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杨柳;陈建国;周非;倪兰春;顾志恺;陈建
目的 研究江苏省城市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城市幼儿社会情绪发展量表和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分析3083例年龄12-36个月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及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外显行为域和能力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男童的外显行为域得分高于女童(P<0.05).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教养方式不同的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具有性别和年龄特征,并受到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的影响.
作者:李婧;张丹;宋佳;赵艳;张桂香;秦锐;胡幼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来源于原始神经上皮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约占整个脑肿瘤的0.1%,多见于儿童,呈侵袭性生长、易播散和复发、预后很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例儿童sPNET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病理学诊断、治疗及预后.
作者:李剑;杨柳;陈建国;周非;倪兰春;顾志恺;陈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限定日剂量值计算4类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度,采用SPSS 17.0软件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和徐州地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量呈增长趋势,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用量稳定,β-内酰胺类药物南京地区用量稳定,徐州地区增加.结论调整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用量有利于控制耐药菌的广泛传播.
作者:丁一;曹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槽式克氏针张力带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髌骨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12例、B组23例.A组采用槽式克氏针张力带系统,B组用传统克氏针;受伤至手术时间5h-4d.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摄片显示髌骨骨折得到解剖复位.A组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X射线片显示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槽式克氏针钢缆张力带系统微创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方便、创伤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陆坚;鄂远;李云峰;王晖;刘百伟;张伟峰;吴小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肺癌的首选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超高龄肺癌患者日益增多,但该类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伴有心肺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的低下,且并存其他疾病,致围手术期潜在风险、相关并发症明显增高.因此,做好超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8例经枕下后正中入路切除;1例经左枕旁正中入路切除;4例行颞下入路切除.结果13例病灶均镜下全切.结果 10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改善,无新增症状,无并发症,无死亡.随访4-24个月,MRI复查无病灶残留.结论 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恰当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基础上,运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手术切除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朱春明;孙雪波;王中;虞正权;周幽心;陈罡;黄亚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止血带引起肢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28例分为两组:D组15例,麻醉前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0.8 μg/kg,继之以0.3-0.5 μg·kg1·h-1维持,直至术毕前15 min.C组13例,不用右美托咪啶作为对照.检测麻醉前(T0)、止血带充气后30 min(T1)和止血带放气后5 min(T2)、30 min(T3)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T2、T3时,C组血浆CK和LDH高于术前(P<0.05),D组血浆CK和LDH低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以减轻止血带引起肢体I-R损伤.
作者:蒋鹏;黄祥君;马鹏;唐萍;吴文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孕期行宫颈内口矫形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足月剖宫产分娩5例;孕5个月因胎膜早破行剖宫取胎术1例;术后1个月即妊娠致宫颈伤口愈合不良再次行宫颈前唇修补+环扎术1例,至孕5个月因宫缩无法抑制拆除环扎线流产;行辅助生育尚未妊娠1例.结论 对于因宫颈机能不全而导致反复中晚期流产的患者,若孕期行宫颈环扎术仍失败,可选择在非孕期经阴道行宫颈内口矫形术来改善下次妊娠结局.
作者:丁琰;周德兰;韩素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患儿,男性,9岁.因右膝酸痛不适伴活动明显受限1个月余收住院.患儿出生时家人发现右膝皮肤上有花生大小浅黑色斑块,当时未予重视与诊治,以后每年皮肤斑块有逐步增大,近两年来增大明显,目前就诊时病灶延及整个膝关节,患者感右膝剧烈酸痛不适且活动明显受限.患者否认家族遗传史.体检:体温37℃,脉搏96次/分,血压110/65 mmHg.
