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珠
目的 评价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髂内动脉介入化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A组,19例)和单纯行根治性TURBT术(B组,25例)资料,比较髂内动脉化疗前后病理分期的改变,分析5年累计生存率和膀胱保留率的差异.结果 与B组相比,A组髂内动脉化疗后病理分期降低至pT0N0期比例高于B组(52.6% vs.12.0%) (P<0.05).A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B组(56.5% vs.44.3%)(P<0.05).A组膀胱保留率高于B组(78.9% vs.56.0%)(P<0.05).结论 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行根治性TURBT手术.
作者:曹敬毅;王淇超;王乾;吴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丙肝)引起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初次治疗的慢丙肝患者212例,其中用于扰素治疗106例(治疗组),对照组为条件均衡的非干扰素治疗患者106例;每组均为男51例,女55例.比较两组甲功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发生甲功异常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7例(25.5%)、3例(2.8%)(P<0.01);治疗组男性甲功异常发生率低于女性(15.7% vs.34.5%)(P<0.05).治疗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29例,甲功异常23例(79.3%);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77例,甲功异常4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4周甲功异常3例(2.8%),治疗48周新发甲功异常24例(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甲功异常患者中,甲功减退(甲减)21例,甲功亢进(甲亢)9例.结论 干扰素治疗慢丙肝可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女性易受影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容易发生甲功异常,而且多在干扰素治疗后期出现.
作者:汤颖;全会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采取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OVCF患者78例,采取体位复位联合PKP共同治疗,对其临床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OVCF患者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VAS评分(2.2±1.2)分低于治疗前(8.4±1.1)分(P<0.05);手术后的Cobb角(10.7±2.4)度低于手术前(24.6±8.7)度(P<0.05);手术后伤椎平均高度(28.1±1.6) mm低于手术前(16.5±3.1) mm(P<0.05);手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骨折已完全愈合.结论 OVCF患者采取体位复位联合PKP共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并且使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东;李华;王云清;佟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白斑酊为我院自制制剂,主要由栀子、补骨脂、菟丝子等组成,具有滋补肝阴,凉血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皮肤白斑、白癜风、斑秃等,疗效确切.为对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我们在原有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浓度的基础上,采用薄层色谱鉴别等手段对其质量进行定性控制.同时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为指标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作者:罗会盛;达庆国;吴旭彤;孙蕾;刘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雄激素去除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检测前列腺癌行药物去势(A组,20例)或手术去势(B组,20例)和前列腺增生(C组,40例)用非那雄胺治疗的老年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血清睾酮(T)、骨钙素(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钙(Ca)、磷(P)水平.同期体检正常的老年男性40例为对照(D组).结果 治疗前,四组骨代谢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A、B组的tPINP和β-CTx均高于D组(P<0.05),但C组与D组相仿(P>0.05);A、B组的T均低于D组(P<0.01).结论 检测血清tPINP和β-CTx可以帮助临床评估雄激素去除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骨代谢的变化.非那雄胺对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莫乃新;史红雷;吕忠;吴斌;王旭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有反复发作、多次住院、病情不断恶化、病死率高等特点[1].随着CHF规范治疗逐步从大医院重症病房发展到门诊、社区、家庭病房的管理和治疗过程中,护士的作用也日显重要.本研究通过心血管科主管护师对出院后的老年CHF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延伸护理,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CHF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张英;吴金凤;李文玲;郁蓉芳;李光洁;叶爱武;夏丽莉;袁海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群模式的家庭病床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建卡并诊断为GDM的100例孕妇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入微信群模式家庭病房,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孕妇母儿结局差异.结果 观察组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0%、2.0%、18.0%、2.0%;对照组分别为36.0%、13.7%、32.0%、13.7%,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2.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结局:早产率6.0%,巨大儿率6.0%,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0;对照组早产率30.0%,巨大儿率20.0%,新生儿窒息发病率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胎率0,低于对照组的3.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群模式的家庭病床管理可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降低GDM孕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夫艳;卫中庆;胡怀宁;陆薇;蔡成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我院从2009年开始实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有效保障护理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周春芳;华卓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根据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特点,回顾国内外运动对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运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嵇加佳;楼青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握拳频次对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20例PICC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1组(A1组,每天3组握拳运动)、实验2组(A2组,每天6组握拳运动)和对照组(C组).置管后第1、2、3、21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腋静脉大血液流速(Vmax)、单位时间平均血液流速(TMFV)以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A1、A2组置管21 d后的Vmax、TMFV增加,血栓发生率降低(P<0.05).A1组和A2组血液流速及血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ICC患者置管后应尽早做握拳运动,每天至少3组握拳,从而减少血液瘀滞,预防UEDVT的发生.
