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CP、锁钉及多针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王世勇;任民;文益民;张军华

关键词:锁钉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克氏针, 肱骨外科颈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式针应用在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2年10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随访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8例,年龄39~65岁,NeerⅡ型骨折33例,Ⅲ~Ⅳ型骨折2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P组36例,带锁髓内钉治疗组(A组)11例,多枚克氏针治疗组(B组)11例,各组均采用手法复位.术后就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方面.将LCP组分别与A组、B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绝对值标准评分.结果::LCP组和A组比较切口总长度、伤1:2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大外展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和B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伤口延迟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8周骨折愈合率、肩关节大外展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结果:治疗Ⅱ型骨折LCP组优良率90.9%.Ⅲ~Ⅳ型骨折LCP组优良率85.7%.A组优良率45.5%,B组优良率36.4%.结论: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首选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其疗效优于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固定技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静压力与白介素-1β诱导兔纤维环细胞损伤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持续静压力与白介素-1β(IL-1β)诱导藻酸盐凝胶培养的兔纤维环细胞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构建体外兔纤维环细胞凝胶培养模型,并将其分入5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IL-1β 10ng/ml,干预24h),C组(IL-1β 10ng/ml,干预48h),D组(1Mpa静压力,持续24h),E组(1Mpa静压力,持续48h).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RT-PCR检测Ⅰ、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两种方法均使纤维环细胞增殖减缓、凋亡增加.在D、E两组中这种作用更加明显.②RT-PCR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使Ⅰ、Ⅱ型胶原表达减弱,其中E组Ⅱ型胶原表达较A组下降约75%(P<0.01),为明显;随着干预时间延长,两种方法均使MMP-3表达增强;两种损伤模型中,TIMP-1的表达在24h干预后均出现降低,而干预48h后又有所回升.结论:体外持续静态压力能够诱发与IL-1β干预相似的兔纤维环细胞损伤,可作逐步发展为构建体外纤维环细胞损伤模型的常规方法.

    作者:黄吉军;邵增务;谢卯;周建国;刘佳;熊蠡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药物配方硬膜外隙注射对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硬膜外隙注射药物配方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药物配方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患者.各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隙注射治疗并检测患者术后第1、2、3、5、7、9天的空腹血糖(FBG).结果:Ⅰ组术后第1、2天FBG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Ⅱ组术后第1、2、3、5、7天FBG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但2组患者FBG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适量糖皮质激素硬膜外隙注射是安全的,它对患者FBG的影响较短暂,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作者:徐阳平;徐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跌打损伤涂膜剂的优选工艺及质量控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跌打损伤涂膜荆制备的佳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将中药材用适当的方法提取,以聚乙烯醇为涂膜剂基质制成.以涂膜剂外观,成膜时间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工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涂膜剂佳处方为:中药提取液30ml,PVA124 7g,甘油4ml,测定方法中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3%.结论:涂膜剂制备工艺设计较为合理,所成膜可塑性好,使用方便,采用HPLC法可有效控制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作者:宋玲;邓体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过伸损伤类胫骨平台骨折双向牵引的护理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占老年骨折的8%[1] ,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将影响膝关节的对合、稳定性与运动.有关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多种多样,所有分类方法均是基于骨折的部位与移位的程度.

    作者:程月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皮经椎弓根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经椎弓根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7例老年患者的34个椎体,在C臂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双侧向椎体内穿刺球囊扩张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对疼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7例患者中有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个月(平均4.5个月).患者术后均感觉腰背部疼痛的缓解,其中22例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余5例有中等程度减轻,疼痛明显缓解率81.4%.有4例发生骨水泥外溢.结论:经皮经椎弓根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胡海清;颜欣心;蔡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扶他林乳胶剂艾灸透人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笔者于2006年2月~2008年12月,采用扶他林乳胶剂艾灸透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小25岁,大63岁;病程短2d,长半年.

