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春;虞立平;史文华
我院1995年1月~2006年1月取第十一肋间切口行肾癌根治性切除6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1岁.右侧34例,左侧29例,肿瘤大小3~10 cm.肾上极肿瘤19例,肾中下极肿瘤44例.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60例,嫌色细胞癌3例.肾蒂淋巴结转移11例.临床分期Ⅰ~Ⅲ期,同侧肾上腺切除19例,病理检查未发现癌转移.
作者:邵雪峰;向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改进型剥脱器开展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共116例(141个患肢),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28~76岁,平均47.5岁;病程8个月~39年,平均7.9年.临床表现为患肢表浅血管呈团块性扩张,站立时加重,常有酸胀、沉重感.术前行深静脉B超检查,以了解深静脉通畅情况及瓣膜功能.术前用龙胆紫药水在曲张静脉处做标记,其中伴色素沉着者42例,足靴部溃疡者23例.
作者:朱定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眼部疾病与线粒体病变的关系.方法 取痉挛性睑内翻、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患者的手术切除眼外肌标本,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肱二头肌进行肌肉活检常规、酶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 34例眼肌标本仅1例痉挛性睑内翻、1例先天性上睑下垂Gomori三色染色示变性红纤维,其余均为非特异性变化.9例肱二头肌标本中,仅2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Gomori三色染色示破碎红纤维.结论 痉挛性睑内翻、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患者可能与线粒体病变无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肌肉活检未见线粒体病变,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肌活检初步证实为线粒体疾病.
作者:刘虹;张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996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在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手术33例,本文就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闭合手术共计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1岁8个月~56岁,平均16.56岁.体重10.5~59 kg,平均31.54 kg.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10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19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0例,房间隔缺损(ASD)6例,肺动脉狭窄(PS)1例,法洛四联症(TOF)2例)],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病变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2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
作者:赵六六;但文富;游昕;梁勇;周建国;马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及受体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变化.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mRNA和相关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 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NT-3及受体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恢复期逐渐上升;急性期NGF与BDNF及其受体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恢复期无明显表达.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时NGF与BDNF及其受体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增加,而NT-3及受体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在缺血初期下降,提示缺血早期NT-3可增加神经元死亡.
作者:方琪;董万利;徐耑;张正春;袁霞;蒋建华;倪健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含SH2肌醇磷脂酶(SHIP)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组PCR、RT-PCR和直接测序等方法,在72例AML患者中检测SHIP基因突变和SNP.结果 SHIP Q1153L为新发现的突变,阳性率1.4%.结论 SHIP Q1153L突变可能参与了继发性AML的分子发病机制.
作者:许家仁;李建勇;张苏江;黄峻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B16细胞)的作用,探讨As2O3抗肿瘤的机制.方法 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特征;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CM),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Fluo-3/AM、H2DCF-DA和DAF-FM-DA,观察As2O3引起瘤细胞内钙离子(Ca2+)、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50 μmol/L As2O3作用细胞12 h后,Hoechst33258核染色可见典型凋亡细胞;细胞内Ca2+、ROS和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s2O3可诱导B16细胞发生凋亡,As2O3诱导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ROS和NO的增加有关.
作者:王华;张天一;杨扬;张春辉;倪启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广泛应用于各种上尿路手术中,术后能起到很好的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有效的解除上尿路梗阻,并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术后上尿路的狭窄,且膀胱镜下即能拔管、换管.但如放置不当或长时间留置会造成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以至拔管困难.1996年10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患者16例,报道如下.
作者:蒋晓东;邹建纲;周忠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为了解布地奈德混悬液(budesonide,化学名为16,17α-22R,S-丙基亚甲基二氧-孕甾-1,4-二烯-11β,21-二羟基-3,20二酮)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l临床疗效,我们选择102例AECOPD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陈延斌;季成;黄建安;凌春华;陶岳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的可能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初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D25+、CD69+表达情况,磁性细胞分离系统在细胞表达高峰去除CD25+、CD69+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MTT法在各时间点检测不同抗原组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再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明显降低了对相同刺激原的反应性(48.82±13.71)%,保留大部分对无关刺激原的反应性(65.47±9.84)%和肿瘤刺激原的反应性(64.83±3.65)%.结论 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可以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
作者:柴忆欢;邱慧英;徐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痰液细胞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肺癌、吸烟及正常人群组痰液细胞hnRNPA2/B1阳性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人群组中表达的特点.结果 肺癌组及吸烟组痰液细胞hnRNPA2/B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肺癌与吸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痰液hnRNP A2/B1的过量表达伴随着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的全过程.因此检测痰液细胞(特别是吸烟者)hnRNP A2/B1阳性表达,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弘卿;张熔熔;王利军;殷伯福;殷凯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确诊为卵巢上皮性癌的中位平均年龄为33岁,多以腹痛,腹胀和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49例(67.1%)为单侧,肿瘤大径线平均为15.4 cm,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减灭术,57例(78.1%)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病理分级为G1、G2、G3级者分别为45.2%(33/73)、34.2%(25/73)、20.6%(15/73).病理类型以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常见,占78.1%(57/73).41例(56.2%)临床分期为Ⅰ期和Ⅱ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化疗,5年生存率53.4%.本病预后与临床分期、细胞学分级、手术彻底性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40岁以下妇女患者卵巢上皮性癌较少见,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早期,高分化多见,经手术和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周碧芳;裴红;吴强;周宝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们对12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结合取石网取石,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达到治疗微创的目的.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12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结合取石网治疗,男7例,女5例,年龄27~53岁.其中有黄疸病史者3例,B超发现胆总管直径0.9~2.1 cm.
