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研究进展

张锦玉;袁长蓉

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体质量增加, 体质量管理
摘要: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体质量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现状、影响因素、体质量增加的机制以及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模式进行综述,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沉默行为现状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护士沉默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沉默行为量表对湖南省醴陵市6所医院1 01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沉默行为得分为(34.50±9.91)分,得分较高的3个条目均来自“默许性沉默维度”,得分较低的三3个条目均来自“漠视性沉默维度”.结论 临床护士的沉默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该注重自身领导风格,多给护士发言的机会并适当采纳意见,打造开放和谐的科室氛围,医院也应多创造护士学习和活动的机会,提高护士的参与感,从而降低护士的沉默行为.

    作者:程慧慧;董彩梅;熊诗媛;王月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母体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病的母体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人群CHD的预防以及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4月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以及文献追溯,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后,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2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14 891例,对照19 824例.各影响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孕期感冒3.11(2.39,4.04)、孕期用药2.68(2.32,3.10)、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3.59(2.41,5.36)、孕期感染3.02(2.29,3.99)、不良妊娠史2.08(1.77,2.44)、孕期受精神刺激3.64(2.42,5.48)、孕期被动吸烟2.91(1.91,4.42)、补充叶酸0.50(0.43,0.59)、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0.45(0.36,0.58)、妊娠合并症3.50(2.48,4.94)、孕期接触噪声3.19(2.37,4.29).结论 孕期感冒、孕期用药、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孕期感染、不良妊娠史、孕期受精神刺激、孕期被动吸烟、妊娠合并症、孕期接触噪声为中国人群CHD发病的危险因素,补充叶酸、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为CHD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姜迪;王丽雯;白晨晓;陈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面二孩政策下广东省产科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疲溃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描述全面二孩政策下广东省产科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疲溃感的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缓解产科护士职业疲溃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产科护士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授权量表和职业疲溃感量表对广东省1 154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产科护士心理授权总分(45.23士6.73)分;职业疲溃感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8.08士12.42)分、(9.25±7.48)分和(34.80士8.13)分;产科护士心理授权与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r=-0.357、-0.304,均P<0.01),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458,P<0.01).结论 产科护士心理授权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疲溃感呈中高度水平;心理授权与职业疲溃感程度呈负相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产科护士心理授权水平降低护士职业疲溃感,以便更好地适应全面二孩政策下产科的高负荷工作量.

    作者:李丹萍;陈志昊;郭志东;刘悦新;陈利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育龄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育龄男性癌症患者对于生育力保护的知识水平及生育力保护需求现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育龄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问卷对332例育龄男性癌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得分(3.5±0.7)分.77.71%患者意识到癌症治疗会损害生育能力,63.86%和80.72%患者不知晓生育力保护的常规方法及场所.仅10.54%患者在肿瘤治疗前选择精子库进行生育力保存,有68.6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希望进行生育力保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年龄是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有无子女是患者生育力保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育龄男性癌症患者对生育力保护的知识水平不高,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并未选择生育力保护措施,但是在治疗期间有生育力保护的需求.年轻及家庭月收入≥8 000元的患者具备更多生育力保护知识.年轻及无子女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生育力保存的需求.医务人员需要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充分告知生育力保护的相关信息,全面评估患者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生育力保护措施和指导.

    作者:张含凤;王国蓉;曹茂秋;殷利;张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负荷研究

    目的 了解山东省消毒供应中心(CSSCD)人员工作负荷与器械工作负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17地市调查51所医院(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各17所),终38所医院纳入研究(三级甲等16所,三级乙等11所,二级甲等11所),并调取2017年1~11月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网络数据库信息(主要包括灭菌包重量、数量,灭菌器类型、数量及每月灭菌锅次数等)进行标准化工作负荷分析.结果 山东省CSSCD人员负荷平均为1 160.14 kg/(人×月),其中,三级甲等医院为1 288.89 kg/(人×月),三级乙等医院为1 038.06 kg/(人×月),二级甲等为612.29 kg/(人×月),不同等级医院的人员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力蒸汽灭菌器平均工作负荷为871.79锅次/月,其中,三级甲等医院为1 200.59锅次/月,三级乙等为614.52锅次/月,二级甲等为603.52锅次/月,不同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平均工作负荷为617.19锅次/月,其中,三级甲等医院为727.45锅次/月,三级乙等为533.58锅次/月,二级甲等医院为357.86锅次/月.不同等级医院在灭菌包合格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级甲等医院灭菌包合格率高,二级甲等医院次之,三级乙等医院低.结论 山东省CSSCD工作负荷处于偏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较其他级别医院工作负荷高,CSSD人力资源分配仍不平衡,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CSSD人员配置及自动化程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发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罗强;王楠;孙强;韩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预防垂足集束化管理在多发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及集束化措施的预防垂足管理在多发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9月收治的多发伤危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29)和观察组(n=2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多发伤危重患者垂足发生率纳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并建立集束化预防措施进行管理,比较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后患者垂足发生率、垂足相关知识知晓率,护士垂足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垂足发生,观察组垂足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专科质量管理后护士垂足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将多发伤危重患者垂足发生率纳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管理,应用标准的集束化预防措施,提高了患者、照顾者及护理人员的垂足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效地控制了多发伤危重患者垂足的发生.

