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奎;李胜峰;杭博;邵琦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方法:7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亢进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是可靠的.
作者:李映姗;张理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我院抗生素应用情况,评价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2010年全年出院患者病历,统计出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通过2009年与2010年抗生素使用调查对比,2010年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降低,但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不够合理,菌检率偏低,经验性无指征使用偏高.结论:我院要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加强用药指征和联合应用等方面的管理.
作者:董建军;刘亚玲;米建荣;郭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78例,手术治疗84例.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39.5%,总病死率11%,总治愈率89%.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43.6%,手术组35.7%,P>0.05.死亡率:非手术组12.8%,手术组9.5%,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87.2%,手术组90.5%,P>0.05.结论: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积极外科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周斌;苑香会;祝佳赫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侵袭手术治疗第Ⅳ脑室内积血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双侧侧脑室额角引流加脑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结果:本组32例,均在38-92h出现脑眷液循环途径通畅现象;拔管时间为6-9天.经2-8月随访,24例无脑积水发生,占75%.结论:微侵袭手术能降低第Ⅳ脑室内积血后脑积水的发病率,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谢利民;胡彦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切除57例,其中全肺切除10例,肺叶切除46例,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8%.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及加强围术期处理,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景瑞军;李勇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及医药、卫生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加之电脑技术的普及,使人们有更多兴趣了解祖国医学精髓,并更加信任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及保健方面的作用.而中药房是医院为病人和临床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做好中药房的窗口服务工作,是摆在中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94
作者:李齐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对颈椎痛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经颈椎X线平片证实的72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8例中神经根型402例,脊髓型126例,交感神经型75例,椎动脉型58例,颈型45例,其他22例.结论:X线平片既经济、安全,操作又方便,在颈椎病诊治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康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建立医院供应室感染监控程序.方法:严格执行物流过程感染监控要点.结果:供应室实施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十个环节点的严格管理,可以确保无菌物品的可靠质量.结论:医院供应室实施感染监控要点程序,可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管理质量.
作者:向建华;孙琼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不能满足于以病人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目前许多人仍将癌症视为绝症,癌症病人不但承受着自己身体上的折磨,而且心理压力极大.心理状态复杂,恐惧、焦虑、绝望等对手术和治疗带来不利,因此,心理护理对稳定病人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及其它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在同样治疗条件下,影响疗效和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本人就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A组)、电针组(B组)、中药组(C组)、针刺加中药组(D组)、电针加中药组(E组),治疗30次后统计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3%、82.19%、61.11%、86.30%、96.00%.E组疗效好,且与其他备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针刺与中药结合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电针治疗好于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卢红庆;易奇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hs - cTnT作为AMI的新一代高敏感检测方法,应用后部分正常人和其他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浓度超出参考范围,为临床排除假阳性患者.方法:57AMI患者组和39非AMI患者组均在入院0小时和6小时抽血检测hs- cTnT,动态比较大于20%人数与单点检测异常人数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组中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0h异常人数和入院6h异常人数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非AMI患者组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0h异常人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6h异常人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 cTnT动态定量检测为临床排除假阳性患者提供一个解决简单易行的方案,为基层医院不能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无动态变化的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hs - cTnT;动态定量检测;AMI
作者:李新霞;马恺;董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尿毒症常伴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由代谢紊乱或内环境紊乱引起,癫痫为其中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癫痫发作比其他并发症少见,但是在血液透析时癫痫发作则危险性提高70%,尤其以癫痫大发作的危险性高.针对我科1例癫痫反复发作患者,我们做了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一系列现场抢救,预防透析时发作,保证病人透析安全的措施.
作者:张冰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探索在出版业体制改制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医学学术期刊的改革出路.通过分析医学学术期刊的总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学术期刊在体制改革中的优势与面临的难题.认为体制改革是医学学术期刊积极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发展提出了思路与途径.
作者:王雪岭;夏周青;罗启香;伍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许多慢性胃病患者兼有躯体和精神神经症状,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药辨证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则效果满意.现对2007~2010年间的52例门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52例病人中均为慢性胃病兼有精神神经症状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13例,残胃炎5例,胃神经官能症9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32例.年龄大的80岁,小的18岁.经中医药辨证配合心理护理治疗的30例,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的22例.
作者:仇英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土槿皮溶液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107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给予土槿皮溶液(土槿皮、蛇床子、百部、苦参、米醋)浸泡,B组给予(煅磁石、米醋)浸泡,于21天、180天后观察症状、真菌镜检阳性率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A组总显效率为85.45%,B组为3.85%;A组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真菌转阴率高于B组.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中药土槿皮溶液浸泡治疗手足癣有一定疗效.
作者:殷蓉;周年;盛佩芬;胡敏霞;黄剑;吴凤娟;潘祥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药的应用日趋广泛,人们普通认为中药的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但近年来,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其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不容忽视.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对甘草不合理应用的现象,现就其合理使用综述如下.86
作者:侯敏;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小儿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白细胞计数作为观察炎症的指标常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中主要和敏感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感染时CRP浓度可升高,随着炎症的好转又可恢复正常.而CRP和白细胞计数的组合对临床评价明显感染和炎症症状的病人有效.我们对患感染性疾病儿童同时进行CRP、WBC检测,旨在探讨细菌感染时CRP、WBC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胃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不良情绪影响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两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护理方式相同,实验组全程给予认识、情绪及感觉干预[1],现察病人恐惧、焦虑和疼痛的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烧伤病人的恐惧、焦虑,从而减轻疼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邵琦;张建英;李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6例应用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一系列治疗,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教育,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患者.结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和严密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止血和补充血容量,积极配合抢救,有利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恢复,应用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权梅;邓柏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