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茹;黄莉;季伟
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急症,多发生于3岁以内小儿.2005年10月~2007年3月,我科用普米克令舒(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博利康尼(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58例,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曹严勇;夏煜;吴灿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4%[1],好发于老年人.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较股骨颈骨折迟5~6岁;社会呈老龄化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有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我们对1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东;殷小军;周正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开展使得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大多数肝癌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 HBV DNA的复制与否直接影响到肝硬化进展程度,选择3DCRT治疗的患者影响更加明显.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拉米夫定联合3DCRT治疗肝癌36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自Miller首次提出眶内眼外肌Pulley的概念后,在影像学和组织学得到证实,并逐渐被用到了对眼球运动的解释.
作者:董凌峰;吴开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0年前瞻性调查结果,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启东市肝癌高发区对515例HBsAg携带、男性、年龄在20~60岁的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检、采血检测HBsAg、ALT、甲胎蛋白(AFP),B超、CT等进一步检查.同时,将该居住区相同时间段内20~60岁的全部男性64 883人列为对照组,进行了连续20年的前瞻观察.结果 HBsAg阳性人群的肝癌年发病率高达1341.3/10万,是对照组184.5/10万的7.27倍.HBsAg阳性组发生肝癌时的中位年龄43岁;对照组则分别为48岁.各年龄段发现肝癌时HBsAg阳性组比对照组平均提早了2.25~5.82年,生存时间较对照组长150~197 d.随访中曾出现过AFP阳性人群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极显著高于AFP阴性人群(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重要的病因因素.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尤其是AFP低度阳性患者定期检测,可以发现早期肝癌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启南;陆培新;王金兵;吴燕;孙燕;陈陶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指征、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 高位隐睾患者7例(双侧腹腔型隐睾5例,单侧腹股沟管内环处隐睾1例,双侧睾丸异位1例),采用腹腔镜下松解精索血管与输精管,将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6例腹腔镜手术成功,1例术中转开放手术.结果 7例共13侧睾丸,9侧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1侧睾丸下降固定于腹股沟管皮下环下方,1侧睾丸体积过小,予以切除.2侧异位睾丸术中转开放手术下降固定于阴囊内.术后随访4~16个月,下降固定的睾丸无萎缩.结论 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具有观察全面、创伤小、可同时处理两侧睾丸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庄海军;侯佩金;顾硕;汤鹏;傅广波;王恒兵;任琤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喘憋性肺炎以6个月至2岁小儿多见,对患儿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对喘憋性肺炎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并能有效的预防喘憋性肺炎时心力衰竭的发生.
作者:陈灿华;丁娴;杨娟;高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标准型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s)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鼻息肉患者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1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44s和EGF的表达,以吸光度值代表两者的表达强度.结果 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炎症细胞CD44s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7、0.28±0.05和0.36±0.08,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组织的0.11±0.02、0.13±0.03和0.22±0.04(P<0.05);鼻息肉上皮中EGF的表达水平为0.22±0.05,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上皮0.08±0.02(P<0.05).结论 CD44s和EGF在促进炎症细胞浸润、上皮损伤修复及疝出固有层的上皮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军;刘志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宫颈非典型腺细胞(AGC),是指细胞呈子宫内膜样或子宫颈内膜样分化,并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细胞核,这种细胞核的变化,有别于反应性或修复性改变,无浸润癌的特征.AGC发现率低,占子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的0.1%~2.5%<1%[1].总结我院AGC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尤志学;周斌兵;宁魏青;邢燕;王淑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人胰升血糖素样肽1(hGLP-1)突变体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方法 用生物合成方法获得hGLP-1突变体基因8Val-hGLP-1,将其克隆于载体pGEX-4T-1中,构建pGEX-4T-1/8Val-hGLP-1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酶切电泳以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用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其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pGEX-4T-1/8Val-hGLP-1经双酶切电泳鉴定与测序分析证实构建成功,SDS-PAGE与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证实其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hGLP-1突变体基因8Val-hGLP-1,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为下一步获得含突变体基因的重组hGLP-1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朱清;秦红兵;顾锦华;朱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下生物蛋白胶修补溃疡病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例溃疡病穿孔患者采用二孔法腹腔镜下生物蛋白胶进行修补治疗.结果 11例修补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病例.结论 二孔法腹腔镜下生物蛋白胶修补溃疡病穿孔简便有效,手术创伤小.
