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

陈桂兰;喻军华;高作良;严颖;柯晓燕;胡翠兰

关键词:经碟垂体瘤切除术, 氧驱动雾化吸入, 口咽干燥, 咽喉疼痛, 口咽舒适度
摘要: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口咽干燥、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术后氧驱动雾化吸入有利于提高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护理门诊高级护理实践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骨科护理门诊高级护理实践的现状,为完善专科护理门诊质量控制体系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骨科护理门诊的工作状况、医护感受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骨科护理门诊护理专家和助手各1名于每周三下午开诊,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评估、功能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等15项;患者满意度总分92.13±4.87.半结构访谈护理人员认为开展骨科护理门诊使护士具有专业成就感,但质量控制体系有待完善;医生认为骨科护理门诊有利于医护合作,但接诊护士知识技能有待提高.结论 骨科护理门诊是骨科医疗的有效补充与深化,但出诊护士资质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完善专科护理门诊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骨科护理门诊质量.

    作者:田发秀;陈湘玉;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口咽干燥、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术后氧驱动雾化吸入有利于提高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

    作者:陈桂兰;喻军华;高作良;严颖;柯晓燕;胡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唐山市两个社区,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49人).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模式从家庭、社区、社会3个层面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孤独量表、衰弱量表、ADL量表、家庭及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评测.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孤独感、衰弱、日常生活能力、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空巢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作者:常文红;李晓凯;陈长香;安思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数据同源护理交班报告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目的 构建以移动护理、医嘱、辅助检查、电子病历多个信息系统为数据源的交班报告,为护士提供高效、同质、便捷的交班书写过程.方法 由护理部、信息中心、护士长组成的软件研发组,以多个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作为晨交班报告的数据来源,进行一处数据多次利用与数据整合,实现交班报告的零手工书写;并对护士使用前后进行交班报告书写效率与使用体验测量.结果 应用交班报告软件后书写效率与书写体验显著优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数据同源交班报告软件的设计与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是大数据应用和护理信息化的有益尝试.

    作者:应波;陈曦;龚玉蕾;王娜;阮征;尉俊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HIV感染并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HIV感染并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24例HIV感染并存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1 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胸腔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HIV感染并存NSCLC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毛敬芹;查丽俊;陈玲;李红娣;王逸飞;鲍美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病房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日间手术病房管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2~3月LC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n=50),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护理管理;2017年4~5月为快速康复组(ERAS组)(n=50),实施日间手术病房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待床日、总住院天数、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AS组术前待床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理念日间手术病房管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宋瑞梅;施雁;庄英;荀林娟;叶海燕;席米娜;孙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体检宝App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体检宝Ap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静息状态下分别应用水银血压计和体检宝App进行血压测量,通过Bland-Altman法比较两仪器测量结果一致性,以ROC曲线判断体检宝App的测量效果,以Pearson相关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两仪器测量结果.结果 体检宝App与立式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ROC曲线下面积:收缩压为0.912(95%CI:0.850~0.973,P<0.01),舒张压为0.956(95%CI:0.922~0.990,P<0.01),二者测得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简单线性回归建立体检宝App推导水银血压计数值的算法.结论 体检宝App对血压的测量与水银血压计一致性良好,对异常血压的辨识度较高,可应用体检宝App测量患者的血压.

    作者:梁俊卿;王颖;夏丽艳;唐晓艳;左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重症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术后高频振动与叩背排痰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排痰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PICU 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按收入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行人工叩背排痰辅助清理呼吸道,观察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进行辅助清理呼吸道护理.结果 两组首次排痰护理10 min及吸痰后15 min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吸痰后15 min血气分析检查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干预后72h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行辅助清理呼吸道的护理效果优于人工叩背,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杨芳;贺琳晰;富园园;周明杨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HIS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目的 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4个模块分别是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模块、护理不良事件审核模块、护理不良事件查询模块和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模块,依据护士层级设置不同权限,对7类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与跟踪管理.结果 应用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较之前明显增加,管理时效显著优于传统纸质上报(P<0.01).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现了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为护理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高学琴;芦鸿雁;罗葆华;闫峰;高若瑄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实施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的效果

    目的 提高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临床适应能力,使之尽快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需求.方法 将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按入科时间分为两组,2015年新入职护士15人为对照组,实施一站式导师制培训模式,即新入职护士由1名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安排当班器械护士负责各专科手术配合带教,讲解该专科解剖知识及手术步骤配合要点等;2016年新入职护士15人为观察组,实施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模式,即新入职护士轮转各专科时,各专科由同一名专科导师全程跟踪一对一专科手术配合观摩及手术配合操作技能培训指导,负责讲解该专科手术配合特点、专科手术知识要点,实时指导其解剖及手术步骤配合注意事项等.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为(90.16±3.19)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4.76±2.38)分,医生满意度评分为(96.66±1.18),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开展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有利于新入职护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可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何国龙;刘洋;张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肺康复护理

    对5例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行肺康复护理,经14~48(25.6±13.9)d的治疗护理,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随访至今生存质量良好.感染控制、辅助通气护理、序贯脱机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综合性肺康复方案为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潘红;黄琴红;许正红;蔡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适应训练

    目的 探讨术前适应训练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巾覆盖头面部及体位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术中焦虑、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手术配合能力、满意度.结果 术中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适应训练可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焦虑情绪等不适,提高患者手术配合能力和满意度.

