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夏小军;段赟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来我中心门诊、住院病人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98例。将其中10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用自拟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灌肠,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与灌肠方组方相同);另将98例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上述中药方灌肠,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抗生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中:中药口服组总有效率(92%);西药抗生素组总有效率(56.2%)。治疗组中药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中药口服组及西药抗生素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赵萍霞;王玉珠;余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脊柱侧弯运动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资料,均采用小针刀结合综合康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Cobb's角的变化情况,VAS疼痛评分情况、功能变化ODI评分状况。结果:治疗之后该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功能评分和Cobb's角等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时采用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景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首乌地黄汤加减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浓煎内服合外用火针刺皮损区为治疗组,艾洛松乳膏(先灵葆雅)外搽皮损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首乌地黄汤加减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单纯性苔藓疗效肯定,安全,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借鉴。
作者:丁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深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急性发作时的即时止痛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病例5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深刺下关穴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各留针30 min,出针后测定即时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8.46%; VAS评分改善明显,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时疗效显著,且该方法取穴精炼,操作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宪;黄瑞聪;冯而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拟证明“解痉纠偏”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磁圆针、梅花针、电针综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药巴氯芬进行治疗。以国际公认的修改的AShowrth痉挛评定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l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反映患者功能水平,客观指标GABA(r-氨基丁酸)、GLU(谷氨酸)的血清水平测定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脑出血后便秘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圆针结合梅花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保证疗效更显著的基础上,相对更便于操作。
作者:韩雪丽;屈玉明;郝重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饮食结构及危害。方法: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合理的膳食护理。结果:控制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减少油脂摄入,低脂低盐饮食达到科学合理膳食习惯。结论: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胡芬霞;张德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重症患者热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医学科中医辨证为热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肥皂水直肠滴入,1次/ d。治疗组给予中药直肠滴入,所用中药为我院自制制剂双解合剂(药物组成:石膏、芦根,250 ml/瓶),1次/ d。1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20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2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重症患者热秘,临床治疗效果明确,并且不良反应少,非常适合重症医学科患者,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重症患者热秘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门诊住院病人的86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等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养阴复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乙明;胡水勋;郑尔洪;邓荣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箱灸在含铂类药物化疗中止吐的疗效。方法:将169例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止吐,观察组85例采用盐酸托烷司琼加艾箱灸止吐,按疗效标准评定两组的止吐效果。结果:对照组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36.9%、止吐的总有效率为72.6%,观察组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56.5%、止吐的总有效率为88.2%,观察组的疗效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箱灸能显著提高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止吐效果。
作者:黎群足;钟妙文;叶慧青;唐荣德;谭秀玲;李瑞安;陈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痔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痔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 VS 96.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痔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陕大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消炎止痛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自拟消炎止痛汤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炎止痛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唐卓;刘宇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CRP、HCY浓度的变化,与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并观察丹参酮磺酸注射液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CRP、HCY浓度变化,观察心衰患者与心功能正常患者CRP、HCY浓度变化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并将确诊为冠心病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6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在同等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1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CRP、HCY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慢性心衰组CRP、HCY浓度明显升高。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血浆CRP、HCY浓度与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增加心肌供血,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细胞水肿有关。
作者:胡文凤;王艳华;任红梅;杜书华;田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靶向治疗配合中医药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对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医药配合西药靶向药物的手段,并综合分析、探索;结果:中医药养阴润肺化痰活血法可降低或消除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的毒性和耐药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靶向药物同时依据肺癌患者肺肾两虚、痰瘀内结的病理过程,采用养阴润肺化痰活血法,发挥着解毒增敏的作用,且直接治疗肿瘤,改善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必能消除其耐药性。可能肺阴虚和“瘀”是EGFR-TKI基因耐药性的成因。
作者:钱彦方;王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肝病科门诊500例明确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扶正解毒丸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双虎清肝颗粒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扶正解毒丸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润东;张佩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修复46例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复位进行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3%,对照组优良率为78.3%;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修复踝部骨折具有创伤小、经济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血管病是当今威胁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脏病及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超过了copd和肿瘤、意外伤害,成为首位死亡原因。患肌心梗死(心梗)的平均年龄比前提前,而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和吸烟等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心肌梗死的治疗现状与临床指南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基层医院,如较多的县市级医院,由于各医院的发展及硬件的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相差较大。更多的基层医院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加溶栓等,少数病人应用介入治疗。应用各种方法治疗,只要充分的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让病人及家属采纳,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知情权,尊重病人和家属的选择权利,应该说都是合理的,临床治疗效果已较为满意。
作者:孔令刚;屈兴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95例孕产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中接受椎管内麻醉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开始哺乳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孕产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开始哺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高危产妇可选择全身麻醉,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呼吸抑制等不利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作者:沈凤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两组选穴均以循经(手足少阳经)取穴为主,以经络辨证为辅,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主穴分两组,每次3~5穴,随证配穴。用强刺激手法,以“得气”为度。电针组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主穴连接电针。两组患者均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半年。结果:电针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普通针刺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飞宇;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24例疑似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对其予以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组织检查,且将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病理检查发现,有23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而超声造影检查发现21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2例漏诊/误诊,漏误诊率为8.7%(2/23)。结论:临床上采取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加以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祁晓杰;刘清华;李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从病因审查、病机演变规律,四步辨治策略3个方面,对甘肃省名中医夏小军主任医师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使名中医学术经验发扬光大,裨益后学。
作者:李雪松;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