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蓉;叶若凡;萧庆瑞;王振盛;吴小宝
目的:观察杜氏外用药痹痛贴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常规休息制动,用痹痛贴外敷;对照组:常规休息制动,用安慰剂外敷.检测疼痛、压痛、功能障碍等指标的有效率.结果:100例患者中,93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脱落7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痹痛贴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腰肌劳损的外用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建平;欧阳松;李先樑;舒文韬;张智;王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微创椎间盘镜(MED)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从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44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患者的选择确定手术方式,其中94例施行单节段微创MED,346例施行单节段传统椎板开窗手术.分别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术后随访按Macnab疗效标准统计术后优良率.结果:微创MED手术组优良率为95.3%,传统椎板开窗组优良率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式,其中微创椎间盘镜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尤其适合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传统椎板开窗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但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低,适应证宽,更适合合并复杂椎管情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作者:吴志强;陈长贤;王汉龙;赖展龙;柯晓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髋部手术属于骨科大手术,临床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较高,达40%~60%,是术后3个月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1-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较多,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形成的极高危因素[6-7].
作者:王文岳;谢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导致的有活力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1],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股骨头坏死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而激素是引起非创伤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长期使用或短期内大量使用激素均可能引起股骨头坏死,但其内在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提出的学说主要有:脂类代谢紊乱学说、骨细胞凋亡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骨质疏松学说等.本文即从上述几类机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作一综述.
作者:邵阳;赵晓艳;马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1].对于Neer分类法[2]中明显移位的二、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多不理想,而传统钢板内固定因存在螺钉松动、脱出及螺钉对肱骨头的切割致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常使术后疗效不满意.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胡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是骨伤科中的常见疾病,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乏力为主症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组病例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行膝关节腔注射,结合局部外敷何氏逐阴散,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定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是一种微创技术,将骨水泥等生物材料经皮注入椎体以填充压缩骨折椎体,改善外形,增加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畸形,减轻疼痛并修复功能,疗效满意.Crandall[1]将骨质疏松骨折分为3期:急性期(<10周),亚急性期(10~16周)和慢性期(>4个月).临床上对于陈旧性(慢性期)骨质疏松骨折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报道较少.本院自2006年5月-2010年10月,采用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2例45个椎体,多数患者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荣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西其汀口服液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9月~2011年11月诊治的5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颈椎牵引加西其汀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牵引结合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伟;郑志辉;李伟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的慢性损伤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腰痛是大多数患者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1].2011年6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纯中药制剂盘龙七片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辅以休息和适当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暴力导致的复杂Pilon骨折逐渐增多,其并发症多,病残率高,预后欠佳.我科从2005年7月-2010年11月共收治复杂Pilon骨折4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中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股骨是全身长的管状骨,生物力学、外在原因等诸多因素使得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约占有全身骨折6%左右[1],加之儿童自主行为能力差,儿童股骨干骨折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达到骨折愈合、缩短治疗的病程、减少并发症、减少治疗费用,目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由于儿童股骨干骨折有相对愈合快、愈合能力强等特点,5岁以下儿童悬吊或骨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都能达到功能复位,骨骼生长相对比较快,家长习惯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石膏或支具固定、小夹板外固定、皮牵引(悬吊皮牵引或水平皮牵引)及骨牵引等;随着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进一步加深、骨折固定技术的发展、医师水平的提高亦有家长认同手术治疗.
作者:秦佳军;刘曦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科应用全蝎膏外治治疗骨科压疮患者35例,全部入选病例均为2010年9月-2012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骨科术后压疮住院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丽君;刘艳平;辛淑梅;郭滨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紫康膝冲剂结合辅助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积分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总疗效及临床表现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临床表现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紫康膝冲剂结合辅助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
作者:肖四旺;王桂蒙;陈孟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小脑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采用复合法制造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用药14d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小脑组织Bcl-2、Bax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全血粘度增高(P<0.05),Bax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Bcl-2未见明显表达(P>0.05);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比模型组全血粘度降低(P<0.05)、Bax表达减少(P<0.05),Bcl-2有少量阳性表达(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能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抑制Bax阳性细胞的表达,上调Bcl-2/Bax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椎动脉型颈椎病小脑细胞的凋亡.
作者:宋敏;董万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资料较完整的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12例,且全部经血清学诊断并摄四肢长骨线片,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2例中均有骨骼异常改变.干骺端炎12例,其中6例可见Wimberger征,2例病理性骨折,骨髓炎8例,骨膜炎10例,软组织肿胀12例,其它如颅骨、脊柱、髂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广泛、多骨、对称性的干骺端炎、骨膜炎、骨髓炎为骨梅毒的X线特征.结论: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有一定的特征性,且骨损坏特别是干骺端损害常表现在其他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我们认为凡是怀疑有先天性骨梅毒的患儿均应常规作四肢长骨摄片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后续疗效观察提供参考.
作者:徐良波;刘新献;刘帆;黄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者多为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心肺贮备功能下降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且髋关节置换手术有创伤大,出血多,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等特点,造成术中麻醉风险增加,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甲氧明为单纯的α1受体激动剂,升压作用显著且对心率影响小,与常用的麻黄素相比较作用更为持久.本研究拟探讨术前肌注甲氧明防治髋关节置换术中低血压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蕾;夏建国;谭金慧;苗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小腿三头肌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并非运动员专利.现在随着体育锻炼的人群增多,其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常见于羽毛球、蓝球等运动项目爱好者,起跳时准备工作不充分,或小腿三头肌处于疲劳状态没有得到充分恢复时,小腿三头肌内侧或外侧头或肌肉与跟腱连接处部分断裂或撕裂伤造成.后期常形成局部粘连、硬结、肌筋膜炎等,长期疼痛,运动无力.笔者于2010年11月-2011年6月对30例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采用电针配合手法治疗及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治疗.发现采用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小腿三头肌拉伤,明显比以单纯手法治疗镇痛消肿快,功能恢复好,疗程短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奇峰;刘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院正骨科是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其特色优势就是在继承传统手法复位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微创手段,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类型创伤骨折,尤其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上更具优势.目前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肃陵;安建原;李青;王彬;孙云保;陈默;易宏伟;付红军;钟明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逆行髓内钉,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96例,其中,男68例,女28例,年龄22~68岁,平均38.8±2岁.致伤原因车祸52例,坠落伤36例,撞砸伤8例,根据A0/ASIF分类系统进行分类:A1型36例,A2型22例,A3型14例,C型2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9d,平均5d±1d分别采取有限切开股骨髁解剖锁定钢板治疗40例,有限切开逆行髓内钉治疗32例,有限切开动力髁螺钉(DCS)治疗24例.结果:9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无术后内固定折裂感染,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1ysholm评分系统,对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评价.膝关节功能: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0.00%;与髓内钉组(优良率为75.00%)、动力髁组(优良率为74.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指标锁定钢板组与髓内钉组、动力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动力髁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锁定钢板,逆行髓内钉,动力髁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锁定钢板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逆行髓内钉,动力髁,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史建民;杨鹏;翟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介绍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单人提拉牵引复位操作方法,并报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单人提拉牵引复位法对12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进行手法复位后予以屈肘石膏托外固定.结果:2例患者使用本法复位失败,其余10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骨折对位对线基本恢复,随访功能、外观恢复良好.结论:提拉牵引复位法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单人操作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方法.
作者:王海洲;陈杏丽;黄伟明;谢杰伟;杨文斌;林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