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元;王海章;魏金栋;陈著学;吴新涛;石晶;高乐才;刘阳;武永东;王峰;邵明星
我院自2002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 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74例,女44例;年龄24~81岁,平均58.6岁;摔伤74例,交通伤28例,坠落伤16例.骨折按AO分类,A型8例,B型25例,C型85例.
作者:钱文亮;许勇;梁爱军;黄夕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桂枝巴载天黄芪颗粒对衰老大鼠免疫功能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衰老大鼠模型.在大鼠造模成功后分组灌胃,每天1次,给药30d后,检测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血清中白介素2(IL-2)的含量及大鼠右侧股骨大载荷和大挠度.结果: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能增高衰老大鼠迟发性变态反应中耳肿胀度、血清溶血素及血清中IL-2含量,能增高模型大鼠股骨大载荷、大挠度.结论: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能增强衰老大鼠的免疫功能,改善衰老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有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何氏逐阴散和来氟米特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14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外敷何氏逐阴散和口服来氟米特,对照组外擦扶他林和口服来氟米特.结果:两组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何氏逐阴散外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推广.
作者:周跃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科尔沁接骨丹治疗各种新鲜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鲜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140例,随机分治疗组70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的同时给予科尔沁接骨丹的服用;对照组70例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不使用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的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治疗骨折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尔沁接骨丹结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新鲜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吉日嘎拉;乌恩岳苏;银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管腔变窄而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为主的症候群.笔者于2008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100例,采用整体复位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永远;梁恒晔;邱洪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拇外翻患者拇趾跖籽关节炎严重程度与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2007年1月~2009年5月期间治疗的162例(302足)拇外翻患者X线及临床检查,采用温建民等提出的分型标准进行拇外翻畸形分度,采用改良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的诊断标准制定跖籽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以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为基础的跖籽关节炎分度自拟标准,根据专家分别评价汇总结果判定法来分别确定拇外翻患者跖籽关节炎程度及拇外翻畸形程度,运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轻度拇外翻患者中:23.94%无跖籽关节炎,轻度跖籽关节炎占25.35%,中度跖籽关节炎占36.62%,重度跖籽关节炎占14.08%;在中度拇外翻患者中:15.44%无跖籽关节炎,轻度跖籽关节炎占23.49%,中度跖籽关节炎占49.00%,重度跖籽关节炎占12.08%;在重度拇外翻患者中:7.32%无跖籽关节炎,轻度跖籽关节炎占25.61%,中度跖籽关节炎占37.08%,重度跖籽关节炎占29.27%.经Kendall等级相关检验,轻、中、重度拇外翻与跖籽关节炎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拇外翻患者跖籽关节炎严重程度与拇外翻畸形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中度拇外翻患者中跖籽关节炎所占比重明显增加.
作者:桑志成;张永超;温建民;孙卫东;胡海威;蒋科卫;龚浩;左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固定术组(治疗组)17例,应用牵引治疗等保守治疗组(对照组)15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月,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治疗组17例疗效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8.24%;对照组15例患者中优8例,良2例,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66.67%,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可以作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重要治疗手段,快速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新;汪国栋;祁静;刘曦明;蔡贤华;魏世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骨盆骨折中严重的类型,具有旋转和垂直不稳定性.临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切开复位损伤大,后期内固定物断裂或取出会造成二次损伤[1].2003年1月-2010年10月,我们对54例闭合复位较满意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前后环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元;王海章;魏金栋;陈著学;吴新涛;石晶;高乐才;刘阳;武永东;王峰;邵明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29例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17例,女12例;年龄4~16岁,平均11.2岁.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8.8个月,29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影像学结果Theologis评分:满意26例,满意率89.66%,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优26例,良2例,优良率96.5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骨折对位及对线,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蔡攀;王秀会;付备刚;杨雷;廖维;尹志峰;方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浮膝损伤(Floating knee)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发生骨折,使得膝关节与其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均发生中断.常合并躯体其他部位的骨折和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治疗较为困难.我们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共收治浮膝损伤16例,均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3岁;按骨折部位分:左侧7例,右侧9例;按Fraser[1]浮膝损伤分类:Ⅰ型骨干骨折型10例,Ⅱ型6例.