    作者: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

    自2004年1月~2008年3月应用小切口微创DHS内固定治疗42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钱文亮;梁爱军;黄夕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有效的关节重建手术之一[1] ,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预见性的做好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薛素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为评价国内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对中医药治疗LDP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时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LDP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了电子检索,同时辅以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专业资料.合并各篇治愈、好转为阳性结果,未愈为阴性结果,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疗效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表示发表性偏倚.结果::共查及了58篇文献,只有8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属低质量文献,共收入病人1011例,总优势比(OR)=4.59,95%置信区间(CI)为[2.84,7.433,合并效应的检验Z=6.22(P<0.0000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属低质量文献,加上现有临床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其疗效需进行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开展有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作者:王林华;卢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22例疗效观察

    前臂尺桡骨骨折在创伤中比较多见,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前臂的正常活动,以往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但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莫金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痹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胜风邪阻络型)Ⅲ期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痹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胜风邪阻络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在本方案拟定的临床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基础上,确定临床用药剂量.方法: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服用痹宁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22例服用风湿圣药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周期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84.84%,对照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68.18%.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痹宁胶囊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睛晴;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36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44个椎体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途径行经皮穿刺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3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次日即可佩戴围腰下床行走,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8分下降为2.1分;复查X线片示椎体高度恢复基本满意,未发生严重骨水泥渗漏到椎管内现象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老年人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肖少雄;熊伟;夏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密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3年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密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的3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密骨葆组和钙尔奇D组,给药3年后,总结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测.结果:治疗后密骨葆组骨痛症状评分下降,腰椎2~4及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中医单项症候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期间无新骨折发生;服药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密骨葆腔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亏虚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魏兵;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盘龙七片治疗Colles骨折复位后肿痛的临床观察

    Colles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手法复位是其基本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骨折往往伴随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创伤反应,复位后应用小夹板或石膏作外固定.

    作者:徐展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壮骨伸筋胶囊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型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因其发病率高、治疗效果较差而成为医学界受关注的问题之一.2006年8月~2008年9月,作者采用壮骨伸筋胶囊口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并与枕颌带牵引治疗作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刘保新;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指征、佳手术时机、入路选择、固定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1996年3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4例,手术入路:后壁6例,后壁/后柱10例采用K0cher-Langenbeck切口;新鲜前壁前柱骨折、双柱骨折、横形骨折或T形骨折共31例采用髂腹股沟切口;髂股切口或延长的髂股切口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1例,6例复杂骨折采用前、后入路,即髂腹股沟切口+Kocher-Langenbeck切口.内固定方法:2例髋臼后壁单发性骨折采用单纯螺钉固定,其余62例钢板固定.结果:手术后X片结果:骨折复位,优38例,良19例,中4例,差3例;复位优良率89%.随访12~24个月,按照Matta评分法:本组随访64例中,17分39例,15分20例,13分4例,11分1例;优良率92.1%.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骨折复位方法、精细的手术操作时取得理想复位的关键,良好的复位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作者:李嗣生;孙军;潘承波;刘发银;张子峰;刘征;陈树涛;孙茂庚;黄馥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治伤软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治伤软膏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治伤软膏外敷治疗,B组空白对照.用药第3、5、10d作大体观察、光镜下组织观察、血液流变检测.结果:两组大体观察各时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d A组组织病理革兰氏染色评分优于B组(P<0.01);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A组用药后各时相全血粘度(低、中切)、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都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治伤软膏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其血液流变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作者:魏优秀;李贺伟;周伟;黄松;陈敬友;刘平;韦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长手推拿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急性腰扭伤,多因姿势不正确或用力不当而造成,如负担过重、肌肉过度收缩,间接或直接的暴力所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祖传长手推拿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表现形式和程度差异大,治疗方法繁多.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起效快.

    作者:杨功旭;何勇;霍雄涛;李刚;欧阳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20例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牵拉按压手法为主,中西药联合应用,配合卧床及功能锻练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3~68岁,平均38.6岁.

    作者:于自山;石福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