作者:谢建强;姚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模态神经导航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切除听神经瘤51例(观察组),经传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46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镜下导航均获得成功,术中无明显移位现象,可持续性强.病例注册误差为(1.28±0.32) mm,示踪注册耗时(42.0±5.0)s;肿瘤、乙状窦及横窦体表投影准确,与开颅后观察一致.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5±35) min vs.(225±42) min](P<0.05),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也高于对照组(78.43% vs.58.70%和72.55%vs.52.17%)(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能有效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率,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邵君飞;张岩松;黄进;金伟;钱正瑛;张恒;杨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食管癌手术患者724例,按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两组,发生心律失常157例(A组),未发生心率失常567例(B组);回顾性分析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等.A组高龄、氧合指数<150mmHg、三切口手术、术前合并肺功能减退、高血压及低血钾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管状胃代食管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B组(P<0.05);其中氧合指数<150 mmHg、高龄是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氧合指数<150 mm Hg、三切口手术、术前合并肺功能减退、高血压及低血钾等是造成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管状胃代食管患者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
作者:耿青;刘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首诊医生给药剂量的不同,89例HMD患儿分为两组:A组,34例,给予PS(94.86±14.94) mg/kg;B组,55例,给予PS(55.26±10.7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用药后的相关观察指标均较用药前改善(P<0.05或P<0.01).与B组相比,A组用药后吸氧浓度(FiO2)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P<0.05),氧疗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愈好转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牛PS治疗能有效改善HMD患儿的氧合和通气效率,不增加并发症及死亡风险.
作者:章晔;任义梅;郭丽敏;崔曙东;胡毓华;陈筱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近年来,结核病控制形势依然严峻,糖尿病患者亦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概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情严重,病变较为广泛,致肺功能严重受损,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本研究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15年3月共4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黄红伟;管鹤;解焱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现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患者伤后6个月时GOS评分:良好26例,轻残28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预后取决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治疗,颅内压监测有助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能够改善预后.
作者:许悦;邱玉发;沈旭明;陆小军;舒张;孙晓全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以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亦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诊断性刮宫;但常不能完全去除.近几年宫腔镜技术的发展为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开辟了新途径,但仍存在复发现象.本文观察宫腔镜手术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作者:顾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anoctamin 1(ANO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期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Ⅰ-Ⅲ期NSCLC患者64例.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ANO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行肿瘤病理分级评定,随访术后的复发.结果 NSCLC存在ANO1的过表达.ANO1阳性组28例中,26例(93%)的EGFR表达阳性;ANO1阳性组的病理Ⅲ期病例的比例高于ANO1阴性组(50% vs.17%) (P<0.01).随访1年,ANO1阳性组的复发率高于ANO1阴性组(39% vs.17%)(P<0.01).结论 ANO1在NSCLC组织存在过表达.ANO1的过表达促进EGFR的过表达,提高NSCLC的病理分级评分和复发率.
作者:叶书高;王永功;陈静瑜;郑明峰;吴小波;纪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绝经后脆性骨折患者血清转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检测190例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血清转铁蛋白、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25羟维生素D3[25 (OH)D3]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转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存在血清转铁蛋白和25(OH)D3水平降低;转铁蛋白降低患者的血清25(OH)D3和钙水平均低于转铁蛋白正常患者(P<0.01).血清转铁蛋白与β-CTX呈负相关(r=-0.20,P<0.01),与25(OH)D3和钙转铁蛋白呈正相关(r=0.23和r=0.27,P<0.01),而与PINP和磷未见明显相关性(r=-0.01和0.06,P>0.05).结论 绝经后脆性骨折患者常存在铁蓄积状态;这与骨代谢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赵国阳;程千;张伟;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例的临床处置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无锡市宫颈癌筛查ASCUS、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妇女730例,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对病变部位或可疑部位行宫颈活检.分析病理结果与年龄及HPV亚型的关系.结果 730例中,炎症577例(79.04%);低度上皮内瘤变(CIN1)及以上153例(20.96%),其中宫颈癌7例.50-54岁年龄段重度病例检出率高,HPV 16型感染中病理学结果严重.结论 临床处置ASCUS病例,优先考虑查HPV16型,50-54岁年龄段阳性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检,阴性病例观察随访.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方法 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67例分为两组:A组35例为普通MPP;B组32例为RMPP,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5d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恶化.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B组高热病例的比例高于A组(100% vs.77.1%)(P<0.05).B组发热、咳嗽和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长(P<0.05).B组患儿肺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62.5% vs.11.4%) (P<0.05).结论 RMPP患儿病情重、进展快且病情迁延.早期识别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儿童RMPP的关键.
作者:李悦;卢秋穗;张银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护理学科继续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护士终身都在接受学习,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护理专业需要[1].因此,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带教中发现,护生仍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2].实习护生是即将走上护理岗位的后备军,他们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质量和带教效果.本文分析实习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佳佳;张然;张倩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