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张波;李玉梅
目的 了解耳鸣患者院外声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方便抽取308例门诊耳鸣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电话回访调查其声治疗现况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共有效回访156例,失访率49.35%.随访患者中,94例(60.26%)就诊医生未建议其进行声治疗;37例(23.72%)患者遵医嘱执行声治疗,其中28例(75.68%)坚持声治疗的时间未超过2个月;医生建议但患者未执行声治疗的原因为太麻烦10例(40.00%)、技术原因8例(32.00%)等;不同性别、年龄、耳鸣持续时间以及耳呜对生活影响程度的患者声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声治疗在国内临床应用不多,且患者声治疗依从性不高;护理人员应提供院外护理干预使患者更有效接受声治疗.
作者:华玮;韩朝;钦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小儿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肾积水患儿在机器人辅助下经腹腔镜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情况,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间布局、合理的体位安置、穿刺点定位、术中仪器设备连接、患儿体温管理以及高值耗材的管理等.结果 1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术后无一例患儿发生感染、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正确的体位摆放、合理的手术间布局、有效的体温管理、熟练的机器人操作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红;张文;李乔;赵体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眼科日间手术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三组麻醉前均禁食8h,A组麻醉前禁饮6h;B、C组在常规禁饮基础上,麻醉前2h分别口服10%葡萄糖溶液及多维饮料(术能),剂量为5 mL/kg.结果 三组入手术室后镇静评分及诱导时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均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125).结论 术前2h口服清饮可降低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10%葡萄糖溶液与术能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小丽;贺伟忠;苏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在血脂异常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名血脂异常护士按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2次健康讲座,干预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并实施,共干预6个月.结果 干预4个月及6个月时,干预组护士的饮食行为倾向总分、膳食知识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护士腰围、BMI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0.05,P<0.01),对照组基本无变化(均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有助于护士饮食行为的改善和膳食知识的掌握,并能有效控制腰围和BMI.
作者:贺育华;赵秋利;梁娜;王丽敏;赵静;侯赛宁;梁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为减少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的知识、态度调查问卷对武汉市8所医院骨科的5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知识问卷总体得分率为71.4%,压疮及肺部感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65.7%、66.2%;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科内培训及院内培训获得;态度问卷得分率为98.1%~99.7%.结论 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态度较好,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触摸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与效果评价等进行综述,提出对我国触摸相关研究的建议,为护理人员合理运用触摸加强护患沟通、开展触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迪;高敏;雷宁;魏亚男;张绍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正念在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47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正念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均P<0.01);职业倦怠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及2个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正念在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6,占总效应比例为34.2%;正念对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有调节作用(△R2 =0.033,P<0.01).结论 职业倦怠既可以直接又可通过正念间接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正念能够缓冲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是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作者:曾巍;钱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俱乐部的创办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 将20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与“心心相依”俱乐部活动,连续干预5周.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及性生活3个因子,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于放疗前及疗程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婚姻质量3个因子得分、生活质量及希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创办“心心相依”宫颈癌放疗俱乐部并开展活动,有利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提高其希望水平.
作者:姚璎芝;韦榕飒;廖金莲;汤秋明;孙爱平;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国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现状,为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促进医院社区联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44所二、三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对其延续性护理的认知情况及所在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内容、开展频率及服务内容与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44所医院中,4所二级医院未开展延续性护理,主要原因为医院领导不重视和医护人员延续性护理意识不强.开展延续性护理的40所医院中,39所(97.5%)医院的负责人认为开展延续性护理非常重要,但是仅有4所(10.0%)二级医院表示目前延续性护理开展较好.慢病延续性护理在制定出院计划、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后病情跟踪随访三方面开展较好,在成立多学科团队、设立慢病专门转诊协调员、建立质量评价指标方面开展较差.医院与患者之间延续性护理内容主要为健康教育与咨询、病情随访与监测,形式以电话随访、健康讲座和门诊随访为主.结论 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较普遍,但在服务内容、形式、规范体系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医院应该进一步完善各项延续性护理项目,加强管理,形成规范体系,为有效开展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奠定基础.
