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围术期护理

兰花;张波;李玉梅

关键词:胡桃夹综合征, 3D打印技术, 支架植入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形象健康宣教,有效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监测血尿,重视体位与活动护理,积极观察及预防腹膜后出血、血管外支架移位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指导.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复查CT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超声提示血流通畅.结论 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安全有效,个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转科压力的研究进展

    对转科压力的概念,ICU转科压力发生原因,转科压力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扩展ICU转科压力的研究深度,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ICU转科压力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孙顺霞;甘秀妮;张传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知识态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为减少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的知识、态度调查问卷对武汉市8所医院骨科的5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知识问卷总体得分率为71.4%,压疮及肺部感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65.7%、66.2%;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科内培训及院内培训获得;态度问卷得分率为98.1%~99.7%.结论 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态度较好,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管理软件的研发及应用效果

    目的 研发护理安全管理信息软件,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研发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包括护理安全讯息、不良事件上报、高危险因素评估(压疮、跌倒、导管滑脱)、高危药品标识管理、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及患者安全教育等8个模块,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质量反馈、决策预警和管理干预为一体.比较软件应用前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31%下降至0.04 %(P<0.05,P<0.01).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实现高危患者及安全隐患全程监控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薛水兰;郭雅娇;黄荔红;陈建成;吴凌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62例ICU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以床上主动锻炼为主,每日2次;制定早期活动安全准入指标和过程监测指标保障患者活动安全性.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住ICU 24 h内和转出ICU时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结果 入住ICU 24 h内两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出ICU时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活动期间干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早期活动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陈佳丽;管雨婷;朱晓玲;张琦;张艳;杜瑞芳;陆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核心胜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的核心胜任力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助产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已完成毕业实习的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64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得分为196.64±30.14;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中的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行为及生源地、工作意愿是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283).结论 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呈中等偏上水平,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其核心胜任力;实习过程中应给予其更多的助产实践机会,并提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以促进其核心胜任力的发展.

    作者:路简羽;朱秀;陆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估 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对10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化疗前患者认知障碍得分为92.18±17.09,显著低于化疗后(得分101.02±24.58,P<0.01);化疗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68.9%,化疗后为92.5%;化疗前自我效能得分为82.79±26.64,化疗后为73.08±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自我效能与认知障碍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32~-0.533,P<0.05,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且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从而减轻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曾雅力;曾燕华;谭创;刘骞;赵赛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课程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程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2015年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专科基础操作项目采用微课程教学.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微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效果,是传统临床带教的重要补充.

    作者:高菊玲;陈秋霞;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国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文献分析

    目的 对我国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解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实践及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6~2015年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的文献共计159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乳腺癌术后尚未接受放化疗患者(占90.57%);研究方法以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为主,分别占32.71%、30.19%;研究内容为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康复工具发明/创新、功能锻炼的延续护理等,分别占18.87%0、8.18%、7.55%.结论 国内研究者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但护理文献的质量有待提高,要积极开展以循证为基础的研究,应用更科学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作者:丁晓彤;李惠萍;杨娅娟;苏丹;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眼科日间手术患儿术前2h口服清饮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眼科日间手术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三组麻醉前均禁食8h,A组麻醉前禁饮6h;B、C组在常规禁饮基础上,麻醉前2h分别口服10%葡萄糖溶液及多维饮料(术能),剂量为5 mL/kg.结果 三组入手术室后镇静评分及诱导时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均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125).结论 术前2h口服清饮可降低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10%葡萄糖溶液与术能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小丽;贺伟忠;苏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0例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小儿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小儿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肾积水患儿在机器人辅助下经腹腔镜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情况,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间布局、合理的体位安置、穿刺点定位、术中仪器设备连接、患儿体温管理以及高值耗材的管理等.结果 1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术后无一例患儿发生感染、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正确的体位摆放、合理的手术间布局、有效的体温管理、熟练的机器人操作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红;张文;李乔;赵体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体验的研究进展

    对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体验的测量方法及积极心理体验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实践,提高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曹笑柏;李峰;张旭;郭靖;赵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工作适应情况及领悟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社区护理管理者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9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得分为20.85±5.18;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4.25±10.32,其中家庭内支持20.01±3.58,家庭外支持42.57±6.86;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情况普遍不良,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社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支持度.以改善其工作适应不良,防止护理人才流失,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孟微;朴丽;杨蕊;胡洁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形象健康宣教,有效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监测血尿,重视体位与活动护理,积极观察及预防腹膜后出血、血管外支架移位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指导.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复查CT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超声提示血流通畅.结论 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安全有效,个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兰花;张波;李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燕尾帽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燕尾帽的细菌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消化内科、产科、儿科4个科室各5名护士,佩戴新燕尾帽,连续采集佩戴前及佩戴后第1、3、7天的样本,检测燕尾帽染菌量.结果 佩戴第3天燕尾帽染菌量超标率为45.0%,佩戴第7天超标率达100%;不同科室护士燕尾帽染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燕尾帽佩戴时间越长染菌量越多,染菌量与科室的种类无关,建议医院加强或改革对护士燕尾帽的管理.

    作者:杨晨;罗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监测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患者600例,收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为7.17%;共检测72株鲍曼不动杆菌,以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多,占44.44%;急诊、留置引流管、有脑脊液漏、手术次数、术中失血量、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3种抗生素时间≥14 d,可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P<0.05,P<0.0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神经外科重症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引起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需加强对易感人群如急诊、留置引流管、有脑脊液漏及基础疾病患者防护,尽可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与时间,以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邹玉珍;余艳芳;龚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8人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法.在入科实习前、实习结束时应用职业认同量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并在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习结束时各量表评分与本组实习前及对照组实习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习结束时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叙事教育法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教学相长,促进理论和操作成绩的提高.

    作者:黎湘艳;赵体玉;江莉;郭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士利他水平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利他水平状况及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护士的人文素质培训、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内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对1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人性哲学修订量袁总分9.31±14.50.大五人格的宜人性、神经质维度与护士利他水平显著相关,可独立解释护士利他水平总变异的29.2%.结论 护士群体利他水平较高,大五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护士的利他水平,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有针对地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护士利他水平.

    作者:黄霞;黄雪花;宋小珍;黄丽娟;黄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功能评估工具尺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在临床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版护理评估单,观察组设计并制作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对患者疼痛、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评估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92.31%护理人员愿意使用多功能评估工具尺,使用满意度得分率77.88%.结论 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可节省风险评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莉萍;方小萍;李雪阳;房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士个人职业目标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的个人职业目标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引导护士个人职业目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KRIF绩效考核模式的基础上设计护士个人职业目标调查工具,对72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除学习本专业知识目标(74.8%)外,其他23个目标的选择率为0~36.1%.不同学历、科室、编制、职称、年龄、工龄护士的部分个人职业目标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护士对个人职业目标的认识尚需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指导护士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目标,关注护士的职业发展,促进护士成长和医院科室健康发展.

    作者:向凤玲;田继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颈癌放疗俱乐部的创办及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俱乐部的创办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 将20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与“心心相依”俱乐部活动,连续干预5周.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及性生活3个因子,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于放疗前及疗程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婚姻质量3个因子得分、生活质量及希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创办“心心相依”宫颈癌放疗俱乐部并开展活动,有利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提高其希望水平.

    作者:姚璎芝;韦榕飒;廖金莲;汤秋明;孙爱平;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