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杉;张爱琴
从ICU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现状、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认知、口渴发生机制、ICU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相关危险因素、ICU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评估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ICU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俊杉;张爱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的功能锻炼,干预组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即由医护联合负责制定每日功能锻炼计划,患者每次完成功能锻炼后,记录实际完成的项目、时间、不适等,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评价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时给予指导、追踪评价.结果 干预组术后住院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指导满意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日记式康复指导可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晓玲;黄天雯;刘巧梨;倪杰;李娜;桂自珍;钟盈;康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照护分级评估人员组成及评估流程.方法 在文献研究、理论析取及质性访谈基础上初步确立分级评估人员组成及评估流程草图,运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质性访谈提取老年长期照护分级评估人员组成、建立老年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流程2个主题.专家权威系数第1轮0.948、第2轮0.951;Kendall's W系数第1轮0.100(P>0.05)、第2轮0.246(P<0.01).7个评估流程各环节重要性得分(4.24士0.66)~(4.92士0.28);评估人员组成、培训重要性得分均为4.92±0.28.终形成提出申请—初评—评估—确定分级—复评的评估流程.结论 老年长期照护分级评估人员应由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生、护士等医学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团队构成,条件允许情况下优先考虑由护士主导评估团队的整体运行;团队内所有评估人员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担任评估职能.分级评估流程的制定应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以社区和养老机构为初评立脚点,应根据受照护老年人具体情况实行弹性评估.
作者:师亚;王秀华;杨琛;刘莉;谭哲煜;欧阳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装置固定包用于俯卧位颈椎后路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全身麻醉颈椎椎管内占位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n=44)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固定,改良组(n=42)使用改良体位固定器械包进行固定.结果 改良组达到满意固定前的调整次数、皮肤压红发生率显著少于传统组,而达到满意固定耗时、主刀医生对手术体位摆放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 使用改良体位固定装置对俯卧位的安置效率高,操作精准,术野的良好暴露,皮肤损伤发生率低.
作者:周萍;吴丹;何巧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及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大肠癌或卵巢癌患者52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下行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均在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分别观察热灌注化疗前5 min、热灌注开始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90 min各时间点鼻咽温度的变化以及相应时间点皮肤的出汗程度变化.结果 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15 min后,各时间点体温明显高于热灌注化疗前5 min(均P<0.01);同时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15 min后,患者出现皮肤出汗的例数逐渐增加,甚至在热灌注后60min个别出现大汗淋漓.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和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有显著影响,并可造成患者皮肤出汗量增加,应采取随体温而改变的体温管理措施,并找到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的合理时间点.
作者:孙香美;柏红;钱晨;王梅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二孩高龄产妇的生活质量,为其分娩方式决策及产后人文关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产后6周和产后6个月对57例二孩高龄产妇(研究组)及57例二孩非高龄产妇(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后6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及心理健康5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产后6个月躯体功能、躯体疼痛和精力3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产后6周(P<0.05,P<0.01);研究组中剖宫产者产后6周和产后6个月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精力4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阴道分娩者(P<0.05,P<0.01);研究组产后6个月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二孩高龄产妇的生活质量较低,并呈焦虑状态,且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剖宫产者.产后回访及延续护理应关注产妇生活质量,在其分娩方式决策时应有生活质量视角.
作者:王荣;欧阳艳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舌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d、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给予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语音清晰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语音清晰度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可有效减少舌癌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丽;郑晓丹;安静;高先连;叶海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对国内外放松训练的概念、分类(如静默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按摩等)及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各种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该训练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乳腺癌患者实施放松训练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晗;史铁英;李艳娇;姜桐桐;余一彤;刘宇;李芳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下肢姿势维持辅助器具进行功能锻炼.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制下肢姿势维持辅助器具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雨;历虹;闫诗笛;姜明霞;许洪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延续护理有效性的相关系统评价再评价,为延续护理的实施提供证据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10月,检索目前涉及糖尿病延续护理有效性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终纳入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评价结果显示,5篇为高质量,其余均为中等,主要的缺陷是缺乏前期设计方案、未考虑纳入文献的发表状态、未考虑发表偏倚的可能,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对11篇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按照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仅1个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中,其余均为低或极低.结论 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中等,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以低或极低为主.糖尿病延续护理优于常规出院随访,但其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高质量研究证实.
