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贾跃进名老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经验介绍

王艳;贾跃进;陈燕清;武润梅

关键词:眩晕, 中医辨治, 经验
摘要:梳理古今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介绍名老中医贾跃进在眩晕辨证和治疗中以痰瘀为主要对象的理论观点,并举成功案例验证名老中医贾跃进临床辨治眩晕的经验。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毒清干预脓毒症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毒清对脓毒症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脓毒症应激性高血糖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并给予相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另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毒清水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APACHEI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胰岛素用量、7d内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28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BC、CRP、PCT、IL-6、APACHEII评分值、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但在降低住院28d病死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脓毒症患者,血毒清结合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并能更好地控制血糖,但是未能降低患者住院28d病死率。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中药的保存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中医中药越来越被人们推崇。中药多为植物,部分中药为矿物质和动物,因此中药储存是个非常复杂、精细的工作。中药房管理人员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对其进行合理的储存,保证中药的质量。

    作者:钱浩良;何闵凤;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复杂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对症止痛等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总费用减少。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术后中医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石传科;郭丰满;王静;李伟;李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不同辨证分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敷脐对小儿腹泻不同辨证分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140例)与中药敷脐治疗组(观察组,140例),5d后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敷脐治疗伤食泻、脾虚泻、湿热泻证型的有效率分别为94.0%、87.1%、94.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辨证敷脐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慧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活动能力、抑郁状况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范立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9.09%,总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治愈率为58.18%,总有效率为76.36%。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高(P<0.05),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玲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实验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骨关节炎系数、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均低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的骨关节炎系数、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水平均强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水平强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明显。

    作者:赵维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稳心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心电图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较对照组的55.2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F-1为(82.19±14.20)pg/mL,较对照组低,NO为(63.87±11.52)μmol/L,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王向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部队官兵花粉症的优化治疗

    本文综述对花粉症的现行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类、色甘酸钠、糖皮质激素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营养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方法: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中药,以30d为治疗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理想体重百分比(BW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长MAC、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微型营养评定表M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BW%、ALB、TRF三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TSF和MAC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MNA的改善虽有统计学差异,但仍处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范围。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提高理想体重百分比,同时改善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及微量营养评分,由此笔者推测益气活血法能使该类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得到改善,但其内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蔡蔚斌;陈兆群;李嘉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老年肺气肿的疗效观察及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总结82例老年风热犯肺型肺气肿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探讨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老年肺气肿的疗效及中医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82例老年风热犯肺型肺气肿患者,给予稳定期患者辨证施治、防治结合,冬病夏治、调整阴阳,综合调养、增强疗效;急性加重期除常规西医治疗外,根据患者证型给予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中医护理。结果:82例患者经过治疗有效率达95.1%,患者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结论:老年风热犯肺型肺气肿稳定期注意标本兼治、辨证施治,急性发作期采取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辅以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孙桂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温阳除湿,活血化瘀法治疗老烂腿1例体会

    温阳除湿法可治疗湿热下注,经络阻滞,瘀血凝集,气血不通,肌肤失养,日久溃破成疮。

    作者:陈林基;霍希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汤对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8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观察组患者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汤。观察两组治疗8周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控制GSRD病情近期疗效优于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汤,而中医药治疗GSRD远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叶文平;刘云雅;张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型间口腔与胃黏膜Hp感染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患者的牙垢及胃黏膜Hp定性检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在口腔及胃内Hp感染的差异性。方法:搜集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证的慢性胃炎患者共84例,两组各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牙垢Hp定性检测。结果:脾胃湿热证组和脾气虚证组的口腔Hp感染率分别为76.2%和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和脾气虚证组的胃黏膜Hp感染率分别为73.8%和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李贺元;何志良;张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臭灵丹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用以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合剂,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煮成合剂。结果:本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本制剂丰富了临床之制剂品种,使用方便,疗程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连红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张晓春治疗肺癌临证经验

    在肺癌的治疗中,张晓春主任认为应分时论治,以健运脾胃、顾护胃气为首要。张主任擅长运用中医外治法,并重视中医药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徐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予以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痂形成评分和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弃拐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中医辨证用药,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华;廖劲松;汤飞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李京枝教授治疗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经验点滴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李京枝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辨证施治,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配合HCG肌注促排治疗,收效显著。

    作者: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运用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运用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34例采取中医方法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显著(P<0.05)。结论:辨证施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会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柔肝化毒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柔肝化毒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澳泰乐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养阴柔肝化毒饮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在肝功能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快速下降至(42.90±16.22)U/L,AST下降至(30.01±11.43)U/L,TBiL下降至(19.75±10.01)μmol/L,AIb下降至(46.57±6.06)U/L;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下降至(74.19±16.28)U/L、(44.71±12.83)U/L、(32.80±10.82)μmol/L、(37.08±5.41)U/L。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乏力、肝区不适、消化道不适症状,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后乏力未改善的仍有8例,肝区不适的仍有5例,消化道不适的仍有4例;而对照组乏力、肝区不适、消化道不适症状未改善的分别有17例、15例、11例,观察组症状未改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柔肝化毒饮能有效减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不适现象,促进肝功能指标的降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邢记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