    作者:谭杰;肖欢;汤曼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护士长关怀行为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护士长关怀行为指标体系,为指导护士长正确评估自身关怀能力和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阅读法初步建立护士长关怀行为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再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1;2轮函询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120~0.358.通过2轮专家咨询制定的护士长关怀行为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结论 所构建的护士长关怀行为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评价护士长关怀行为,为进一步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护士长关怀行为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王晓彤;卢天舒;李雪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俱乐部式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俱乐部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孕24~26周、单胎、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64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健康教育,研究组以“糖妈妈俱乐部”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护理行为.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自我管理效能、饮食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运动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妈妈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孕妇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郑小玲;陈亚青;胡丽娜;柯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液体出入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PCI)术后72 h液体出入量的变化情况,为患者液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PCI术后每12小时为截断点,回顾性收集2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72 h液体出入量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72 h出入液量差值为-4 814~8 150(187.0±1 935.8)mL,PCI术后72 h内,各时间段出入液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0~12 h出入液量差值显著高于其他5个时间段(均P<0.01).结论 PCI术后72 h内液体出入量变化大,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不同时间段内需要加强对不同并发症的观察.

    作者:许雅君;白利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儿童负压伤口治疗的研究进展

    针对儿童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选择负压压力值、泡沫类型、伤口接触层、治疗模式、负压引流装置更换频率及负压伤口引流的应用持续时间进行综述,提出儿童应用负压治疗创面时需考虑材料、负压值设置、模式的选择、负压引流装置更换时间和负压伤口引流应用持续时间等方面.

    作者:吴光英;陈劼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专科护士主导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专科护士主导的糖尿病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 35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695例、对照组658例,对照组按常规糖尿病进行健康教育及随访;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由专科护士主导,进行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及长期追踪管理,包括使用手机App进行管理及参加糖尿病教育及活动体验日等.干预后1年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专科护士主导的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的代谢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韦伟;袁慧娟;黄文贞;李莉;吕英华;李俊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穴位贴敷对肺癌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选择性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不同消化道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240例具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的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根据消化道症状,分为恶心呕吐和便秘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性加用中药穴位敷贴.结果 恶心呕吐患者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便秘患者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排便、周排便数、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选择性应用穴位敷贴可以有效改善便秘,对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改善不明显.

    作者:佟银侠;王燕;王平;张春兰;雷桂军;李丽华;王永林;李栋;陈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流程改进降低CCU患者极小剂量口服药漏服的效果

    目的 降低CCU患者极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质量.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设计,以2017年10~12月的273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8年1~3月的273例患者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时照组患者极小剂量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原因,对科内护士进行重点药物专项培训,重整口服药发放流程,制作钟点服药后的空口服药袋集装盒,安排专人在规定时间内查看集装盒,如出现漏服在30 min内补服,检查并督促管床护士按时给药.结果 实验组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口服药核对及发放流程进行改造及制作空口服药袋集装盒,设置后的口服药漏服拦截关口,可降低CCU重症患者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王静;徐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治疗2型糖尿病足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9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进行全身基础治疗,待局部伤口床准备充分,伤口进入重塑期后对照组使用湿性敷料换药;观察组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创面,外敷碳敷料加压包扎换药.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天数较短、创面感染发生率较低且治疗花费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天数及减轻患者换药疼痛.

