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固一通”温针灸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熊勇;彭锐;王华

关键词:“双固一通”温针灸, 骨性关节炎, 凋亡, 软骨细胞
摘要:目的:研究“双固一通”温针灸在预防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双固一通”温针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股静脉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在造模开始时采用“双固一通”温针灸法,对关元(CV 4)、足三里(ST 36)、内膝眼(EX-LE4)、犊鼻(ST 35)和阳陵泉(GB 34)等穴进行预防性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在造模8周后,各组分别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接近正常组,模型组软骨细胞轮廓不清楚,胞膜坏死崩解,胞浆内细胞器消失,细胞裂解为致密颗粒样物质,细胞固缩、变形,甚至出现核分裂,染色质浓聚;“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和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正常组(P<0.01),“双固一通”温针灸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双固一通”温针灸可抑制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过度凋亡,从而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微创研究进展

    微创医学(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MIM)是医学和微创理念与人文思想融合的一种医学,微创是指用小的创伤,完成佳的手术治疗.患者能在短的时间内恢复其运动功能,较以往传统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大的区别体现在对病损周围组织破坏小,相对保持内环境稳定,切开小、疗效好、康复快、心理效应更好.

    作者:黄胜杰;王和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髓腔内固定配合孟氏架治疗胫腓骨骨折52例

    胫腓骨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同的骨折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自2009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髓腔骨圆针内固定配合孟氏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细祥;李铭雄;吴天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分别采用电针法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指地距离(FF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以及腹背肌耐力四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腹背肌耐力均显著升高(P<0.05),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显著升高(P<0.05),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法.

    作者:黄雷;李军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高龄屈曲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68例

    老年性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临床常见,中后期膝关节内侧破坏严重,后侧组织挛缩,出现屈曲内翻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2003年7月-2010年7月,采用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韩明涛;慈晓杰;张启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掌侧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2010年6月用掌侧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48例,平均年龄62.7岁;按AO分型:B2型8例,B3型12例,C1型11例,C2型9例,C3型8例;均采取掌侧手术入路,其中6例加背侧小切口以辅助复位及植骨;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的植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5个月(6~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3个月.按改良Micbrid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1例,良19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应及时手术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重点依然是恢复桡骨的长度、掌倾角及关节面的平整,术后及时的康复锻炼以促进腕关节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鉴;吴继昆;赵永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是人体大的跗骨,在人体行走和负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跟骨骨折大部分属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治疗原则应行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我院近5年来对28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乐;周全;詹仲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使用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6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小转子骨折的患者行DHS治疗,其中对股骨小转子行钢丝或螺钉固定31例(A组)、未行股骨小转子固定32例(B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随访时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评分结果,并进行临床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3个月),A、1B2组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93.5%和93.8%,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阮文礼;曲俊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仙灵骨葆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弹响,有时伴有关节积液,终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是引起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笔者自2007年1月-2009年9月,对30例患者计40个膝关节采用口服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同时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屹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平乐郭氏推按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120例

    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相互交错嵌插的滑膜关节,是组成骨盆的重要关节.骶骨关节面为凹面,髂骨关节面呈凸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骶髂关节是一微动的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保护,一般认为不易发生错位.但是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病率非常高,是引发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恒斌;冯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运动不当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王某,男,28岁,武汉某公司职员,双下肢疼痛僵硬伴活动受限2d入院.患者于今年4月中旬某天下午在外拓展运动中连续进行多次蛙跳,第2天出现下肢酸痛,行走活动稍受限,第3天小便呈红色,下肢僵硬,不能下地行走.求治我院,门诊急查尿常规,结果显示尿潜血3+,尿蛋白1+,尿白细胞2+,尿亚硝酸盐1+,以“横纹肌溶解症”收治.入院初血清肌红蛋白>12000ug/L,肌酸激酶17944U/L,CK-MB活性测定1422U/L,乳酸脱氢酶16886U/L,ALT348U/L,AST1585U/L.入院后给予患肢制动、抗炎、改善微循环、补充液体量等治疗,1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周丕琪;谢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和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近期效果对比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和髌腱移植2种不同手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近、远期疗效.方法:在手术后第2、3、1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分别进行评分,对2种术式进行比较,并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2月、第3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腘绳肌腱组为62.14±11.61、72.18±9.91,髌腱组为63.45±6.41、87.59±1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月2组Lysholm评分髌腱组87.59±11.11,腘绳肌腱组86.37±10.7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髌腱组9.50±2.01cm,腘绳肌腱组2.52±1.09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均为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要方法,但患者腘绳肌重建术切口小外观美观,而且术后更能减轻患者伤肢痛苦利于关节早期功能锻炼,腘绳肌重建由于手术创伤小于髌腱重建,且更少破坏骨性结构,更适合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但如果复合内侧副韧带、鹅足腱等损伤出现关节内侧结构不稳,前后交叉同时断裂我们主张采用髌腱重建韧带重建交叉韧带.

