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旺;李盛华;柳海平;王承祥
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随着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广泛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逐渐成为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方法.对单椎体骨折常用的术式为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往往出现术中复位欠佳、后凸复发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近年来,为改善手术效果,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1口].
作者:张锐;柳海平;王承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敦煌消定膏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肿胀程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测量2组患者健侧术前、患侧术前及术后12、24、48、7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粗点周径,计算肿胀值.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1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术后24h、48h、72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敦煌消定膏外敷能明显减轻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的程度,尤其在12~72h内较对照组肿胀消除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肢肿胀程度,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劲挺;安文博;宋敏;宋贵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药浸膏在贮存过程中,常常发现存在吸潮、软化、粘连等现象,影响了产品质量.一盘珠颗粒是由名老中医李同生教授治疗跌打损伤的经验方一盘珠汤[1]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2~4],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保证中药颗粒制剂的质量,我们以医院制剂一盘珠颗粒为代表进行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的前后质量差异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卯祥;严雪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方法,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通过对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间手术的176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属于陈旧的33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切开复位,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加植骨.采用Golf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以及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6个月,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骨折端愈合良好,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至90~120.,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条件评分,优145例,良18例,可13例,,优良率为92.6%.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依据其分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严格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塌陷骨折的复位加植骨,术后早期3周不负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广州;李奇;李松建;刘宁富;蔡保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颈椎病患病率的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受影响.而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本文以中药汤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手法推拿治疗交感神经为主表现的颈椎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红;王春海;白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毒性药材及其制剂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也是导致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毒性药材在心脑血管科、骨伤科、消化科、耳鼻喉科中成药中应用比例大[1].我院为三级甲等骨科医院,骨科中成药品种多,用量大.本文对毒性药材在常用骨科中成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常用骨科中成药含毒性药材的品种及特点,并初步制定含毒性药材骨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以提高骨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水平,降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永梅;房德敏;高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困扰各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及新方法也不断涌现.密固达(唑来膦酸注射液)是近年国外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的一种新药,自2009年至今,我们对4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密固达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观察了该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该药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了相应的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及体会,在随后治疗中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旷鹂;周萍;梅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加中药治疗对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VSD加中药组15例,对照组为VSD组15例.比较2组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测定经治疗后1、3、5、7d创面渗出液IL-1、IL-6和TNF-α的水平,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创面肉芽生长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IL-6和TNF-α方面均表现为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加中药治疗对创面修复具有有利的影响,中药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机理可能为促进IL-1、IL-6和TNF-α的水平的上调.
作者:陈大志;董松林;祁兆建;范广峰;王富贵;顾荣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锁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很少,但是相对而言术后骨折不愈合仍是较为常见的,可高达3.7%[1].2003年5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不愈合26例,经再次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卧位牵顿这一创新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牵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机械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起效更快,疗程更短并且无副反应,安全性更高.结论:卧位牵顿手法是一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效好的创新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远方;朱其广;郑晓斌;刘特熹;余瑞涛;王书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结构的退变导致椎管内所容纳的神经根、马尾及血管等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腰痛、单或双侧下肢痛及坐骨神经痛[1],根据临床症状及CT、MRI的辅助诊断可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临床上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经患者主动要求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行手术治疗[1].我院自2005年7月~2010年9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3例,随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延兵;杨傲飞;邹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除与内科、耳鼻喉科疾患相关外,还与颈椎病的发生有关.由颈椎病相关因素引起的眩晕,称之为颈性眩晕,在交感性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可出现.笔者自2008年8月—2010年9月期间采用仰卧位理筋拔伸手法配合温胆汤口服治疗治疗颈性眩晕6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65例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寿;程少丹;陆念祖;张天伟;卜家树;李伟;徐洪亮;王慧芳;黄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共计109味,使用频次741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平肝熄风药运用多,占总体用药的84.75%;其中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积频率达86.18%;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积频率达92.29%;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累积频率达67.08%.结论:本病以肝肾亏虚,气血虚弱为主,临床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平肝熄风药等中药运用多.
作者:齐兵献;樊成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行动不便[1].几十年来,医学界对OA研究虽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其确切病因仍未明了[2]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20%,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78.5%保守估计,我国不同程度的OA患者至少在3000万以上,OA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后期只能选择关节置换,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迄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阻断OA的病理进展过程.
作者:韩廷成;周临东;董松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的方法将人工髋关节置换为被疾病和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目的是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肌肉、关节、体位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绍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科从2001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国产分体式髌骨爪和双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5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性20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1岁(26~78岁);滑跌致伤41例,击打伤7例,车祸4例;其中开放性伤2例.根据受伤机制分类[1]及手术方式见表1.
作者:孔凡盛;周福贻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柔筋舒督方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柳氮磺吡啶及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柔筋舒督方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2组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病情活动主要指标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而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柔筋舒督方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尚荣安;刘东钱;晁建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动力髋锁定系统(DHLS)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2组,分别采用DHLS和DHS内固定治疗.结果:(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DHLS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LS组用时和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2)下地时间:DHLS组和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DHS组与DHL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LS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LS优于DHS.
作者:辛健;汲长蛟;谢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捻挫伤和机器绞轧伤的增多,四肢皮肤片状撕脱伤及潜在性大面积皮肤套脱伤的病例日渐增多.其特点是创面大、污染重,常合并有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及骨关节的损伤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治疗上有一定困难.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科共收治下肢皮肤脱套伤患者12例,均采用中厚皮片原位回植覆盖,急诊修复创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勇;吴良绍;吴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肱骨干骨折是指外科颈以下鹰嘴窝以上的骨折,即自胸大肌止点(外科颈下1~2cm)至髁上(髁上2cm)之间的骨折[1],其发生率占所有骨折的1%~3%[2].目前,骨不连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定义为:①治疗1年后未愈合或需再次手术以达到愈合[3];②6~8个月内愈合失败常可诊断骨不连[4];③骨折部位存在疼痛和异常活动,X线片上持续存在透光带,在治疗第12周后每6周复查拍片,连续3次复查骨痂形成无进展[5].
作者:梁雄勇;李盛华;周明旺;李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