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齐新生;茅治湘
将7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不限钠饮食与限钠饮食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血流量和肾功能损害情况作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锡炳;刘霞英;徐月琴;朱红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巨大儿青少年期生长发育和多元代谢特征.方法 148例出生时体重≥4 kg的巨大儿,年龄13~18岁(巨大儿组).另选等数出生体重正常儿的同龄青少年(对照组).对其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体检和分析.所选青少年母亲均为非糖尿病妊娠和非妊娠合并糖尿病者.结果 两组在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HOL)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巨大儿组肥胖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3%(P<0.01)、超重率为19.40%,高于对照组的3.30%(P<0.01).结论 巨大儿在未来发生代谢相关疾病的危险比正常出生体重儿高;早期预防、控制巨大儿的出生,对减少成人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卞晓云;王兴纬;奚正荣;范建明;苏良香;沈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1896变异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包括HBV前C区在内的DNA片段,经纯化、末端标记后测序,判读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36例肝硬化和18例肝癌患者血清A1896位碱基突变率分别为41.2%、69.4%和100.0%;A1896变异株感染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非变异株感染者(P<0.01).结论 A1896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病的慢性化及临床病情加重,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以及患者免疫状态的改变相关.
作者:汪伟明;王永忠;卫峥;濮翔科;吴国祥;陈敏;杭双荣;申红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指征、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 高位隐睾患者7例(双侧腹腔型隐睾5例,单侧腹股沟管内环处隐睾1例,双侧睾丸异位1例),采用腹腔镜下松解精索血管与输精管,将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6例腹腔镜手术成功,1例术中转开放手术.结果 7例共13侧睾丸,9侧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1侧睾丸下降固定于腹股沟管皮下环下方,1侧睾丸体积过小,予以切除.2侧异位睾丸术中转开放手术下降固定于阴囊内.术后随访4~16个月,下降固定的睾丸无萎缩.结论 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具有观察全面、创伤小、可同时处理两侧睾丸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庄海军;侯佩金;顾硕;汤鹏;傅广波;王恒兵;任琤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供肝手术方式对供体的安全性.方法 86例供体接受了活体肝移植供肝手术:左叶供肝58例(A组);右叶供肝28例(B组).收集并分析供者住院及出院1、3、6个月CT、B超及肝功能随访资料.结果 86例供体手术顺利,康复出院.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7.40±0.88) h vs. (8.00±0.84) h]、平均失血量[(457.41±40.74) ml vs. (518.96±40.74) ml]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8.62±0.92) d vs. (10.16±0.99) 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供体肝功能指标可有轻度波动,1周内均恢复正常.CT显示供肝者残留肝恢复至(或超过)正常肝体积的时间:A组6~11个月,B组10~14个月(P<0.05).A、B组术后恢复期分别有30.7%和 32.3%供肝者出现一过性腹部不适、疼痛等;A、B组术后8个月分别有88.5%和85.6%的供肝者恢复术前工作或劳动.结论 健康成人捐献部分肝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梦芸;李国强;陈国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宫颈非典型腺细胞(AGC),是指细胞呈子宫内膜样或子宫颈内膜样分化,并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细胞核,这种细胞核的变化,有别于反应性或修复性改变,无浸润癌的特征.AGC发现率低,占子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的0.1%~2.5%<1%[1].总结我院AGC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尤志学;周斌兵;宁魏青;邢燕;王淑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以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手术治疗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4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后路减压、枕颈融合固定,再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磨除.术前、术后均行CT、MRI扫描并测量相关数值.结果 术前所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性瘫痪及感觉障碍均于术后短期内缓解.术后随访2~5年,平均3.5年.术后半年4例患者均生活自理.术后2年,2例患者已经能参加一般体育活动,另2例患者能参加轻体力劳动.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奚健;王君宇;姜冰;马建荣;方加胜;张明宇;彭泽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 79例PHC经CT或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IF和VEGF水平.结果 PHC组血清中MIF和VEGF浓度分别为(56.2±18.1) ng/ml和(531.9±102.7)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9.6±12.3) ng/ml和(223.2±72.6) pg/ml(P<0.01);在PHC组中Ⅰ期、Ⅱ期和Ⅲ期MIF浓度分别为(54.8±11.2) ng/ml、(81.1±28.5) ng/ml和(97.6±25.6) ng/ml;VEGF浓度分别为(527.6±132.7) pg/ml、(546.5±107.4) pg/ml和(579.4±81.3) pg/ml;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PHC组中MIF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45).结论 MIF和VEGF参与了PH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可作为监测PHC进展、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天敏;卫峥;张建中;黄和冲;王永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2007年1月~12月我院ICU共收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我们采用特色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军;刘巧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58.6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14例,发现肿瘤细胞13例(92.8%).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8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13例,Ⅳ期3例.激素受体阳性者占82.8%.25例获得随访,死亡8例.结论 男性乳腺癌临床少见,发病年龄偏大,容易误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男性乳腺癌具有特殊意义.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预示男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醒;斯岩;凌立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患的唯一途径,该项移植技术是人体器官移植中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技术之一[1].为开展心肺联合移植,我院于2008年6~7月对6只猪成功进行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冯建萍;王俏丽;夏仲玲;季萍;邵永丰;张石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哮喘儿童气道炎症和辅助T细胞(Th)亚群的影响.方法 68例中、重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激素治疗组32例,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36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且同时口服银杏叶片6个月.对治疗前后诱导痰液作嗜酸性细胞计数,并测定痰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5水平.同时以2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两哮喘组治疗前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IL-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IL-5均下降(P<0.01),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激素治疗组(P<0.01).各组间IFN-γ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银杏叶片与布地奈德具有协同抗炎作用;银杏叶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哮喘气道炎症和纠正失衡的Th亚群.
