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术后患者家庭营养支持研究现况

马千惠;郭淑丽;郭爱敏

关键词:胃癌, 手术治疗, 家庭营养支持, 研究现状, 综述文献
摘要: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素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发生改变,出院后常存在进食受限、胃部不适、消瘦等营养问题需接受长期家庭营养支持.胃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支持研究方面包括教育、口服营养补充及管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家庭营养支持开展不规范,专业指导缺乏,不同阶段的问题尚不明确等,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不理想,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等,亟待形成系统规范的干预系统,以有效解决患者营养问题.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生育情况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生育期临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及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所三甲综合医院的416名内外科病房护士,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工作家庭冲突总分52.98±13.16,其中工作-家庭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得分(P<0.01);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74.76±15.31,护士社会支持总分42.44±6.14;未生育、生育1孩及生育2孩三组护士3种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家庭冲突呈正相关(均P<0.01),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呈中等偏高水平,其更多地感受到工作对家庭的影响;已生育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度更高;其工作压力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可减缓工作干扰家庭程度.建议加大对已生育护士的社会支持,减缓其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

    作者:郭谊楠;许乐;王萍兰;邹丽丽;包少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目的 探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121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9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62例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及2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胸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未发生肺不张及静脉血栓栓塞.结论 多学科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癌VATS术后患者疼痛,防范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蔡秋霞;张立君;朱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目的 提高急诊科救治患者的有序性,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方法 在原有急诊预检、叫号及就诊系统基础上,参照急诊拥挤度评估指标开发出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实时显示各区就诊量;实况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查询.结果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应用后,急诊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P<0.01);泰发生意外事件及外院转运患者因等待而转向情况.结论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使急诊患者获得有序救治,缩短急诊科滞留时间.

    作者:陈岚;吴孙莹;郑寒;李冰冰;刘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成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和护士职业成长量表对正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1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资本条目总均分4.60±0.08,职业成长条目总均分3.74±0.59;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成长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学历、工作时间、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及希望维度是影响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成长的主要因素(R2 =0.584),控制一般资料后,自我效能及希望维度能独立解释职业成长变化的38.3%.结论 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心理资本提升培训策略,以促进护士的职业成长,从而提升护士素质,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王洪梅;黄霞;王静远;沈霞;王斌;吴莹玉;王美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风险关系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之间的风险关系,为预防或控制儿童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有关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篇文献共20个研究,共49 878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短睡眠时间使儿童超重风险提高2.22倍,肥胖风险提高1.32倍.结论 短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足够的睡眠时长有助于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

    作者:刘恒言;蔡春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女性狼疮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婚姻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女性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23例门诊就诊的女性狼疮患者,采用狼疮生活质量量表、家庭婚姻功能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504.46±153.05,得分率63.06%;家庭婚姻功能总分36.04±6.57,得分率70.67%;家庭婚姻功能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女性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婚姻功能水平均偏低,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庭婚姻功能的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梦越;李晶;刘春娜;蒋师;李乐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脏骤停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ACS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ACS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各时间点ViEWS得分,比较其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病例组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16 h、8h、1h及30 min ViEWS得分呈持续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ViEWS危险分层越接近心脏骤停的发生,高危组所占比重越大(从9.8%增加至41.2%),对照组近70%患者一直处于低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iEWS评分可预测ACS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对高危和低危患者的鉴别力较好.

    作者:吴婷婷;刘培昌;李红;穆艳;陈媛;肖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肿瘤科护士自主学习护理论坛的创建与运作

    目的 探讨提高肿瘤科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立肿瘤专科护理论坛管理小组,制定论坛主题,369名临床护理人员自选主题进行案例准备,以演讲形式进行论坛内容分享.结果 共组织小组论坛132场次,总论坛32场次,参加人次累计1 320人次;护士对护理论坛学习形式满意率为90.06%,收获程度为95.50%,吸收程度为100%.结论 自主学习护理论坛有助于肿瘤科护理人员专科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闻曲;代艺;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力衰竭患者液体限制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国内外心力衰竭患者液体限制治疗的研究现状,包括液体作用机制、液体限制疗法现状、国内外新指南建议及临床研究,以期为医护人员对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摄入的指导提供信息支持,达到使患者在病情改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高丽红;王丹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8例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生期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生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围生期集产科、神经内科、儿科、麻醉科及重症监护科全程跟进治疗与监护,强化用药护理、心理支持、产时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结果 8例患者妊娠304~394周,3例剖宫产、5例经阴道各分娩出单胎活婴;患者住院4~29 d,新生儿健康,产妇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对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需在多科协作下采取积极的围生期治疗与护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金得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终末期患者家庭会议实施过程的研究进展

    家庭会议是一种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传递信息,讨论照护目标和照护策略并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举行家庭会议被认为是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综述了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家庭会议的过程,提出了对我国临床工作的启示,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赵文娟;黄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专业小组模式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研究

