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倜;余可斐;邵亚;詹燕;王文杰
目的 构建耳鼻喉科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课题组初拟耳鼻喉科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4.8%,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8,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9、0.26和0.22(均P<0.05),后形成了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结论 构建的耳鼻喉科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作为评价新护士培训效果、修订培训计划的参考工具.
作者:李铮;王清芬;马晨霞;郑红;张海江;甄玉婷;崔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六步手指操对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肢体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经桡动脉行PCI术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六步手指操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术后术侧肢体疼痛、肿胀程度和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h和24 h术侧肢体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六步手指操可有效改善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患侧肢体疼痛和肿胀情况,可有效提升术后患者舒适度.
作者:梁菲;何妍臻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介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对Cox回归模型、列线图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3种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并总结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预防措施,旨在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杨璇;张海林;孙文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家属联动干预对感染科患者浅静脉留管认知、依从性与拔管率的影响.方法 将感染科浅静脉留管患者217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07例.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优化浅静脉留置针管患者管理效果,观察组在品管圈活动中实施家属联动干预.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留管依从性、患者的留管适应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中实施家属联动干预有利于提高感染科患者的浅静脉留管认知程度与留管依从性,降低拔管风险.
作者:马建敏;黄敏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生涯成功及工作环境现状,并分析工作环境对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方法 应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和工作环境量表对北京市1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7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总均分为(3.29±0.70)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3.20±0.49)分.回归分析显示,护士性别、起始学历、收入满意度以及工作环境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充裕度、护理管理者能力及领导方式能独立解释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总变异的43.2%.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生涯成功及工作环境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的工作环境影响职业生涯成功,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水平.
作者:蔡胜娇;王志稳;文英;王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重组教学在影像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影像专科护理的工作性质和教学内容设置特征,按不同的权重将集中式理论授课、情景模拟教学、自我导向培训、分组头脑风暴讨论以及影像图像教授法进行重组,应用于影像科31名护士培训.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健康教育能力指标及4项护理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教学与科研业绩数量明显提高.结论 重组教学用于影像科护士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深度、操作能力、教学与科研水平.
作者:兰芳;赵丽;刘俊伶;王雪琴;李欢;李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的延续护理对减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患者并发症的作用,为建立连续、系统、规范的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62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按病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10 d内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成立延续护理团队进行规范化的延续护理.2018年2月统计两组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狭窄率.结果 观察组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规范化的延续护理可降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冬萍;肖书萍;葛艳;刘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饮食管理过程中的体验,为更好地开展营养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饮食管理过程中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体验:饮食行为剥夺与重塑,饮食信息混乱与冲突,饮食遵从有一定困难,社交功能受限与退缩.结论 疾病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饮食依从性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饮食管理过程,增强其饮食管理技能.
作者:李龙倜;余可斐;邵亚;詹燕;王文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变化情况,为优化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经历拒绝择食、迷茫择食、间断择食、认知警觉择食、维持择食5种呈连续性、阶段性、递进性的改变;根据各种饮食自我管理行为提出针对性饮食指导策略.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是一个连续推进与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在每个阶段性改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策略,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支持.
作者:董曼丽;傅荣;殷贵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综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低钙血症的概念、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临床观察及护理,甲状旁腺切除术虽然解决了原发病,但患者将面临术后低钙血症带来的系列症状及多系统的影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低钙血症进行密切观察及早期实施预防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褚彦香;王颖;邓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疼痛灾难化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检索PubMed、CINHAL、Web of Science、Embase、Proquest、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采用Walker和Avant的八步概念分析法进行癌症患者疼痛灾难化概念分析.结果 共纳入32篇文献,癌症患者疼痛灾难化定义属性包括疼痛危险事件的负向认知、与外环境互动需求、基于个体特质的被动反应过程及误解与无助;前置因素为疾病、个性特质、生理、认知水平及外环境互动;后果为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不良健康结局.结论 癌症患者疼痛灾难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受个体及外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护理中应采取多维度干预方式,加强双向反馈,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有效管理.
作者:龙文嘉;陈晓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复查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166例PCI患者按照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结果 两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门诊复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复诊率.