作者:孙键;汤浩;秦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癫痫发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患儿分为癫痫发作(A)组22例及非癫痫发作(B)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发作后24 h内血清NSE水平,并与正常对照(C)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NSE水平为(22.12±10.22) μg/L,明显高于B组的(9.72±4.06) μg/L和C组的(7.90±1.85) μg/L(P<0.01).结论 癫痫发作后可引起血清NSE水平的显著升高,测定NSE有助于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的鉴别.
作者:季凤华;周辉;袁伯稳;赵建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浆中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肿瘤中测定的意义.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人AS免疫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人AS多克隆抗体,建立人血浆AS酶联免疫吸附检验(ELISA)方法.并检测了73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AS含量.结果 该方法检测人血浆AS的线性范围为3.13~100 mg/L,灵敏度为5 mg/L.73例肿瘤患者血浆A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7.16±7.32) mg/L,(P<0.05或P<0.01).结论 以基因重组AS建立的人血浆AS含量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一种新检测技术.
作者:杨炳华;何杨;金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有效恢复椎管容积和脊柱生理曲度等优点,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在临床上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随之也发生了一些并发症, 断钉即是其中一种.当内置物在骨折愈合前松动、折断后,已恢复高度的受伤椎体将再次发生塌陷、生理前凸丢失,严重者转变成后凸畸形,因此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 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12例, 获得完整随访资料467例, 其中断钉16例, 发生率为3.43%,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梦;齐新生;茅治湘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病例.结果 200例患者终确诊173例,确诊率86.5%.其中感染性疾病110例(55%);非感染性疾病63例(31.5%);出院时仍未确诊27例(13.5%).结论 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于非感染性疾病,其中败血症病例数占第一位;而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的发病率高.经详细而全面的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可以确诊.
作者:蔡洁;陈念;王瑞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江苏汉族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5(GDF5)非翻译区域的一个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104T/C;rs143383)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性.方法 对313例具有原发症状并有影像学证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485名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104T/C基因型测定,并检测+104T/C等位基因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结果 江苏汉族人群中,GDF5基因5′非翻译区域的一个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104T/C;rs143383)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显著相关(P<0.01),含有+104C的等位基因转录能力下降.结论 江苏汉族人群中GDF5基因5′非翻译区域+104T/C等位基因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易感性呈显著相关.
作者:姚晨;戴进;秦江辉;徐勇;史冬泉;蒋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院自2005年4月~2007年7月,利用电视纵隔镜诊断36例纵隔疾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蕾;王中林;张晓膺;陆一民;汪潜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率为7.5%~12.4%,如不能及时恰当处理,则病死率高达30%~58%[1].1996年,彭淑牖等[2]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以捆绑取代缝合,避免遗留针孔,保证吻合口的密封性,目前业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推广应用.我院自2002年以来引进该术式,并在近4年来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共施行了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但预防了术后胰漏的发生,而且避免了术后大出血.
作者:华志元;金慧涵;胡明华;包嘉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小球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和podocin在V型狼疮性肾炎(V-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V-LN组11例和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组8例患者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尿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脂、血清补体及肝肾功能,并行肾组织活检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ephrin、podocin表达的变化.结果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尿补体C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V-LN组血脂、血清补体C3、C4及尿FDP均低于IMN组;nephrin、podocin表达两组均减弱,但IMN组更明显.结论 Nephrin、podocin表达减弱可能参与V-LN蛋白尿的发生,但V-LN表达减弱不及IMN明显,推测V-LN蛋白尿的发生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
作者:达展云;范亚平;沈良兰;施岚;王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头痛是临床诊疗的常见病.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多由枕部起源,可放射到额、颞及眶部.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比例较高,约17.8%[1].我院疼痛门诊采用神经阻滞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陆伟萍;谢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