    作者:荆风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诊科护士建言行为及核心自我评价对其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目的 调查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成长水平并探讨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建言行为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职业成长量表对北京市2所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3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护士建言行为得分为(3.76±0.62)分,其中抑制性建言行为得分(3.73±0.63)分,促进性建言行为得分(3.80±0.71)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22±0.37)分;职业成长得分为(3.45±0.66)分;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与职业成长总得分呈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成长总分无相关性(P>0.05),但与晋升速度和报酬增长2个维度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建言行为和择业原因是职业成长总水平的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职业晋升维度和报酬增长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护士有着中等水平的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及职业成长水平,护士建言行为和择业原因是影响职业成长总水平的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职业成长晋升速度和报酬增长维度的影响因素.急诊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鼓励性的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和核心自我评价,进而提高职业成长的水平.

    作者:王艳平;祖晓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NGC收录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分析

    目的 分析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收录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现状,以期对我国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NGC网站获取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并提取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基本信息和方法学内容,并将数据输入Excel,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录268部指南,均含有护理相关内容.发布机构多的是医学协会或学会、主要针对用户为护士和执业医师、260部(97.01%)基于系统评价、246部(91.79%)采用评级指标进行证据的质量和推荐强度的评估、264部(98.51%)采用专家共识的方法给予指南制定建议.结论 NGC收录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在证据选择/收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评估以及制定建议的方法学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孙月;陈吉;布优祥;于丽萍;王波;田金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重庆市三级医院ICU护士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ICU常见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为拟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三级医院256名ICU护士ICU常见4类(基护类、监护类、指标判读类、医技配合类)99项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培训考核情况、临床操作机会)和培训需求(新入人员掌握必要性、难度系数)进行调查.采用10分制评分法.结果 4类护理技术中,基护类技术培训和应用多,其次是监护类技术,得分低的是医技配合类技术.在难度系数方面,得分高的是指标判读类技术,其次是医技配合类技术,得分低的是基护类技术.在基护类、监护类、指标判读类、医技配合类中难度系数高的护理技术分别是导尿术、PICC置管术、漂浮导管置管配合、胸部X线摄片识别;难度低的护理技术分别为床单位整理、腹围测量、手术切口换药配合、血气分析结果判读.有必要掌握的是基护类技术和监护类技术.结论 ICU护士培训应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和培训需求进行调整.基护类技术应作为新入人员的必备技能;监护类技术应作为成长期和熟练期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指标判读类技术应作为专业精通型和高级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

    作者:杨力;何海燕;简福霞;梁泽平;姚娟;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肠内营养预适应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提高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耐受性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 将88例行胃癌根治术后拟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术前3d开始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口服肠内营养液予以预适应,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胀、腹泻、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能实现胃肠道预适应,能有效降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陈莉;李如月;白春花;傅巧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行为冲突及支持性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行为及支持性服务需求,以期为医疗机构、社区、政策决策部门开展照顾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对13名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13名受访者均表示存在照顾行为冲突,且目前获得医疗机构、社区等相关部门支持较少,希望得到的支持需求有四个方面:社区卫生支持服务需求、医疗机构支持服务需求、个人需求、政策需求.结论 照顾者在照顾老年慢性病患者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身心负担,应重视照顾者需求,充分发挥护士角色功能对照顾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

    作者:李艳;张丽;王永琼;余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术前患者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病区将73例心外科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干预.连续干预5d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焦虑、屈服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面对因子和自我效能得分、护理满意率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心血管外科患者的术前焦虑,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

    作者:梁敉宁;陈琼妮;汪健健;李乐之;赵丽萍;黄伶智;张霞;高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床旁安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危重症患者行鼻胃管营养(鼻胃管组),对59例危重症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鼻空肠管组).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和腹胀、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重症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陈珺;潘江霞;何洪英;郑祥德;周文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现状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现状.方法 对12名护士就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现状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与提炼.结果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提炼出改变与发展、问题与障碍、机遇与挑战3个主题.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规范了糖尿病孕妇的管理,但面临困难与障碍,应完善工作与管理机制,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作者:章孟星;周英凤;钟婕;丁焱;李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