作者:耿晶;刘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剧本演练模式在促进新护士适应转型冲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内训师教学团队,以转型冲击模型为框架,编制临床情境剧本,通过观摩剧本视频、小组讨论、分角色演练体验的剧本演练模式对528名新护士进行沟通、关爱、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矛盾或冲突处理等能力培训.结果 528名新护士对剧本演练培训模式中观看剧本视频的满意度为(4.25±0.87)分,角色演练的满意度为(4.35±0.86)分,小组点评满意度为(4.04±0.87)分;认为剧本演练模式对沟通技能、关爱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帮助较大,得分分别为(4.35±0.86)分、(4.11±0.87)分和(4.05±0.87)分;培训后,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社会文化与发展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剧本演练模式有利于激发新护士参加培训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提高新护士执业能力,是促进新护士顺利转型的有效培训方法.
作者:任丽琼;赵惠芬;陈宝川;谢宝缘;黄凤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安全输液示范病房在提升全院静脉治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确立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推进方法,更新静脉治疗标准程序,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每年根据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管理改进等,完成第1阶段(2015~2017年)任务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前全面留置外周静脉导管8 445例、中心静脉导管1 5 892例,实施后分别为13 855例、27 831例;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更合理、无针化连接率显著上升、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缺陷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的建设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全院静脉治疗品质.
作者:茅昌敏;孟爱凤;郑晓宇;刘建红;刘腊根;邾萍;娄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孕妇性功能与性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定孕期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女性性功能量表(CVFSFI)及自行设计的孕期性生活认知调查问卷对产科门诊的216名孕妇进行调查,并对其中11名孕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除性欲望维度外,孕妇性功能其他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临界值;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妊娠方式、性生活时间以及是否与父母同居的孕妇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68名(77.8%)孕妇认为孕期可以性生活,90名(41.7%)完全不知道或仅部分知道孕期性生活可能出现的问题,154名(71.3%)完全不知道或仅部分知道如何处理.访谈中孕妇性生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差异较大,心理状态复杂但渴望得到孕期性知识的专业指导.结论 孕妇性功能与性认知较差,医务人员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孕妇及其配偶进行个性化性健康教育,以帮助其科学、安全且融洽地度过妊娠阶段.
作者:庞婉颖;廖碧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的效果.方法 将烟龄在1年以上的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控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干预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每日吸烟数量、焦虑、尼古丁依赖情况及控烟感受.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每日吸烟数量、焦虑评分、尼古丁依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控烟感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正念减压干预训练可有效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因控烟管理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减少尼古丁依赖,提高控烟效果.
作者:朱明蓉;罗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介绍移动医疗的概念、设备类型、应用人群特征,对移动医疗在癌症患者症状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移动医疗用于癌症患者症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基于移动医疗设备的癌症症状管理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王语嫣;李楠楠;周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精神科护士伦理决策能力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决策能力问卷对湖南省2所综合医院精神科及5所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353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伦理决策能力总分280.66士25.27,其中伦理选择得分144.03±14.78,伦理行动136.63±14.27;性别、是否接受过伦理教育培训是伦理决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湖南省精神科护士伦理决策能力处于中高等水平,其中伦理行动较弱,护理院校及临床护理管理者均应重视,加大教育力度和健全培训机制,以全面提高精神科护士伦理决策能力.
作者:张晓飞;孙玫;任璐;唐四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收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科室医护人员对本病防护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护对策避免疾病引发的职业暴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急诊科、ICU、呼吸科、感染科的186名医护人员进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防护知识知晓率为80.86%,防护态度得分(42.93±3.00)分,防护行为得分为(28.86±5.19)分.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科室和岗位的医护人员防护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年龄、岗位医护人员的防护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岗位管理和防护态度为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医护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认知不足,影响防护行为的因素较多.需对医护人员适时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新发生、少见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护认知和行为,从而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丁兆霞;陈湘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急性重度放射性皮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且发生急性重度放射性皮炎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美皮康组(n=32)、比亚芬组(n=38)及中药组(n=33),分别应用美皮康敷料、比亚芬软膏及中药龙血竭联合紫草油治疗.结果 治疗7d后三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中药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龙血竭联合紫草油治疗急性重度放射性皮炎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效果优于美皮康及比亚芬软膏.
作者:夏莉娟;张曦;孙青;马志芳;郝迎春;张瑞;闵佳;刘静;刘莎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