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徐剑;勘武生;黄方敏

关键词:髓核成形术, 射频,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20世纪90年代射频消融技术广泛应用于美容手术和关节外科,1996年Yeung等首先采用该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国内于2001年底应用这项技术治疗椎问盘病变.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多发性骨科疾病,其中尤以老年患者多见.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选择牵引术治疗.而采用牵引术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卧床治疗3个月以上,导致压疮发生率高,肺部感染多发.

    作者:金阳;李宏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过头牵引法治疗肩关节盂下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中的盂下脱位为临床常见,治疗上目前多采用远端对近端的闭合整复方法.在长期临床应用中作者观察到这些常规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足.

    作者:胡思进;应有荣;陈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动物模型的研究

    目的:创建家兔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动物模型.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对膝关节进行强力被动扭转、暴力按摩,造成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并观察皮温、肿胀度、局部体征和局部纤维化骨化情况.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损伤局部肿胀明显;皮温升高;患肢关节强直,伸屈功能明显障碍,后关节僵硬;X线片示少部分出现低纤维化影;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改变.结论:该动物模型与临床创伤性关节僵直表现一致,说明模型复制成功.

    作者:张理平;刘晓颖;林绍彬;刘春水;陈顺友;林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模型兔膝关节软骨滑膜形态学的变化,以及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关节软骨光镜下形态学的影响.探讨伤科薰洗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32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中药熏洗组,手术方法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汤治疗4周,扶他林组给予扶他林外搽4周.治疗完成后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形态及组织学变化,评定中药熏洗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扶他林组相比,中药熏洗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用伤科薰洗方薰洗有减轻模型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破坏的作用.说明中药熏洗汤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熊鹏程;寿折星;熊昌源;白书臣;沈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野木瓜合剂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炎、臀筋膜综合症等,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病证.近几年,我科应用野木瓜合剂局部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122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炯成;王艮存;陈继红;姜杨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大鼠OPGmRNA、RANKL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药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OPG、RANKL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取10月龄大鼠36只随机分成三组:补肾健脾组(BSJP)、正常组、模型组.BSJP组及模型组无菌条件下摘取双侧卵巢制造骨质疏松模型,正常组采取假手术.术后1周开始给药,12周后处死.取出大鼠腰3锥体液氮冻存.经Trizol法抽提总RNA, RT-PCR半定量检测OPG、RANKL基因表达情况,经美国Britain GGM/D2凝胶图象分析系统分析各组目的基因的表达强度.结果:BSJP组大鼠RANKL的表达强度(Rv值)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结果P<0.05,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结果P<0.01,有显著差异.将BSJP组的OPG的Rv值与正常组比较结果P>0.05,没有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结果P>0.05,也没有显著差异.BSJP组0PGmRNA/RANKLmRNA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药补肾健脾法可以明显抑制RANKL的表达,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同时有促骨形成作用.

    作者:倘艳锋;陈久毅;李玉雄;罗永红;黎喜平;徐远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动力髋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人,患者跌倒,髋部着地,直接暴力作用于股骨粗隆,导致粗隆间骨折.由于此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必需有早期稳定的固定,使患者尽量早期活动,以避免长期卧床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列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加强其围手术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章武;刘安平;方体会;曹日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上50%~80%的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可伴有头昏、头痛、失眠、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突然猝倒等症状.

    作者:陈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松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多,既往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行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病程长、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胡优威;陈刚;蒋建伟;谭益云;杨阶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处方用药研究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1989~2006年间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骨关节炎的方剂;统计方剂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数;比较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用药的差异.结果:共有494首方剂纳入研究.215个内服方剂中,补益药30味1074次、祛风寒湿药31味908次、活血化瘀药22味727次;279个外用方剂中,祛风寒湿药28味1425次、活血化瘀药22味850次、补益药13味236次.内服、外用方剂中的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及常用药物,在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结论:治疗骨关节炎的方剂以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类别药物为主要组成药物;内服方剂多使用补益、祛风寒湿类药物,而外用方剂则多使用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类药物.

    作者:高宁阳;庞坚;曹月龙;赵咏芳;詹红生;石印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消瘀散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消瘀散外敷治疗,B组空白对照.用药第3、5、10d作大体观察、光镜下组织观察、血液流变检测.结果:两组大体观察各时相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第5dA组组织病理革兰氏染色评分优于B组(P<0.01);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A组用药后各时相全血粘度(低、中切)、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都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1).结论:消瘀散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其血液流变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作者:彭力平;孙德毅;林松青;范世珍;徐宁达;单爱云;熊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不同类型骨不愈临床观察

    骨不连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开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虽然疗效比较确切,但需要开放手术且存在很多并发症.

    作者:刘克地;胡俊华;卜志勇;王家良;彭兴国;付守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麻醉下手法加静脉镇痛泵治疗冻结期肩周炎

    很多治疗对肩周炎有效,但对冻结其肩周炎大多起效慢,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不方便.为迅速改善症状,我们应用麻醉下手法治疗和治疗后牵引及功能锻炼,防止因松解创伤引起再次粘连,提高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沈淋源;陈海波;庄霓;陈奕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14例胫腓骨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胫腓骨骨折多因受巨大暴力造成骨折,由于病程长,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骨科自2006年1月~2007年3月,收治胫腓骨骨折病人114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整体的观念辨证施护,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将治疗、护理、康复有机结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其手术治疗已有百年的历史.自从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以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一直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LS)首选及标准术式,如果同时合并侧隐窝狭窄,还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小关节突.

    作者:李志龙;张居适;方国华;周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斜扳手法的操作规范

    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如何评价临床疗效的准确性,一直是人们长期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军;韩磊;宋铁兵;王芃;于栋;林江豪;孙树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手法治疗机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该病38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多发时间、病因、病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改变、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78.9%)儿童起因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和头颈部外伤.38例患者均有枢椎棘突偏歪,具有诊断学意义的影像学表现为:颈椎正位(开口位)、侧位片中的ADI≥3.0mm,齿状突偏歪,颈1、2顺列不良,寰枢椎外侧关节面不平行,咽后壁厚度≥4mm,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向,寰椎后结节上或下翘,咽后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3,寰枢棘突角≥10°,喉室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7.本文中冯氏手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头颈部扭伤,咽喉与口腔部炎症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症主要的发病原因,X线检查必须和症状体征结合才可作出诊断,冯氏手法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韦良渠;韦颖;刘珺;高越;高相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切口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疗效好、骨不愈率和固定失败率低、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1,2].

    作者:温宏;胡月正;成少安;潘孝云;张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牵引加灸疗贴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我科2006~2007年应用颈椎牵引加多克-自热式柔性TDP灸疗贴治疗颈椎病19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