作者:许长松;夏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顺铂(CDDP)在人体内诱导原发性肝癌(PHC)细胞凋亡(APO)的情况及其与多药耐药性(MDR)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0例PHC患者分成两组:CDDP治疗组16例,患者在术前行CDDP诱导治疗(30 mg/d,静脉滴注,连续4 d);对照组14例,术前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组患者手术标本的APO和MDR表达情况,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CDDP组APO为(7.72±6.66)%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DDP治疗组S期细胞比率(SP)及增殖指数(PI)分别为(3.01±2.98)%和(7.35±4.92)%,对照组为(8.30±5.49)%和(20.96±13.59)%,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MD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CDDP组APO与MDR的表达呈负相关(r=-0.6,P<0.05).结论 CDDP在人体内能够诱导PHC细胞凋亡而起治疗作用;MDR的表达(P170)是CDDP诱导PHC凋亡的影响因素之一.PHC细胞的APO与MDR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5).
作者:谢嵘;徐三荣;王崇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们分别采用C臂X线机、术中超声定位引导穿刺建立肾通道行经皮肾镜术(PCNL)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38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肾结石患者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25~66岁.单发性肾结石16例,多发性肾结石22例.结石大直径1.0~1.9 cm 8例,2.0~2.9 cm 21例,3.0~3.9cm 9例.重度肾积水12例,中度肾积水19例,轻度肾积水7例.8例患者近期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石未排出.
作者:冯军;吴曙军;董坚;杨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我们采用双向外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月~2005年9月经CT证实脑室出血铸型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9~78岁.GCS评分3~8分9例,9~12分11例,13~15分3例.有高血压病史19例,糖尿病史6例,既往有脑梗死5例.CT提示:全脑室系统铸型12例,双侧侧脑室铸型5例,单侧侧脑室铸型合并第三、四脑室、导水管积血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19例.
作者:陈宏;谢军;鲁艾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3种细胞因子在结核、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同步分别检测36例初治活动性结核、24例肺癌及1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IL-4水平.结果 结核组IFN-γ[包括痰集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PPD)≤2+组)]明显高于肺癌组、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组与对照组无区别;结核组IL-4高于肺癌组;60岁以下患者血清IFN-γ、IL-12浓度结核组高于肺癌组.结论 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在结核与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不同,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沈云飞;殷凯生;王新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5例(45眼),范围180°睫状体,温度为-60℃至-80℃.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82.2%的患者眼压降低至30 mmHg以下,77.8%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睫状体冷凝术是治疗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琴;袁志兰;于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文探讨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同时加入L-精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60只,体重200~300 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前5组为实验组,即LA10组,LA100组,LA10+SOD组,LA100+SOD组和SOD组,其中LA10组和LA100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前给予10 mmol/L和100 mmol/L的L-精氨酸,LA10+SOD组和LA100+SOD组在心肌缺血前和前两组一样,再灌注时再给予1 000 U/L SOD,SOD组仅再灌注时给予1 000 U/L SOD.第6组为对照组,不加以上药物.参照Neely等方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稳定15 min后关闭主动脉插管,经主动脉根部以6.0kPa压力顺行灌注St.Thomas停跳液.停搏90 min后开放主动脉插管,恢复Langendorff灌注30 min,期间作各项指标测定.
作者:蔡建志;王永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我科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射频消融+骨折外移术进行治疗,并应用鼻声反射仪检查对疗效进行客观评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慢性肥厚性鼻炎门诊患者,共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2岁,病程1.5~12年.所有患者皆有持续性鼻塞,部分伴头昏、头痛等症状.检查:双侧下鼻甲肥厚,表面呈桑椹状,对局部用血管收缩剂(麻黄碱)不敏感.
作者:薛敏燕;陈建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