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权
目的:观察治伤软膏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治伤软膏外敷治疗,B组空白对照.用药第3、5、10d作大体观察、光镜下组织观察、血液流变检测.结果:两组大体观察各时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d A组组织病理革兰氏染色评分优于B组(P<0.01);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A组用药后各时相全血粘度(低、中切)、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都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治伤软膏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其血液流变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作者:魏优秀;李贺伟;周伟;黄松;陈敬友;刘平;韦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占老年骨折的8%[1] ,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将影响膝关节的对合、稳定性与运动.有关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多种多样,所有分类方法均是基于骨折的部位与移位的程度.
作者:程月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椎弓根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7例老年患者的34个椎体,在C臂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双侧向椎体内穿刺球囊扩张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对疼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7例患者中有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个月(平均4.5个月).患者术后均感觉腰背部疼痛的缓解,其中22例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余5例有中等程度减轻,疼痛明显缓解率81.4%.有4例发生骨水泥外溢.结论:经皮经椎弓根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胡海清;颜欣心;蔡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脊柱的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时可累及四肢大关节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
作者:冯建邦;高根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牵拉按压手法为主,中西药联合应用,配合卧床及功能锻练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3~68岁,平均38.6岁.
作者:于自山;石福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股骨粗隆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目前,此类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方法有空心加压螺钉、DSH、PFN、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
作者:朱立华;方红槟;黄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式针应用在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2年10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随访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8例,年龄39~65岁,NeerⅡ型骨折33例,Ⅲ~Ⅳ型骨折2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P组36例,带锁髓内钉治疗组(A组)11例,多枚克氏针治疗组(B组)11例,各组均采用手法复位.术后就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方面.将LCP组分别与A组、B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绝对值标准评分.结果::LCP组和A组比较切口总长度、伤1:2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大外展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和B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伤口延迟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8周骨折愈合率、肩关节大外展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结果:治疗Ⅱ型骨折LCP组优良率90.9%.Ⅲ~Ⅳ型骨折LCP组优良率85.7%.A组优良率45.5%,B组优良率36.4%.结论: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首选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其疗效优于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固定技术.
作者:王世勇;任民;文益民;张军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为评价国内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对中医药治疗LDP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时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LDP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了电子检索,同时辅以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专业资料.合并各篇治愈、好转为阳性结果,未愈为阴性结果,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疗效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表示发表性偏倚.结果::共查及了58篇文献,只有8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属低质量文献,共收入病人1011例,总优势比(OR)=4.59,95%置信区间(CI)为[2.84,7.433,合并效应的检验Z=6.22(P<0.0000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属低质量文献,加上现有临床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其疗效需进行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开展有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作者:王林华;卢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跌打损伤涂膜荆制备的佳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将中药材用适当的方法提取,以聚乙烯醇为涂膜剂基质制成.以涂膜剂外观,成膜时间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工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涂膜剂佳处方为:中药提取液30ml,PVA124 7g,甘油4ml,测定方法中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3%.结论:涂膜剂制备工艺设计较为合理,所成膜可塑性好,使用方便,采用HPLC法可有效控制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作者:宋玲;邓体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硬膜外隙注射药物配方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药物配方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患者.各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隙注射治疗并检测患者术后第1、2、3、5、7、9天的空腹血糖(FBG).结果:Ⅰ组术后第1、2天FBG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Ⅱ组术后第1、2、3、5、7天FBG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但2组患者FBG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适量糖皮质激素硬膜外隙注射是安全的,它对患者FBG的影响较短暂,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作者:徐阳平;徐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肌肉骨骼损伤的25%;其中合并损伤约占踝关节损伤的1%~11%;单纯性下胫腓联合损伤较少见,占急性踝关节损伤的1%-11%.临床治疗方法较多.
作者:尹红兵;李列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前臂尺桡骨骨折在创伤中比较多见,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前臂的正常活动,以往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但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莫金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36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44个椎体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途径行经皮穿刺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3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次日即可佩戴围腰下床行走,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8分下降为2.1分;复查X线片示椎体高度恢复基本满意,未发生严重骨水泥渗漏到椎管内现象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老年人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肖少雄;熊伟;夏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指征、佳手术时机、入路选择、固定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1996年3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4例,手术入路:后壁6例,后壁/后柱10例采用K0cher-Langenbeck切口;新鲜前壁前柱骨折、双柱骨折、横形骨折或T形骨折共31例采用髂腹股沟切口;髂股切口或延长的髂股切口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1例,6例复杂骨折采用前、后入路,即髂腹股沟切口+Kocher-Langenbeck切口.内固定方法:2例髋臼后壁单发性骨折采用单纯螺钉固定,其余62例钢板固定.结果:手术后X片结果:骨折复位,优38例,良19例,中4例,差3例;复位优良率89%.随访12~24个月,按照Matta评分法:本组随访64例中,17分39例,15分20例,13分4例,11分1例;优良率92.1%.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骨折复位方法、精细的手术操作时取得理想复位的关键,良好的复位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作者:李嗣生;孙军;潘承波;刘发银;张子峰;刘征;陈树涛;孙茂庚;黄馥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Colles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手法复位是其基本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骨折往往伴随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创伤反应,复位后应用小夹板或石膏作外固定.
作者:徐展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并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8月我院就诊的8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外固定支架固定组(手术组)56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保守组)32例,分别从主观功能评定以及影像学、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等客观指标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月内临床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手术组78.7%,保守组37.5%(P<0.001);手术组自复位后未再发生明显移位,保守组则在复位后第10天发生移位;无论是影像学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还是握力等客观指标比较手术组均要优于保守组.结论:外固定支架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其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素明;尹宏;杨开锦;黄建;杭柏亚;段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使用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已有60余年的历史,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可以降低固定失败率,降低感染率,减少失血量,允许早期活动,特别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具有钢板无法比拟的优势[1].
作者:刘炜;曹建平;张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和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关节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多累及手指关节、膝、脊柱、髋等.
作者:章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表现形式和程度差异大,治疗方法繁多.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起效快.
作者:杨功旭;何勇;霍雄涛;李刚;欧阳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炔材料模拟人体的关节,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从而使病人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作者:万长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