作者:王艳梅;李明;潘欣欣;万娅姣;王红岩;胡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情况,为进一步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综合需求评估量表(Comprehensive Needs Assessment Tool in cancer for patients,CNAT)对397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总分42.37(32.77,53.11)分,身体症状需求35.90(12.82,51.28)分,心理情感需求33.33(9.01,57.58)分,知识信息需求50.00(33.33,66.67)分,实际支持需求33.33(19.05,47.62)分,社会精神支持需求33.33(22.22,55.56)分,护理需求58.33(33.33,66.67)分,医院设施需求66.67(41.67,66.67)分,医疗需求58.33(33.33,75.00)分;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受到目前职业、照顾者类型、治疗方式、癌症类型、癌症患病时间、癌症分期、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总收入及目前居住地影响(均P<0.01).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就医体验需求较高,与患者的病情及获得资源的情况有关.需要加强对低学历、居住于农村,患有乳腺癌、子宫及其附件癌症、癌症分期较差及放疗患者的针对性干预,满足其需求.
作者:孙晶;姚文;王小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总结3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主要措施包括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前加强对患者的评估、设备物品和药品的准备;神经阻滞中配合麻醉医生摆放患者体位、进行神经阻滞的护理配合;神经阻滞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作者:陈罡;周芸;刘尚昆;李琴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我忽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内涵.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资料.结果 运用主题分析法,归纳出老年人自我忽视的5个主题:社交孤立(孤岛状态)、不服老、不在意、囤积上瘾、警惕性降低.结论 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自我忽视的内涵有其特殊性,卫生保健提供者、老年人的照顾者以及社会公共系统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支持老年人,共同应对老年人自我忽视的问题.
作者:彭超华;曾铁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项目管理团队,对医院肿瘤及外科系统科室进行检查,找出亟待改进的内容,将项目管理理念运用于疼痛护理管理后,再次进行检查,将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结果 项目管理实施后疼痛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人员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项目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并提升疼痛护理质量.
作者:龚小华;孙玉勤;欧雪青;龙凤娇;谢蓉芝;于翠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总结1例横纹肌肉瘤复发患儿术后放化疗期间重度骨髓抑制手术切口迁延不愈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控制感染和预防出血帮助其度过骨髓抑制期,采用联合清创方式清除坏死组织,抑制细菌生物膜,选择合适的功能性敷料,运用光子治疗,注重人文关怀和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等.换药167 d,患儿伤口痊愈,指导患儿家属继续使用泡沫敷料保护新生的上皮至放疗结束,每周更换1次,随访2个月,伤口未复发.
作者:朱飘飘;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谌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s)穿刺部位的维护现状,为临床输液治疗的护理管理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安徽省8所三甲医院的375名临床护理人员行CVADs穿刺部位维护现状调查.结果 具有正式血管通路认证证书的护士占72.0%;选择7d更换1次敷料占72.5%;选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抗菌溶液占24.3%;使用导管固定装置占79.2%;穿刺部位皮肤发红、发炎时,使用透明敷料为42.7%;当穿刺部位皮肤化脓引流时,仅有37.3%护理人员对CVADs穿刺部位维护具有信心.结论 来自8所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CVADs维护实践操作存在差异性,CVADs穿刺部位维护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同时应对护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
作者:何云艳;张静;郭怡雪;魏晓宇;陈永侠;叶萍;白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制定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学员的准入要求、课程设置、考核与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结果 2013~2017年,共举办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8期,521人获得“康复护理专科护士结业证书”.在2017年举办的首次康复护理专科护士资质认证中,52人获得“康复护理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学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评价整体较好.结论 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实践,有利于促进实用型康复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推动康复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霞;孟玲;李秀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腭裂术后患儿出院后语音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腭裂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延续护理小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腭裂患儿语音功能训练依从性以及语音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语音功能训练依从性和训练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腭裂术后出院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儿语音训练依从性及发音效果.
作者:刘俊杰;邢育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联合计算机信息工程师采用PowerBuilder、Java、HTML5等语言开发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并接入到医院HIS系统和收费管理系统.将2014年3月(实施前)在我院骨科门诊接受换药治疗的1123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4月(实施后)的1 4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平均换药用时、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伤口换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换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实施骨科门诊换药信息化系统可有效提升临床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黄群兴;黎庆卫;虞小萍;莫菊英;吴雪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低强度抗组运动对稳定期炎性肌病患者肌肉适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专科药物治疗及常规炎性肌病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机体可接受的运动等.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低强度的抗阻运动训练,每周2次,共12周.结果 干预12周后干预组四肢周径、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稳定期炎性肌病患者行中低强度抗组运动锻炼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肌肉适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莫选菊;张晓;彭继海;刘璋来;张曼;黎明明;李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