    目的 对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院护士核心能力.方法 将原7个护理专业小组共428人,扩充至15个小组共747人;构建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对小组成员开展理论、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对小组成员适时调整.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均P<0.01);开设了伤口造口、糖尿病、骨科、儿科、管道、腹膜透析专科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2 437~3 545例次;护士离职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均P<0.01);护士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任职人数增加.结论 扩展护理专业小组并进行规范化培训,以骨干带动整体,促进了全院护士核心能力、职业成就感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张玉莲;王丹;惠蓉;李婷;马运苗;吴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效果.方法 将呼吸重症监护室74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逐渐降低呼吸机压力值和PEEP值,按经验撤机;观察组由医护团队按计划每日调整呼吸机吸气触发灵敏度,配合使用沙袋加压锻炼吸气肌,行床旁右侧膈肌超声监测.结果 观察组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未发生吸气肌锻炼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膈肌超声监测下行吸气肌锻炼,效果较好,安全.

    作者:刘敏;王兆;笪苗;金秋霞;姚萍丽;钱彩华;周庆;沈旭慧;华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创客模式在本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创客空间的混合式教学对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按年级将184名护理本科学生分为对照组83人、实验组101人;《老年护理学》和《基础护理学Ⅱ》课程教学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各选择1个章节开展创客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专业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判性思维的寻求真相、思想开放、自信心及求知欲4个维度得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各小组均完成创客项目,88.12%~98.02%学生对创客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创客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不影响正常课程学习.

    作者:陶巍巍;王跃;尹伟;邹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潜类别模型用于白血病患儿多症状特征分类研究

    目的 对白血病患儿的多症状进行特征分类,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儿童自我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中的儿童简表对218例白血病患儿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潜类别模型根据患儿多症状特征及群体异质性进行特征分类.结果 分为多症状轻组(42例)、多症状临界组(110例)和多症状困扰组(66例)3个亚组,其中多症状困扰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显著高于另两组(均P<0.05),多症状轻组同伴关系显著优于多症状困扰组(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的多症状存在群体异质性,对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多症状3个亚组的划分可作为临床护理的参照.

    作者:徐艳华;沈南平;袁长蓉;刘世建;何梦雪;孙霁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115例COPD患者于出院当天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准备度条目均分7.40±1.34,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条目均分8.16±1.54,两者呈正相关(r=0.45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居所至医院距离及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436).结论 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呈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较高;医护人员还需充实患者出院指导内容,针对高龄、病程较短、居所至医院距离较远患者强化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作者:周不畏;张红梅;刘春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胃癌术后患者家庭营养支持研究现况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素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发生改变,出院后常存在进食受限、胃部不适、消瘦等营养问题需接受长期家庭营养支持.胃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支持研究方面包括教育、口服营养补充及管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家庭营养支持开展不规范,专业指导缺乏,不同阶段的问题尚不明确等,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不理想,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等,亟待形成系统规范的干预系统,以有效解决患者营养问题.

    作者:马千惠;郭淑丽;郭爱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身体意象及性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身体意象及性调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性调节和身体意象量表对1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9.40±17.59、身体意象得分18.65±4.83、性调节得分24.41±4.25.身体意象和性调节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身体意象和乳房重要性维度得分对创伤后成长总分有预测作用(调整R2=0.235,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良好的身体意象和性调节有助于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作者:苏怡;方桂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四种方法预清洗咬骨钳效果比较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效率.方法 将临床应用后的384件双关节咬骨钳随机分成A、B、C、D组各96件.A组采用1∶270多酶液浸泡+单舱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采用单舱清洗消毒机清洗;C组采用超声清洗机+单舱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采用蒸汽清洗机+单舱清洗消毒机清洗.结果 A、B、C、D组双关节咬骨钳清洗后采用放大镜检测法合格率分别为60.42%、83.33%、97.9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P生物荧光检测合格率分别为55.21%、78.12%、96.88%、9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显著低于另三组(均P<0.007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71);D组预洗不用多酶液,用水量及耗时显著少于另三组(均P<0.05).结论 采用蒸汽清洗机预洗有助于提高单舱清洗消毒机对骨科咬骨钳的清洗消毒效果,同时减少用水量及多酶液.

    作者:鲁嘉萌;亓卫东;姬晓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老年人慢病状态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慢病个数、疼痛状态、睡眠时长及健康感知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1 6 654名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心理应激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32.2%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慢病个数、疼痛、睡眠时长及健康感知直接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慢病个数、疼痛状态还通过健康感知及睡眠时长间接影响抑郁.结论 应加强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评估,积极治疗慢病、加强疼痛管理、改善睡眠状态和健康感知,以减轻其抑郁情绪.

    作者:张泽宇;龚桂兰;毛靖;叶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