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与MAY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张启斌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与May钢板, 内固定,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DHS与May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60例,应用May钢板治疗60例,平均术后随访12个月.分别从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DHS与May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基本相等.结论: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应用DHS与May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均好.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的季节性变化及不同年龄段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生物微矩阵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进行IgG检测.结果:流感病毒阳性率占总检出率的51.94%,合胞病毒阳性率为27.69%,腺病毒为18.06%,秋冬两季流感病毒的发病率较其它季节高.结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为流感病毒,其次为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高发与冬、春季.

    作者:夏玉静;杨维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口服地高辛片、卡托普利片、双氢克尿噻片、螺内酯片、速尿、西地兰等,治疗组60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黄芪注射液20-40ml+ 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呼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交流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

    交流是一门既复杂又深奥的科学,它既有独特性,又有艺术性,这就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素质,来选择比较合适的交流方式,与患者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患者畅言自己的要求及想法.通过交流,使患者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很好接受治疗、手术和护理,使患者心身得到健康,早日康复.

    作者:栗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小儿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白细胞计数作为观察炎症的指标常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中主要和敏感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感染时CRP浓度可升高,随着炎症的好转又可恢复正常.而CRP和白细胞计数的组合对临床评价明显感染和炎症症状的病人有效.我们对患感染性疾病儿童同时进行CRP、WBC检测,旨在探讨细菌感染时CRP、WBC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梅花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梅花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3例进行了梅花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了解骨折愈合、肢体功能及内固定材料的情况.结果:10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随访的2年内均良好愈合,并拔除了髓内针,骨折愈合时间3~ 10个月(平均5.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率97.09%,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步态正常,无跛行.结论:梅花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损伤小,痛苦小,费用少,疗效好,是治疗股骨干上、中1/3横及短斜、蝶形骨折首选内固定方法.

    作者:杨翔;余资江;谭明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普通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疗法对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影响

    目的: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A组)、电针组(B组)、中药组(C组)、针刺加中药组(D组)、电针加中药组(E组),治疗30次后统计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3%、82.19%、61.11%、86.30%、96.00%.E组疗效好,且与其他备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针刺与中药结合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电针治疗好于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卢红庆;易奇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颈椎病的X线平片表现(附728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对颈椎痛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经颈椎X线平片证实的72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8例中神经根型402例,脊髓型126例,交感神经型75例,椎动脉型58例,颈型45例,其他22例.结论:X线平片既经济、安全,操作又方便,在颈椎病诊治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康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76例观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76例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漱口、抗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组放疗开始后第8天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g静点每日一次,联合常规漱口、抗炎治疗,根据疼痛的VAS分级及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时间,疼痛的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两组间急性黏膜反应的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Ⅲ、Ⅳ级的损伤为主;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治疗组中位疼痛时间为15.0天对照组为21.5天.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

    作者:谭遥;王若峥;牛文翠;王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张正元教授治疗神经衰弱的经验探析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退,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综合症[1],属中医学“心悸”、“健忘”、“怔忡”、“不寐”、“郁证”、“脏躁”等范畴.张正元教授为湖南省岳阳市名老中医,从事神经衰弱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手术有与其它治疗方法所不及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而手术的全过程都要在手术室里完成.作为手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不但要具备其它科室护士应有的共同素质,必须适应手术室的工作特点与要求,具有多方面特殊品质和能力,才能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

    作者:汪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留置导尿病人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范继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2例皮肤损伤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回顾两例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结果:皮肤损伤多为操作者处置不当所致.结论:预防护理是防止气囊止血带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而且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俊;张雁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黄疸肝炎并发消化道出血急性临床分析

    我科在1995 - 1998年3年时间内遇到4例急性黄疸肝炎并发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大者21岁,年龄小13岁,学生3例,司机1例,病程长47天,短者23天.临床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低热至高热、尿黄、巩膜皮肤重度黄染.2治疗方法采用保肝、中药注射剂退黄、支持治疗加3例因病情较重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每日一次,用5-7天.

    作者:贺秀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应用参麦注射液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化疗仍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1].而化疗的不良反应常见的骨髓抑制,常导致化疗的中断或失败.我们自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应用正大青春宝药业生产的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来防治骨髓抑制,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作者:范志伟;张宝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治疗急性亚急性胆囊炎64例体会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亚急性胆囊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亚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均治愈,其中中转开腹5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6d.结论:只要熟练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把握手术时机,急性亚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在基层医院还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程建荣;张宝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连翘挥发油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10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浓度稀释法研究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10种菌株体外抑菌活性,以抑菌圈和小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结果:①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所选10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7~32mm;②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和β-蒎烯除对小肠结肠耶尔森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抑制作用比连翘挥发油弱外,其余均更强;③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链球菌的MIC均分别是172.90、81.70、79.80μg/mL,对小肠结肠耶尔森菌的MIC分别是86.45、326.80、319.20μg/mL,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分别是172.90、326.80、798.00μg/mL,时福氏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345.80、245.10、239.40 μg/mL,对伤寒沙门氏菌的MIC分别是518.7、490.20、478.80 μg/mL,对绿脓杆菌的MIC分别是864.5、817.00、798.00μg/mL.结论:①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且后两者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菌活性;②抗菌活性的顺序是:β-蒎烯>层析后连翘挥发油>连翘挥发油;③抗菌活性随着β-蒎烯的含量增加抑菌强度增强.

    作者:肖会敏;何悦;王四旺;王剑波;谢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严格带教管理,规范带教行为,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安排,强化带教老师的职业认同,使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腾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42例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自体组织修复技术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有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T管造影检查,37例患者无结石残余,5例患者有残余结石,其中残余结石位于左肝2例,位于右肝3例.本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检查都比较异常,但治疗后,ALT、AST、GGT、ALP水平复查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Oddi括约肌的自体组织修复技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能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残余结石率,同时改善肝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宗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硝酸咪康唑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研究

    建立硝酸咪康唑栓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低速离心法、低速离心加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薄膜过滤法回收率明显高于常规法等其它方法,可用于硝酸咪康唑检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作者:王熙平;钟文;农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