作者:王莉;孙晓;吴茜;张寸;施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观看亲子视频对幼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及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1~3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访视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术前访视时录制亲子视频,术日患儿接入手术室后观看亲子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静脉麻醉诱导.记录术前1d访视时(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切皮时(T2)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同时采用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CC)和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评估患儿配合程度及焦虑.结果 T1时,干预组MAP和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ICC及mYP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观看亲子视频可有效减少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焦虑和不配合程度,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肖建明;戴晓娟;赵龙德;郭媛媛;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我国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解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实践及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6~2015年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的文献共计159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乳腺癌术后尚未接受放化疗患者(占90.57%);研究方法以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为主,分别占32.71%、30.19%;研究内容为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康复工具发明/创新、功能锻炼的延续护理等,分别占18.87%0、8.18%、7.55%.结论 国内研究者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但护理文献的质量有待提高,要积极开展以循证为基础的研究,应用更科学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作者:丁晓彤;李惠萍;杨娅娟;苏丹;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的核心胜任力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助产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已完成毕业实习的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64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得分为196.64±30.14;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中的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行为及生源地、工作意愿是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283).结论 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呈中等偏上水平,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其核心胜任力;实习过程中应给予其更多的助产实践机会,并提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以促进其核心胜任力的发展.
作者:路简羽;朱秀;陆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形象健康宣教,有效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监测血尿,重视体位与活动护理,积极观察及预防腹膜后出血、血管外支架移位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指导.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复查CT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超声提示血流通畅.结论 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安全有效,个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兰花;张波;李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初诊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与经验性回避水平,探讨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对194例初诊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诊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7.81±15.49,生命意义感得分46.75±9.70,经验性回避得分19.48±8.27;生命意义感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0.01),能够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调整R2=0.271).结论 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有助于其创伤后成长.
作者:高冉;史铁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工作适应情况及领悟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社区护理管理者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9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得分为20.85±5.18;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4.25±10.32,其中家庭内支持20.01±3.58,家庭外支持42.57±6.86;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情况普遍不良,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社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支持度.以改善其工作适应不良,防止护理人才流失,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孟微;朴丽;杨蕊;胡洁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对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的应对方法,为围绝经期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24例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抗雌激素治疗并伴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乳腺癌门诊随诊患者进行访谈,了解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及患者的应对方法.结果 93.5%的患者认为围绝经期症状对其生活有影响,自诉影响生活的4个主要症状依次为体力及精力感觉非常疲乏、关节肌肉不适、潮热、睡眠障碍;59.7%的患者曾采取措施来缓解症状,但仅38.8%认为有效;服用中药是患者采用多的方式(43.2%);71.8%的患者表示应对围绝经期症状存在困难,其中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是大的困难(57.3%).结论 乳腺癌患者认为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应对措施整体有效率较低;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症状需要规范管理.
作者:郑丹萍;王晓晶;李丽;李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发护理安全管理信息软件,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研发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包括护理安全讯息、不良事件上报、高危险因素评估(压疮、跌倒、导管滑脱)、高危药品标识管理、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及患者安全教育等8个模块,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质量反馈、决策预警和管理干预为一体.比较软件应用前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31%下降至0.04 %(P<0.05,P<0.01).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实现高危患者及安全隐患全程监控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薛水兰;郭雅娇;黄荔红;陈建成;吴凌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利他水平状况及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护士的人文素质培训、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内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对1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人性哲学修订量袁总分9.31±14.50.大五人格的宜人性、神经质维度与护士利他水平显著相关,可独立解释护士利他水平总变异的29.2%.结论 护士群体利他水平较高,大五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护士的利他水平,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有针对地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护士利他水平.
作者:黄霞;黄雪花;宋小珍;黄丽娟;黄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62例ICU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以床上主动锻炼为主,每日2次;制定早期活动安全准入指标和过程监测指标保障患者活动安全性.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住ICU 24 h内和转出ICU时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结果 入住ICU 24 h内两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出ICU时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活动期间干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早期活动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陈佳丽;管雨婷;朱晓玲;张琦;张艳;杜瑞芳;陆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8人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法.在入科实习前、实习结束时应用职业认同量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并在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习结束时各量表评分与本组实习前及对照组实习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习结束时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叙事教育法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教学相长,促进理论和操作成绩的提高.
作者:黎湘艳;赵体玉;江莉;郭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