作者:李绪松;郑臣校;付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阐明足球踝的发生机制,探寻易发生足球踝的踢球姿势和力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解剖成年男子右侧带足小腿,量化分析其生物力学性质,制作环氧树脂距骨模型及应力冻结,切片后光弹仪观测,分析结果.结果:①踝关节跖屈35°位时,距骨表面所受拉应力远大于跖屈45°位时.②以相同姿势踢近或踢远,踢近时距骨表面所受拉应力较大.③拉应力集中区域为内踝后部、后踝中部及内侧,以及距骨滑车关节面前部等部位.结论:①以跖屈35°位的姿势踢球会增加足球踝的发生率.②高频率、小力度、踢近的踢球方式,会增加足球踝的发生率.③踢球对踝关节所造成的损伤主要集中在内踝后部、后踝中部及内侧,以及距骨滑车关节面的前部等.
作者:刘露梅;廖铦;张建新;陈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采用微型指掌骨钢板治疗小儿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其在治疗小儿骨骺损伤中的优势.方法:自2004年6月-2009年5月,采用微型指掌骨钢板治疗小儿骨骺损伤85例,男52例,女33例;年龄大14岁,小1岁,平均年龄6.6岁.患儿全部为单部位损伤,上肢68例,其中肱骨髁35例,尺骨鹰嘴12例,桡骨远端14例,桡骨小头7例;下肢17例,其中股骨髁12例,胫骨髁5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85例患者获随访81例,随访6月~5年、平均随访2.6年,末次随访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1),其中优44例,良21例,中11例,差9例,总有效率达89.4%.结论:利用微型指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小儿骨骺损伤,可早期达到理想的解剖复位,保护了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术后关节功能活动良好、影响骨骼发育畸形少.
作者:张岩;董万涛;刘保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 当前中医所面临的形势1.1 中医文化的衰落中医文化是中医发展的土壤,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医文化失落主要是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论、现代科学霸权主义思想造成的后果.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于是在医疗制度上、在教育教学上、在科研设计上、在医疗思路上,都出现了西化的倾向,使中医文化日渐的萎缩.
作者:周奎龙;马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牵引和戴芬口服;治疗组50例,牵引和葛根黄芪汤加减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绍华;朱伟民;樊远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约占肩部损伤的5%,[1]多由高能量间接暴力所致.胸锁关节脱位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治疗较棘手.国内外学者对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尚存争论.由于非手术治疗后发生习惯性脱位,持续性疼痛并导致功能障碍和情绪不良,即需行手术治疗[2].但这种后期补救手术多需锁骨近端切除,患者不易接受,故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其内固定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我们自2008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胡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5%,其中15%为移位不稳定骨折[1].其Neer分型的三部分、四部分骨折及少数两部分骨折经手法复位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们自2007年1月-2011年5月应用加压螺钉合并克氏针、三叶草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7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红;吕海波;赫明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常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多伴有不同程度关节面的粉碎、塌陷,甚至累及干骺端和胫骨干,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传统方法创伤大,并发症较多,恢复较慢[1].现锁定钢板已逐渐应用于临床,2004年7月-2010年12月,笔者分别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对两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超;唐光平;汤美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关节周围常见的骨折.在临床中,经常出现医生1人接诊的情况,由于急诊医生少,缺乏助手的配合,易造成骨折的复位不良.笔者自1997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单人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此类患者162例,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锡玮;胡莹;刘井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胫骨骨缺损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与骨不连,其中带蒂腓骨移植8例,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6例,移植腓骨长度8.0~12.0 cm,平均(10.3±1.7)cm.术后10d内连续观察监测皮岛的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等指标,定期影像学检查、评价腓骨移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30.3±10.9)个月,X线显示平均(7.0±0.9)个月胫骨已骨性愈合,腓骨可见增粗、塑形、无折断.结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是治疗胫骨骨缺损与骨不连的良好方法.
作者:彭昌贵;陈景昆;李日旺;吴小杭;罗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性软组织挫伤为骨伤科常见和多发病,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消炎散是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的外用经验方,对急性软组织挫伤有良好的消肿止痛,缩短康复时间的效果[1].本研究者自2008年~2010年采用消炎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寅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