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要重视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现象的研究

姜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重视, 重吸收现象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学术界对本病的研究广泛而又深入,但又不断萌生出很多新问题悬而未决,如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椎间盘钙化、孤立性椎间盘吸收、椎间盘源性腰痛等.1 研究突出椎间盘的重吸收有待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始终为临床医师面临的一大课题,从简而易治的,到多次手术却又无效的,种类繁多,且病情差别甚大,从而为骨科诊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尤其是在椎间盘转归上的研究前景更为诱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31例疗效分析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大多数是由于严重的关节创伤引起,而且多伴有侧副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采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31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病例行关节镜下双韧带同期重建,随访2年.分析提示同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永祥;张劲松;刘莹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施氏整肩三步九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明确“施氏整肩三步九法”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进行评分,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进行随访评分.结果:“施氏整肩三步九法”无论是在缓解患者肩周的疼痛还是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结论:“施氏整肩三步九法”是治疗肩周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邬学群;王世伟;邢秋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施氏伤科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颈及头面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施氏伤科手法研究组和颈椎电牵引对照组,每组34例.评价治疗前后TCD中Vs的改变,以及进行颈性眩晕评估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3周,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椎动脉Vs值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改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颈及头面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确切效果,可以作为改善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明;陈建华;孙波;吴云定;杨佳裕;李辰;季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和垫枕复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骨折椎体治疗前后Cobb角改变情况及治疗期间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骨折椎体复位情况比较,显示治疗组骨折椎体Cobb角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动态VAS评分观察结果提示在治疗早期(治疗第1、2周)治疗组疼痛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结束时2组疼痛皆明显缓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早期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娄宇明;唐汉武;黄承军;徐敏;唐福宇;梁柱;刘保新;梁冬波;王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局部注射配合按压分推手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60例

    腕背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上遇到囊壁较厚,不能直接用手按散者,我们则采用“局部注射配合按压分推手法”治疗,本法自2009年运用至今,共治疗60例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小者15岁,大者45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短者3月,长者2年.均单侧发病且囊壁均较厚.

    作者:徐平;王丛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搜集本院近3年内6~12岁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行克氏针内外交叉内固定,共计20例;B组行外侧平行克民针内固定,共计18例.定期随访,检查和记录一般感觉运动、末梢血运状况及肘关节功能,对2组术后功能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儿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接受12~18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根据Flynn标准评定,2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和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4例出现肘内翻畸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交叉固定组)出现1例尺神经损伤,外侧固定组未见.结论:针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种克氏针固定方式效果相似,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外侧平行固定可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

    作者:吕召民;段华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性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变,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骨关节疾病,是造成局部疼痛、关节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OA可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两类.原发性OA确切病因不明确,可能与年龄、遗传、肥胖、性别、代谢、机械磨损与撞击、不良生活习惯、种族、职业、姿势等因素有关;继发性OA可继发于任何关节部位损伤或疾病,如半月板损伤、关节韧带损伤、关节内和(或)关节周围骨折、先天畸形或关节感染、股骨头坏死等.

    作者:梁雄勇;周明旺;李盛华;李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寰枢关节不全脱位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其中37例为非手术治疗,13例接受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讨论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患者临床表现以枕颈部疼痛、颈部旋转活动受限为多,发生率分别为84%、78%.影像检查阳性率X线侧位与齿突张口位平片为81.8%,常规CT为94%,CT三维成像阳性率100%、MR检查阳性率25%.出现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100%、寰齿间隙增宽24%、齿突侧距偏移90%及左右寰枢外侧关节间隙不对称60%.37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临床治愈13例,显效17例,改善7例;1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3例,改善3例.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为2.0~4.0mm患者29例,并发症率51.7%(15/29),选择手术治疗13.8%(4/29),治疗显效率为93.1%(27/29);错位4.1mm以上患者21例,并发症率52.4%(11/21),选择手术治疗42.9%(9/21),治疗显效率为61.9%(13/21);其中选择手术治疗、治疗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检查中CT三维成像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具有重要价值,诊断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是非常必要的.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程度与治疗方法选择、临床疗效有直接关系.