    作者:赵营宇;辛霞;董英;阮瑞霞;金鲜珍;李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4种注射部位及2种拔针方式注射胰岛素针尖溢液比较

    目的 减少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针尖溢液发生率及程度.方法 选择41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于腹部、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外侧、臀部外上侧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完毕针头均在局部停留15s拔针,其中方法A直接拔针,方法B退出少许针头停留2 s后再拔针,观察拔针后胰岛素针尖溢液情况.结果 方法A注射164例次,针尖溢液115例次;方法B注射164例次,针尖溢液87例次,两法针尖溢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种拔针方式下,不同注射部位针尖溢液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其中以腹部注射针尖溢液少,臀部外上侧注射针尖溢液多;不同拔针方式下,同一注射部位不同拔针方式的针尖溢液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合理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注射并采用退出少许针头停留2 s后再拔针,可减少胰岛素针尖溢液量.

    作者:桂明东;孙艳;张今;徐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症状管理评估与应用研究进展

    归纳了老年痴呆症状管理的相关研究热点,指出老年痴呆症状管理相关理论、评估工具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适用人群、信效度,讨论了各评估工具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老年痴呆症状管理的识别、评估以及干预进行了展望.

    作者:位文静;陈颖;张桂菊;谢舒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我国循证护理实践中证据应用概念模式的构建

    目的 构建我国循证护理实践中证据应用概念模式.方法 采用建构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参与我国大陆24项以证据应用为目的的循证护理实践项目的56名人员进行了非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首先通过初始编码分析转录资料,然后进行聚焦编码同时收集项目相关文本资料.结果 构建了以生根为核心的我国循证护理实践中证据应用过程的概念模式,包括证据应用的过程、影响因素和一线护理管理者推动证据应用的领导力三部分.结论 证据应用是一个具有四个阶段的持续循环,证据应用的影响因素需持续评估,并重视护理管理者在证据应用中的作用.来自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各个层面的人士需要积极参与循证护理实践,在系统层面营造支持性的氛围,采用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有效并可持续地使循证护理理念和证据内容在系统流程、日常护理实践和护士专业能力发展中生根.

    作者:成磊;冯升;胡雁;Marrion E.Broome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于工作分析法构建临床护理管理岗位能力标准的研究

    目的 确立临床护理管理岗位的职责任务(即输出能力标准),并初步确定培训的优先排序.方法 使用工作分析方法(Developing A Curriculum,DACUM),包括前期准备以确立DACUM“原型”;通过DACUM工作坊研讨确定职责/任务领域且形成任务清单,以“重要性”进行现场排序,1周后再根据“FIDES”(F“频度”、I“重要性”、D“难度”、E“需要经验的程度”、S“标准化要求的程度”)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比对现场排序,对任务进行汇总及排序,将F×I的“重要性”维度作为横坐标,D×E×S的“培育度”维度作为纵坐标,划分四象限,定位任务条目的培训优先顺序.结果 形成7大职责/任务领域,共包含98项条目的任务清单,包括临床实践17项(17.3%)、患儿代言10项(10.2%)、系统分析/风险预测/效果管理22项(22.4%)、教育19项(19.4%)、信息管理11项(11.2%)、团队管理10项(10.2%)、专业发展9项(9.2%).现场排序和问卷调研,“教育”职责/任务领域只有31.6%匹配度,其余领域匹配度90.0%~100%.任务条目的象限定位显示重要难培育33项(33.7%)、重要易培育15项(15.3%)、次重要难培育21项(21.4%)、次重要易培育29项(29.6%).结论 DACUM工作分析法能详实捕获系统化和与时俱进的岗位职责任务,形成胜任力培训关键的输出能力标准,初步确立培训优先顺序,并为下一步制定胜任力培训/评价的实质性输入能力标准以及未来的绩效评价标准打下基础.

    作者:沈南平;汤晓丽;孙霁雯;杨江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介绍关于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测量工具的不同特性及应用特点,并分析在不同研究目的中工具的选择,可为今后国内研究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陈也;王成爽;曾铁英;吴梅利洋;彭超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肠道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肠道康复训练改善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化疗行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发生便秘的172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其中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肠道康复训练,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遵医嘱给予口服杜密克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7d.比较两组便秘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7d时的焦虑及便秘相关生活质量测评结果.结果 观察组第一次排便时间、大便恢复正常形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d内排便次数及3~7 d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7d观察组焦虑及便秘相关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肠道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情况及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燕燕;张嘉;言克莉;蒋书娣;尹悦;纪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