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芬霞;张德成
目的:探讨胫骨上端高、低位截骨术,与胫骨上端内侧截骨术加植骨3种方法的相对适应证。发现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病人,一侧手术治疗而另一侧未手术疼痛同样缓解。方法:1989年—2013年共手术治疗膝关节OA病人235例,其中双膝关节病变213例,选择临床症状较重的一侧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比,手术侧术前术后对比,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对比。结果:随访1~24年,优194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87.2%。结论:手术方法与适应证相符效果会更好。胫骨上端截骨术在治疗膝关节OA过程中,优势侧经过治疗,劣势侧肢体症状也能缓解。
作者:武富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干预非离子造影剂渗漏性损伤的疗效。方法:三家三甲级医院非离子造影剂渗漏性损伤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予以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观察2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指数的数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干预非离子造影剂渗漏性损伤的疗效确切,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能够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渗漏药物吸收并能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减轻局部症状。
作者:张丽;李卫玲;芦亚娟;徐变玲;张军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单纯性肥胖症,指仅有肥胖而无任何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肥胖症。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在临床上往往将毫针针刺与穴位埋线、电针、艾灸、推拿、穴位敷贴以及耳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治疗。通过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取穴规律,为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穴思路,以期更好的提高针灸减肥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兰杰;谢程;李晓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LEEP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运用LEEP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颈糜烂手术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中干预、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中反应发生率,分析其异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腹坠痛等术中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LEEP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时,运用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平均出血量,还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文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两组选穴均以循经(手足少阳经)取穴为主,以经络辨证为辅,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主穴分两组,每次3~5穴,随证配穴。用强刺激手法,以“得气”为度。电针组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主穴连接电针。两组患者均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半年。结果:电针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普通针刺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飞宇;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益君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检查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及丹参酮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益君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君汤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CT显像在老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采取放射治疗,在对其进行治疗前后,采取CT扫描检查,以便对其肿瘤期别加以观察与判定。结果:11例患者依据CT扫描检查结果,更改治疗方案,即6例患者需由根治性放射治疗,改为姑息性放射治疗,5例由原先初定的姑息性放射治疗,更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结论:在治疗前对患者予以CT显像检查,可对病灶予以正确的判断,且对其肿瘤分期加以明确,以便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沙占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 =4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患者予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肾性蛋白尿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湿、热、瘀、浊等邪气致病为标,脾肾亏虚是其病机的关键。中医治疗肾性蛋白尿从整体出发,以补脾益肾、化瘀降浊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
作者:任婕;翟志光;张振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李元文教授临床治疗皮肤疾患经验丰富,用药独特,常常在临证中配伍使用一些对药。对药即配伍起到协同作用者,或相互抵消毒副作用而专取所长者,或相互作用产生特殊疗效者。治疗时辨证论治,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合理选择对药,往往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李元文教授临床常用的对药有白花蛇舌草与天冬、柴胡与乌梅、泽兰与泽泻、黄芩与侧柏叶。
作者:蒋静;李元文;蔡玲玲;聂晶;宋雪;张历元;陈雪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经治的104例肺脾气虚型慢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4%,与常规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FEV1/预计值%、FEV1/FVC%、PDGF-BB浓度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小浩;陈少藩;卢育明;黄振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箱灸在含铂类药物化疗中止吐的疗效。方法:将169例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止吐,观察组85例采用盐酸托烷司琼加艾箱灸止吐,按疗效标准评定两组的止吐效果。结果:对照组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36.9%、止吐的总有效率为72.6%,观察组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56.5%、止吐的总有效率为88.2%,观察组的疗效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箱灸能显著提高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止吐效果。
作者:黎群足;钟妙文;叶慧青;唐荣德;谭秀玲;李瑞安;陈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35例小儿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予以湿润烧伤膏加以治疗,且予以相应的临床护理,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和护理之后,有24例患者痊愈(68.6%),11例有效(31.4%),总有效率为100.0%;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一例病患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烧伤患者予以湿润烧伤膏加以治疗,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疗效确切,且创面愈合速度快,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洪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口腔护理液在临床口腔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98例需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液与中药护理液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口腔清洁情况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乙组有效率高达95.9%,显著高于甲组的71.4%(P<0.05),而且甲组患者的清洁感、不适感与依从性同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腔护理液的应用,可明显提升患者口腔清洁度,效果显著。
作者:吴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中医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康复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及泌乳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48h内泌乳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患者康复护理中,采取中医康复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不良情绪,预防产后抑郁,同时能有效缩短泌乳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燕萍;谷秀芹;古丽玲;李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颗粒剂的方式,三个月之后,进行总有效率对比和肺功能等级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要远远高于对照组62.5%,且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52例慢性乙肝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即拉米夫定+护肝宁+甘利欣;治疗组则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显示,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5%,较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1.5%,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安全有效。
作者:司瑞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隔姜灸治疗风寒湿型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骨科门诊和病房的风寒湿型冻结肩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改良隔姜灸组30例,传统隔姜灸组30例,两组均采取阿是穴结合经络穴隔姜炙治疗,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7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肩周炎疗效评定标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传统炙法中有8例退出,改良隔姜灸组30例总有效率达93.33%,传统隔姜灸组22例有效率达7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姜灸组疗效优于传统隔姜灸组,改良隔姜灸操作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护理操作更具安全性,便于在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中推行,进一步改善风寒湿型冻结肩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宁;陈艳;余晓云;周平;梁萍;赵莉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加心理干预组。比较三组及组间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理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优于埋线组的80%(P﹤0.05)和对照组的66.67%(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栗丽丽;师强华;梁淑芬;李明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