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跌打损伤涂膜剂的优选工艺及质量控制

宋玲;邓体瑛

关键词:涂膜剂, 成膜工艺, 正交试验, 绿原酸
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跌打损伤涂膜荆制备的佳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将中药材用适当的方法提取,以聚乙烯醇为涂膜剂基质制成.以涂膜剂外观,成膜时间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工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涂膜剂佳处方为:中药提取液30ml,PVA124 7g,甘油4ml,测定方法中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3%.结论:涂膜剂制备工艺设计较为合理,所成膜可塑性好,使用方便,采用HPLC法可有效控制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80例经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随访9~22月,平均15月.78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97.5%.术中无1例出现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9~30min,平均17min,术后腰痛减轻或消失.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先进、安全、有效的椎间盘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佳、恢复快、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作者:周雪松;金捷;胡海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膝骨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和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关节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多累及手指关节、膝、脊柱、髋等.

    作者:章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椎关节,并可累及外周关节、内脏及其他组织器官,晚期可造成脊柱及外周关节的强直畸形,导致终身残废,是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之一.

    作者:赵治友;邬亚军;王新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表现形式和程度差异大,治疗方法繁多.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起效快.

    作者:杨功旭;何勇;霍雄涛;李刚;欧阳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为评价国内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对中医药治疗LDP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时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LDP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了电子检索,同时辅以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专业资料.合并各篇治愈、好转为阳性结果,未愈为阴性结果,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疗效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表示发表性偏倚.结果::共查及了58篇文献,只有8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属低质量文献,共收入病人1011例,总优势比(OR)=4.59,95%置信区间(CI)为[2.84,7.433,合并效应的检验Z=6.22(P<0.0000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属低质量文献,加上现有临床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其疗效需进行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开展有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作者:王林华;卢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闭合复位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6例

    使用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已有60余年的历史,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可以降低固定失败率,降低感染率,减少失血量,允许早期活动,特别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具有钢板无法比拟的优势[1].

    作者:刘炜;曹建平;张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长手推拿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急性腰扭伤,多因姿势不正确或用力不当而造成,如负担过重、肌肉过度收缩,间接或直接的暴力所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祖传长手推拿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密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3年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密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的3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密骨葆组和钙尔奇D组,给药3年后,总结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测.结果:治疗后密骨葆组骨痛症状评分下降,腰椎2~4及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中医单项症候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期间无新骨折发生;服药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密骨葆腔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魏兵;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并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8月我院就诊的8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外固定支架固定组(手术组)56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保守组)32例,分别从主观功能评定以及影像学、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等客观指标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月内临床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手术组78.7%,保守组37.5%(P<0.001);手术组自复位后未再发生明显移位,保守组则在复位后第10天发生移位;无论是影像学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还是握力等客观指标比较手术组均要优于保守组.结论:外固定支架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其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素明;尹宏;杨开锦;黄建;杭柏亚;段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痹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胜风邪阻络型)Ⅲ期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痹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胜风邪阻络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在本方案拟定的临床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基础上,确定临床用药剂量.方法: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服用痹宁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22例服用风湿圣药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周期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84.84%,对照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68.18%.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痹宁胶囊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睛晴;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

    自2004年1月~2008年3月应用小切口微创DHS内固定治疗42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钱文亮;梁爱军;黄夕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指征、佳手术时机、入路选择、固定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1996年3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4例,手术入路:后壁6例,后壁/后柱10例采用K0cher-Langenbeck切口;新鲜前壁前柱骨折、双柱骨折、横形骨折或T形骨折共31例采用髂腹股沟切口;髂股切口或延长的髂股切口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1例,6例复杂骨折采用前、后入路,即髂腹股沟切口+Kocher-Langenbeck切口.内固定方法:2例髋臼后壁单发性骨折采用单纯螺钉固定,其余62例钢板固定.结果:手术后X片结果:骨折复位,优38例,良19例,中4例,差3例;复位优良率89%.随访12~24个月,按照Matta评分法:本组随访64例中,17分39例,15分20例,13分4例,11分1例;优良率92.1%.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骨折复位方法、精细的手术操作时取得理想复位的关键,良好的复位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作者:李嗣生;孙军;潘承波;刘发银;张子峰;刘征;陈树涛;孙茂庚;黄馥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22例疗效观察

    前臂尺桡骨骨折在创伤中比较多见,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前臂的正常活动,以往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但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莫金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炔材料模拟人体的关节,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从而使病人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作者:万长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LCP、锁钉及多针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式针应用在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2年10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随访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8例,年龄39~65岁,NeerⅡ型骨折33例,Ⅲ~Ⅳ型骨折2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P组36例,带锁髓内钉治疗组(A组)11例,多枚克氏针治疗组(B组)11例,各组均采用手法复位.术后就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方面.将LCP组分别与A组、B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绝对值标准评分.结果::LCP组和A组比较切口总长度、伤1:2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大外展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和B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伤口延迟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8周骨折愈合率、肩关节大外展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结果:治疗Ⅱ型骨折LCP组优良率90.9%.Ⅲ~Ⅳ型骨折LCP组优良率85.7%.A组优良率45.5%,B组优良率36.4%.结论: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首选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其疗效优于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固定技术.

    作者:王世勇;任民;文益民;张军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盘龙七片治疗Colles骨折复位后肿痛的临床观察

    Colles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手法复位是其基本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骨折往往伴随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创伤反应,复位后应用小夹板或石膏作外固定.

    作者:徐展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95°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A3型骨折临床体会

    股骨粗隆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目前,此类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方法有空心加压螺钉、DSH、PFN、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

    作者:朱立华;方红槟;黄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对92例行SPSS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64例成功地随访了5~11年(平均7.3年).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及末次随访时摄胸腰椎正侧位片并测量伤椎及相邻椎间隙前后缘的高度,伤椎节段的Cobb角.13例末次随访时行MRI检查.结果:临床疗效满意,4例内固定失败.术后伤椎和相邻椎间隙的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并基本保持到内固定取出,但末次随访时却均有显著降低.MRI示伤椎终板中央骨折未完全复位,受累椎问盘形态不规则和出现退变.结论:SPSS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远期疗效良好.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与椎体和椎问盘的破坏及未能得到有效修复有关.

    作者:姚啸生;李洪久;刘歆;王靖;唐天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脊柱的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时可累及四肢大关节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

    作者:冯建邦;高根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有效的关节重建手术之一[1] ,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预见性的做好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薛素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