    作者:唐刚健;靳嘉昌;吕青;周运勇;柴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社会老年化,髋部骨折中高龄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有报道,在美国每年发生25万例髋部骨折,其中50岁以上者占90%[1].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尤以老年人多见.由于粗隆部的血运比较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方法较多,其中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我们自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骨牵引+中医综合疗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铭;党杰;涂世玉;屈兰保;张光祥;王化齐;李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腰椎侧凸Cobb's角平均23.4°,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减压节段及选择融合节段,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节段进行后路减压,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的节段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采用JOA29评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3分(P<0.05),改善率为81.4%,侧凸术后平均矫正角度为13.6°,改善率平均41.9%.结论: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贺翎;米萍;金捷;胡海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或空心钉治疗膝关节复杂性骨折31例

    膝关节骨折包括股骨远端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交通运输、高层建筑等的飞速发展,车祸及高坠等意外事故也逐年增加,而这类事故往往导致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股骨远端、胫骨平台的复杂性粉碎性骨折也日渐增多.这类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及于骺端,出现粉碎性骨折、关节面破坏、塌陷等等,这类骨折属于复杂性骨折Ⅲ[4],既要尽可能解剖复位,又要恢复关节面的平整,还要可靠的内固定,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其关节功能.

    作者:曾海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二妙散及其衍生方在骨伤科的应用与研究

    二妙散,源于《丹溪心法》卷四,由黄柏、苍术组成,等分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主治湿热导致的筋骨疼痛.二妙丸与二妙散药物相同,炼蜜为丸.为主治湿热流注之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下部湿疮、带下以及湿热成痿诸症的首选方剂,临床运用甚广,被收录在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现代研究表明,二妙丸还具有解热、抑菌、镇静、解除胃肠痉挛等作用,有“中药抗生素”之美誉.三妙丸,源于《医学正传·麻木》:黄柏四两、苍术六两、川牛膝二两,为末,面糊为丸.

    作者:李宁;王拥军;周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日趋升高,需要接受外科治疗的病例也逐渐增多.过去,80岁高龄髋部骨折常被认为是手术禁忌而多半采用非手术疗法,生活质量极度低下,甚而因此被夺去生命.

    作者:张斌;张春阳;秦永;冯冬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过伸复位结合间接减压内固定早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过伸复位配合间接减压内固定早期治疗胸腰椎骨折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2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5例胸腰椎骨折病例在伤后72 h采用过伸复位配合间接减压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以及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经6~24个月,平均14.6个月的随访,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Cobb角术后较术前明显缩小.93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胸腰椎骨折采用过伸复位配合间接减压内固定早期治疗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椎管容积恢复满意、神经损伤恢复好的优点.

    作者:张快强;杨利学;谭龙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雷公藤口服液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雷公藤口服液(LOS)联合氯诺昔康(LOR)、柳氮磺嘧啶(SSZ)和甲氨垛呤(MTX)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16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口服LOS+ LOR+SSZ+ MTX;对照组:58例,口服LOR+ SSZ+ MTX.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腰背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胸廓活动度、Schober实验、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6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比较,治疗组无变化56例,对照组无变化5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口服液联合氯诺昔康、柳氮磺嘧啶和甲氨蝶呤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长青;赵干;张荣;任俊涛;张少锋;蔡瑞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皮肤针扣刺后外敷弃杖散治疗胫骨结节骨骺炎

    胫骨结节骨骺炎多见于10~15岁青少年,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大多为喜爱运动,特别是跑跳、球类运动的学生.由于胫骨结节是牵拉骨骺,髌韧带附着其尖端,股四头股的长期、反复和猛烈收缩暴力,通过髌骨和髌韧带,集中于胫骨结节,使其发生慢性拉伤,严重的可致缺血性坏死.本病临床上一般采取患肢制动或局封方法,或者外搽外敷药物,但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有的病人需要制动1年以上,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和发育,特别是一些少年运动员,被迫放弃体育运动.笔者从2008年开始采用皮肤针扣剌后外敷弃杖散膏药的方法治疗胫骨结节骨骺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堃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陆氏银质针透刺次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85例

    目的:观察陆氏银质针针刺次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陆氏银质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2组均透刺次髎穴,其他辅助疗法相同.对其即时效果和治疗后3d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即时治疗效果及治疗后3d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陆氏银质针治疗组优于毫针组.结论:陆氏银质针针刺次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洪亮;程少丹;李伟;罗金寿;王慧芳;黄骏;陆念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