作者:周晔;刘扣英;崔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方法 45例行双侧TKA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前均静脉给予帕瑞昔布40 mg,术中膝关节后关节囊予局麻药浸润.术后镇痛:Ⅰ、Ⅱ组采用舒芬太尼0.2、0.3 μg/kg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Ⅲ组给予舒芬太尼0.2 μg/kgPCIA复合双侧股神经单次阻滞.记录术后6、12、24、48 h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VAS)和改良Bromage肌力评分、术后24、48 h膝关节主动功能训练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IVAS)以及镇痛药追加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Ⅱ、Ⅲ组术后6、12、24 h的RVAS评分和术后24 h的I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Ⅲ组术后6、12h的改良Bromage肌力评分高于Ⅰ、Ⅱ组(P<0.05),Ⅱ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次数多于Ⅰ、Ⅲ组(P<0.05),Ⅰ组镇痛药追加次数多于Ⅱ、Ⅲ组(P<0.05).结论 在静脉给予非甾体药物和部分膝关节腔内局麻药阻滞基础上,双侧TKA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双侧股神经阻滞可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杨光;郑曼;崔苏扬;赵峰;田伟千;郭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而患者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已经由单纯的延长寿命转变到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是指个体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舒适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1].我们通过自我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缪爱珠;顾懿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2 h)、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缺血27 min后吸入2.5%七氟醚5 min)、苍术苷组(心肌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苍术苷5 mg/kg)和苍术苷联合七氟醚后处理组(联合组).灌注结束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n blot法测定活化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与I-R组和联合组比较,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AI降低,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活化型Caspase-3和CytC表达下调,NAD+含量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大鼠I-R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殷明;王琛;乔世刚;张静;朱江;曹建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苏州市3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服药依从性,分析自我感知老化总分及其8个维度得分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350例中,服药依从性不良(<6分)者222例(63.4%).服药依从性良好(≥6分)组自我感知老化总分低于不良组[(80.10±39.03)分vs.(91.64±28.83)分](P<0.01).周期时间性维度、情感表征维度、积极控制维度、消极控制维度、积极结果维度及认同维度的高、中、低不同得分组之间患者服药依从性也有明显差异(P<0.05).血压控制良好、积极控制维度与积极结果维度高得分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周期时间性维度高得分与认同维度中、高得分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水平较低,自我感知老化是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丹丹;汪小华;顾洁;孙云娟;薛枫;赵欣;徐美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封堵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HLL)的应用效果.方法 输尿管结石患者79例接受输尿管镜HLL治疗.其中,40例应用封堵器(A组),39例未用封堵器(B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39.16±15.50)m in vs.(50.04±23.29) min]、结石游走率低(2.5%vs.15.4%)、清石率高(97.5% vs.84.6%)(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HLL术中安放输尿管封堵器可减少结石移位,提高结石清除率,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
作者:汪群锋;梁朝朝;朱劲松;陈志洁;戴宇红;鲍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例术中经Teflon锥形头扩张器扩张处理狭窄后,进镜发现结石上移,予以留置F6双J管,术后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处理;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及结石.手术时间20-38 min.19例患者术后有轻微肉眼血尿或发热,所有患者无输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影像学随访检查显示肾盂积水均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 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史红雷;莫乃新;吕忠;吴斌;冯伟;魏汉平;施云峰;王旭刚;钟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47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个月人院.患者1个月前因左肺鳞癌于本院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前B超及CT发现右肾中下极一实质性团块(2.0 cm×3.0 cm),性质待定.患者无腰痛、血尿、发热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作者:金柯;阮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品管圈(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2].本科室2013年7月-12月,开展了以“筷子圈”为圈名的QCC活动,用以提高病区护理满意度及第三方调查满意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清秀;彭明琦;史艺红;柳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特有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140/90mmHg)和蛋白尿(≥0.3 g/24-h),常常累及心、脑、肝、肾和胎盘等重要器官.临床预防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措施,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唯一的治愈途径是胎儿和胎盘从母体娩出.
作者:邹艳芬;孙丽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超滑抗菌导尿管与普通硅胶导尿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需要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滑抗菌导尿管(A组)和普通硅胶导尿管(B组).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期间的尿道刺激反应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舒适度评分优于B组(P<0.01).A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0级尿道刺激反应比例大于B组(45.0% vs.15.0%) (P<0.01),尿路感染发生率少于B组(5.0%vs.20.0%) (P<0.05).结论 与普通硅胶导尿管相比,采用超滑抗菌导尿管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刺激反应小,舒适度高,尿路感染发生率低.
作者:张华;李美;马利民;徐秀群;黄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