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荣;张宝宽
目的:建立医院供应室感染监控程序.方法:严格执行物流过程感染监控要点.结果:供应室实施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十个环节点的严格管理,可以确保无菌物品的可靠质量.结论:医院供应室实施感染监控要点程序,可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管理质量.
作者:向建华;孙琼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梅花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3例进行了梅花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了解骨折愈合、肢体功能及内固定材料的情况.结果:10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随访的2年内均良好愈合,并拔除了髓内针,骨折愈合时间3~ 10个月(平均5.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率97.09%,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步态正常,无跛行.结论:梅花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损伤小,痛苦小,费用少,疗效好,是治疗股骨干上、中1/3横及短斜、蝶形骨折首选内固定方法.
作者:杨翔;余资江;谭明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78例,手术治疗84例.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39.5%,总病死率11%,总治愈率89%.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43.6%,手术组35.7%,P>0.05.死亡率:非手术组12.8%,手术组9.5%,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87.2%,手术组90.5%,P>0.05.结论: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积极外科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周斌;苑香会;祝佳赫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现察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后,检测患者细菌各项指标以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应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后,痊愈21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84%,细菌清除率为84.2%.结论:对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者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为首选药物.
作者:王进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颈动脉粥样斑块5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可改善颈动脉粥样软斑分级,而对照组则随访前后比较斑块分级无明显差异.同时随访期间均未见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疗效好,且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20mg/d较10mg/d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勇;强三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胎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剖宫产组及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有差异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全民对重度子痫前期危害的认识,适时适式终止妊娠至关重要,剖宫产可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陆志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保留萎缩眼球定制个性化义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轻中度眼球萎缩12例行患眼角膜浅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1个月定制个性化义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患者配戴个性化义眼后,眼窝饱满,义眼水平活动度20~35°,垂直活动度15~20°.结论:轻中度萎缩眼球行角膜浅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定制个性化义眼可获得良好的仿真效果.
作者:蔡纪康;钱光亚;张翼飞;陈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我院30个科室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调查120名住院、出院患者及家属.结果:取得了被调查所有对象的一致好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青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辩证治疗梅核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梅核气辩证分为肝郁气滞型和脾虚痰阻型两类,采用针刺配合道遥散或半夏厚朴汤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按此方法治疗梅核气,效果明显,大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针药结合的方法辩证治疗梅核气,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汽车修理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浓度(强度)的测定,了解汽修工人的健康状况,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对全县12家汽车修理店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苯的同系物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所调查的汽修车间中低低于国家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PC-STEL);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接触苯及同系物的汽修工作白细胞降低,并且随着接触苯作业工龄的增加,发生白细胞降低的百分率也有所增加.结论:所调查的12家汽车修理店中苯、甲苯、二甲苯的农度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接触苯及其同系物能造成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且危害程度与工龄有关.
作者:霍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平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度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组分别为65.23±12.25分钟和8.62±2.36天,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06.85±13.25分钟和16.92±3.16天,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都短于对照组.经过积极的治疗后,两组都治疗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都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发生,两组预后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量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能降低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预后好,值得推广.
作者:贾丰产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口服地高辛片、卡托普利片、双氢克尿噻片、螺内酯片、速尿、西地兰等,治疗组60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黄芪注射液20-40ml+ 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呼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土槿皮溶液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107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给予土槿皮溶液(土槿皮、蛇床子、百部、苦参、米醋)浸泡,B组给予(煅磁石、米醋)浸泡,于21天、180天后观察症状、真菌镜检阳性率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A组总显效率为85.45%,B组为3.85%;A组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真菌转阴率高于B组.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中药土槿皮溶液浸泡治疗手足癣有一定疗效.
作者:殷蓉;周年;盛佩芬;胡敏霞;黄剑;吴凤娟;潘祥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2008年6月份我院从瑞典洁定公司引进了一批先进清洗灭菌设备,建成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消毒供应中心.开始承担全院及临近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为各科室、手术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等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171
作者:高金凤;周绘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50例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每位危重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规范且个体化的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除死亡及放弃治疗外,其余42位患者经过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无1人由于护理不当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和感染.结论:规范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建立硝酸咪康唑栓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低速离心法、低速离心加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薄膜过滤法回收率明显高于常规法等其它方法,可用于硝酸咪康唑检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作者:王熙平;钟文;农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评估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癌诊断意义.方法:对宫颈疾病患者行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结果:125例受检者中正常或炎症100例,ASCUS+ AGUS 6例,LSIL 8例,HSIL 2例,SCC和腺癌9例.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15.2%.对细胞学异常病人(LSIL以上病变)19例进行阴道镜检查,见慢性炎症2例,CIN17例,CIN3例,CIN3或原位癌7例.结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癌诊断能提高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蕾;王燕;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也是耳鼻喉科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仅保守治疗方法就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我们有意前瞻性的观察,比较几种不同种类药物组合综合治疗方案,试就疗效作一简单评估,供同道参考.1材料与方法
作者:周玉林;闫济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回顾两例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结果:皮肤损伤多为操作者处置不当所致.结论:预防护理是防止气囊止血带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而且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俊;张雁群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