    作者:隋桐;陈雍君;赵慧毅;林清池;段少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运动范围受限、肌肉无力、关节不稳.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极易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口服和(或)关节腔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暂时缓解膝关节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但由于这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常使患者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

    作者:苟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治疗椎源性腹胀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2011年8月11日因“腹胀4月余”就诊.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以中上腹为主,胃纳可,二便通调,无嗳气,无泛酸,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患者曾于当地镇医院就诊,给予“参苓白术颗粒”健脾益气,“摩罗丹”健脾消胀、活络,“泮托拉唑”制酸,症状未缓解.再次到该院内科门诊就诊,于2011年4月6日行胃镜检查,胃镜示:食管、胃底、胃角、胃窦、幽门未见异常;胃体色泽橘红,未见溃疡及出血;胃窦粘膜光滑,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未见溃疡及出血,蠕动可;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无殊,见胆汁积聚,降部未见异常,内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胃炎伴胆汁反流.

    作者:王晓东;范炳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0例

    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以往多采用后路开门椎管成形术或前路连续长节段减压来治疗,其并发症较多,疗效多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颈前路手术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的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次要节段间盘切除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群海;张云飞;张军;张才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羌活地黄汤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影响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氟氏完全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通过测定关节肿胀率及关节炎评分,评价羌活地黄汤的治疗作用,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VEGF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羌活地黄汤可明显降低造模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抑制关节滑膜组织VEGF过量表达.结论:羌活地黄汤对氟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VEGF过量表达有关.

    作者:李玉梅;李海东;陈朝蔚;陈永强;樊天佑;沈丕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压冲击式靶点注射医用三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

    近年来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微创、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但术后存在一定的症状加重的“反跳症”现象,部分患者因髓核氧化不全症状无明显改善需2次注射治疗或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我科于2006年8月-2010年12月共选择收治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医用三氧进行椎间盘髓核氧化治疗,并改进后采用多点加压冲击式注射,发现术后“反跳症”现象少,疗效更加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林蔚;刘建军;赵军华;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0例、针灸配合运动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取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结果:60例接受完整治疗后半年随访.依据疗效标准评价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优于西药口服疗效,且不易复发.

    作者:余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步态分析评价膝OA治疗与康复的临床应用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膝关节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引发的疼痛与肿胀、关节活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步态是人类行走的行为特征,步态分析的思想与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骨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等领域,是临床与研究常用的一门方法学[1].

    作者:吴思;古恩鹏;王志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明原因股骨头骨髓水肿临床分析

    关于MRI上骨髓水肿表现先见于骨挫伤的报道[1].随着MRI技术在临床诊断上的普及,近年股骨头坏死导致的骨髓水肿以及骨髓水肿综合症又引起了较多关注.骨髓水肿综合症是一种特发性的病理状态,对此也有称之为一过性骨质疏松[2].该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及孕期女性[3],症状多于6~8个月缓解.关于骨坏死引起的骨髓水肿,从临床到基础已有较深入的研究[4~6].

    作者:李勇;何伟;张庆文;方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7例

    股骨远端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骨折和髁间骨折,即关节内或近关节部位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占股骨骨折的4%~7%[1],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高能量损伤的增加,其发生率必将进一步增加.目前应用成角锁定钢板内固定已成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趋势,且有较多文献报道疗效较好[2].我们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成角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国俊;董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聚髌器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骨折32例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属关节内骨折.治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其方法较多,而共同目的是: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恢复及维持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争取早期功能活动,避免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对32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抓髌器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的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跟骨牵引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83例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尤其多见.依据骨折的类型,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本院自2006年5月以来应用手法治疗联合跟骨牵引小夹板固定治疗多例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启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治疗及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本病在发生发展上呈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首先侵犯骶髂关节,重点累及脊柱和近躯干的大关节,终因脊柱周围韧带、纤维环、关节突关节骨化而强直,并可伴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和肾等多系统损害.

    作者: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