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峰;张国军
目的:探讨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180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型162例,均为Gartland Ⅱ型[1]以上,屈曲型18例.结果:术后优良率95%,肘关节功能僵硬6例,肘内翻2例,骨化性肌炎1例.结论:外侧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好,骨折临床愈合后可门诊取出内固定.
作者:张如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白藤梨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白藤梨经水提醇沉、脱蛋白后的粗多糖,以DEAE-Sephadex A-50和Sephacryl S-400凝胶柱分离纯化.分离得到的多糖应用气相色谱(GC)、紫外光谱(uV)以及红外光谱(IR)等进行初步结构分析.结果:从白藤梨粗多糖得到4个多糖组分即AEP1、AEP2、AEP3和AEP4,其中AEP1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AEP1B.气相色谱测定AEP1B的单糖组成为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3.98:6.73:1.00:2.56:1.60:9.69.紫外光谱显示AEP1B在260nm和280nm处均无吸收峰,红外光谱测定AEP1B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结论:AEP1B是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的均一杂多糖.
作者:许海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脑梗塞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预防至关重要.本文旨在调查了解脑梗患者健康教育方向的需求,便以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服务,做好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
作者:李晓华;陈学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用外源性胆固醇和高脂饲料(HFD)复制家兔高血脂模型,以造型动物血脂水平的改变作为观察指标,观察甘蔗烷醇对造型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石忠峰;姚光辉;赵金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氨茶碱与糖皮质激素静滴及单纯糖皮质激素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绵阳市人民医院2004年11月至2008年12月儿科住院部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246例按随机分组.治疗组选用氨茶碱与糖皮质激素静滴,对照组单纯激素静滴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氨茶碱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126例,接受激素治疗成功的有120例,两者临床疗效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使用氨荼碱与激素静滴较单纯激素静滴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并改善毛细支气管的症状.
作者:刘茂兰;李作娅;李晋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对中药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
作者:张万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安洁乐抗菌冻胶和凡士林换药在老年溃疡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38处老年溃疡期压疮患者分别采用安洁乐抗菌冻胶换药和凡士林纱块换药,对比压疮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安洁乐抗菌冻胶换药者.治愈率74%,总有效率90%,平均疗程45.6d;使用凡士林油纱换药者,治愈率62.5%,总有效率为75.0%,平均疗程57.5d.两组治疗治愈率、有效率和平均治愈疗程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安洁乐抗菌冻胶用于老年性溃疡期压疮的治疗优于凡士林,能提高压创治疗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胡健美;石云;吴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成为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多伴有多种内科疾患,围手术期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引起生命危险.现统计2003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伯英;凌彩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胸部外科术后肺不张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病例.结果:36例均治愈,其中31例分泌物阻塞性肺不张行吸痰、灌洗治疗后复张;3例凝血块堵塞行吸除血块、止血治疗后复张;2例支气管胸膜瘘行OB胶封堵治疗痊愈.未发生意外情况.结论: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胸外科术后肺不张的诊断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是治疗术后肺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施雄文;徐书楷;杨小丹;蒋新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短1年2个月.长随访6年,平均43.5月.观察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7例患者局部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疗效确切.
作者:李跃辉;秦祖恩;王纯育;梁刚;钟晓;戴传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医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手完成各种复杂与简单、精细与琐碎的医疗活动.据报道,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0%[1],可见,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细菌的常见的方式.因此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经济、有效的措施.我们在长期的工作观察中发现,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洗手率低,卫生监测中,医务人员的手拭指细菌数常常严重超标.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洗手制度,对防止医院感染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宋淑英;吴凡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实施静脉无痛麻醉的护理体会.方法:50例老年患者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实施手术.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麻醉意外.结论:老年患者无痛麻醉可以消除患者由于手术刺激引起的疼痛,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作者:马爱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2003年3~11月我院呼吸内科20例曾经误诊为其它疾病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其误诊原因.
作者:李占延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低频、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在低频、高频和多普勒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阑尾区的图像特点,对比不同条件下阑尾显示的效果.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132例中.超声确诊急性阑尾炎的111例(84.1%),阑尾及周围脓肿21例(15.9%),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61%.结论:低频、高频超声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多普勒血流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低频、高频和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和选择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
作者:谭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对45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大小、数目、症状、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50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352例,无临床症状148;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86.17%.结论: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而决定,尤其注意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提示定期体检非常必要.
作者:王萍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0例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通气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创通气后pH、PaO2、PaCO2、SaO2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插管率、死亡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提高PaO2和SaO2、降低PaCO2、纠正pH、降低插管率及死亡率方面疗效满意,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巫祥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对肺结核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肺结核伴发糖尿病患者95例,根据临床特点,常规抗痨、降糖治疗.结果:在降糖及抗痨治疗后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无差异.结论: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肺结核伴发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李鸿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创伤科患者为上下肢骨折多见,换药后用普通的绷带包扎伤口,患者活动次数多就会出现脱落,特别是股骨下端的部位,用胶布粘贴也常出现胶布松开或对胶布过敏的情况.为此,我科对四肢伤口敷料包扎采取使用全棉自粘弹性绷带进行加固包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雪辉;冯腾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特殊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根据患者的全程用药监护,分析1例孕妇肺炎并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对该住院患者实行药学监护,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结论:药师通过对该病例所做的全程的药学监护,自己对特殊人群用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干预用药,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佳的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施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