和新沸冷水的重量比,然后用下式计算:

    作者:胡大裕;马绪先;殷喜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硅胶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

    导尿致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血管意外,神经系统异常、前列腺肥大以及妇产科、外科术前术后导尿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地防治导尿引发的尿路感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作者:陈少容;陈少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枇杷叶不宜扎只蜜炙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干燥叶,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性味苦凉,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风热燥火等引起的多种咳嗽及胃热呕吐.我院地处盛产枇杷叶的闽中地区,使用的枇杷叶为本市医药公司饮片加工厂生产的产品.长期以来,市医药公司饮片加工厂将枇杷叶扎只后进行蜜炙,即将收集的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把枇杷叶纵向两边向里折成长条形,再将长条形对折成小长方形,用细线扎成小只,再晒干,蜜炙,分装成小袋,备用.笔者认为枇杷叶扎只后蜜炙有以下几项不宜,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坤全;张屏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益气润肠液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润肠液中大黄素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肖红兵;王业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8例临床观察

    1993-07~1999-06,我院应用地塞米松静脉冲击配合丹参及黄归煎剂,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28例,疗效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卫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太子参研究概述

    考证了太子参的药用历史,并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太子参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训红;阚毓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一贯煎源流与临床新用

    对一贯煎的创制者、方源、主治证进行了考证,并结合其后医家对此方的发挥和现代新临床应用,分析总结了此方的辨证施治、加减用药规律;以期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和更好地开发此方.

    作者:孙维广;廖慧丽;刘明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1995-10~1999-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0例,单纯中药治疗的19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1例观察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表现于消化道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由于糖尿病胃肠系统植物神经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为胃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所引发的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食后饱胀,甚则恶心、呕吐,尤以久病者多见.我们于近3 a中运用自拟行气和胃愈瘫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1例,并与19例口服西沙必利患者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广平;谢英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急性脑卒中频繁性呃逆临床观察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急性脑卒中早期,由于病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呼吸中枢,常出现呃逆,呃逆会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利于病情恢复.频繁性呃逆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故终止呃逆十分重要.长期以来,通过治疗护理手段去终止频繁性呃逆效果不佳(如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用手指掐压内关穴,分散病人注意力,让患者多饮水等).从1998-11~2000-06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采用足三里和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6(Vit.B6)治疗急性频繁性呃逆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