作者:吕剑平;吕进泉;忻悦;唐燕;张晓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技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HVHF,置换量3000~4000 ml/ h,均以前稀释方式输入,血流量250~300 ml/min,连续进行72 h以上,每24小时更换一次滤器及血路.于HVHF治疗后24、48、72 h分别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气道阻力(Raw);行血气分析,计算出氧合指数(PaO2/ FiO2).结果 HVHF治疗后48 h 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HR显著减慢;PaO2、PaO2/ FiO2和Cdyn在HVHF治疗后24、48、72 h时均显著升高(P<0.05);Raw在HVHF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改善氧合等,从而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有益于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改善预后.
作者:王联群;陶春红;万仁华;陈海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2004~2008年,我们手术治疗跗舟骨骨折21例,其中,9例Sangeorzan Ⅱ、Ⅲ型跗舟骨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器合并有限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骏飞;熊进;陈一心;骆东山;张亚峰;施鸿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00例门诊及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使用辛伐他汀10 mg/d,晚上顿服,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服药后4、12周后各复查血脂一次,分析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项血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辛伐他汀有良好的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朱春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癫痫发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患儿分为癫痫发作(A)组22例及非癫痫发作(B)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发作后24 h内血清NSE水平,并与正常对照(C)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NSE水平为(22.12±10.22) μg/L,明显高于B组的(9.72±4.06) μg/L和C组的(7.90±1.85) μg/L(P<0.01).结论 癫痫发作后可引起血清NSE水平的显著升高,测定NSE有助于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的鉴别.
作者:季凤华;周辉;袁伯稳;赵建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辛硫磷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每日不同剂量辛硫磷(5.9、29.4、147.0) mg/kg分别对雄性成年SD大鼠连续灌胃染毒15 d和30 d,应用RIA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睾丸匀浆中睾酮(T)的水平,同步测定睾丸标志酶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活性,并采用精子头计数法观测每日精子生成量(Spr)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染毒大鼠15 d时,血清LH水平5.9 mg/kg,各染毒组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血清FSH的水平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各染毒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水平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现为升高的趋势,在147.0 mg/k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至30 d时,血清中LH水平在147.0 mg/k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在≤29.4 mg/kg剂量组表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ACP各染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γ-GT的活性在≥29.4 mg/kg剂量组范围均有明显差异(P<0.01).Spr与染毒剂量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在≥29.4 mg/kg剂量范围Spr显著减少(P<0.01).结论 辛硫磷对雄性大鼠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可影响其血清及睾丸性激素水平和酶活性,导致精子生成障碍.
作者:胡静熠;王心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份血清抗体ELISA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6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测血MP抗体,检测痰MP-PCR.结果 痰PCR法、单、双份血清ELISA法检测MP的阳性率分别为26.78%、13.69%与22.62%;痰PCR法与单份血清ELISA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双份血清ELISA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份血清ELISA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 05);痰PCR检测与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关联性分析,相关系数r=0.6368.结论 痰PCR法联合双份血清抗体检测,能明显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赵茹;黄莉;季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4%[1],好发于老年人.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较股骨颈骨折迟5~6岁;社会呈老龄化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有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我们对1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东;殷小军;周正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变化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度评估的价值.方法 AP住院患者101例,其中轻症胰腺炎(MAP组)78例,重症胰腺炎(SAP组)23例.SAP中包括重症胰腺炎无肺损伤(SAPNLI组)13例,急性胰腺炎并相关性肺损伤(APALI组)患者10例.采用ELASA法检测第1、3、7、11天血清MCP-1、IL-8浓度;另选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 (1)入院当日MCP-1血清浓度各组均有明显升高,在MAP组与对照组、SAPNLI组与MAP组、APALI组与SAPNLI组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入院当日IL-8血清浓度SAPNLI组与APALI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各组的MCP-1, IL-8血清浓度水平均第3天达到峰值;(3)入院第3、7、11天的MCP-1、IL-8血清浓度SAPNLI组与MAP组, APALI组与SAPNLI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MCP-1、IL-8浓度有助于预测AP病情发展,并可能成为预示肺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聂锦山;陈卫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