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芹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伴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延续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测量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并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调查.结果 82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HbA1c、DSQL总得分及心理功能、社会关系2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bA1c、呼吸暂停低通气程度、白天嗜睡程度、DSQL总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长期有效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伴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菲;华珊珊;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对目标体温管理的概念、作用及其在脑卒中患者体温管理的常用措施及过程进行综述,常用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控制常温治疗;目标体温管理过程包括诱导期、维持期、复温期3个时期.目标体温管理对卒中后患者具有神经保护、控制颅内高压、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等作用.
作者:吴冠虹;郑翠红;李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对早产儿低体温的定义、发生现状及低体温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早产儿低体温干预主要通过产房的干预、从产房转运至NICU路途中的干预以及到达NICU后的处置3个环节控制,具体干预措施包括控制产房温湿度、聚乙烯袋包裹身体、加热湿化气体、转运过程保暖、复苏保暖、皮肤清洁等,可有效改善新生儿低体温状况.
作者:叶天惠;熊晓菊;丁玲莉;高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医护共享平台在儿科护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住呼吸消化病房及外科病房的患儿400例按病区床号分组,将病区1~25床分为对照组200例,26~50床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由护士对所负责的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填写评估结果,根据护理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医护共享平台的护理评估.结果 观察组压疮、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非难免性压疮、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风险防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医护共享平台,有利于促进医护沟通合作,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保障患儿护理安全.
作者:黄湘晖;李婉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青海地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370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86例和干预组1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肝病档案管理手册、规范随访等方式实施延续护理.出院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再出血率、复查依从率.结果 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复查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高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复查依从性,减少再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媛媛;马萍;李冬梅;武才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学习需求分析的出院指导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2016年1~6月65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基于学习需求分析的出院指导,先评估患者的学习需求,再针对性给予健康指导,后确认患者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糖尿病自我管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基于学习需求分析的出院指导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糖值达标.
作者:黄小玲;李丽君;邱雯雯;陈梦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的症状体验及其强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后偏瘫肩病症状评估问卷、简易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53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病症状强度得分为(5.99±2.04)分,为中等疼痛;症状困扰总分为(11.98±5.20)分,属于中等困扰;肩痛症状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脑卒中疾病分期、肩痛频度和疲乏水平(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偏瘫肩病症状体验呈多样性,临床护理人员应对不同肩痛频度、疾病分期、疲乏水平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症状管理干预措施,促进其康复.
作者:林郁芬;李铮;施娟;周月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阐述国内外灵性健康相关测评工具的发展过程、测评内容、信效度、适用人群、测评方式以及评分类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旨在为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及研发更为全面科学的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邹丽燕;曹梅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的心理健康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并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28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和护理伦理决策能力量袁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评分为(1.63±0.58)分,强迫症状、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恐怖7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普通护士(P<0.05,P<0.01);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评分(270.23±17.85)分;ICU护士心理健康总分及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5个因子评分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及2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P<0.01);职称、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为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适当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以增强其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断提高ICU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贾秀丽;张丽敏;袁占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对创客空间概念、文化、价值、研究现状以及创建护理学创客空间的价值、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护理专业领域创客空间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构想护理学创客空间框架及路径,提出创建护理学创客空间、实施创客教育有益于培养护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对护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智霞;杨凯涵;肖烨;王小鹏;蒋德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综述预设医疗指示的相关概念,该理念产生、发展及国内外应用情况.提出预设医疗指示在我国大陆地区推广和施行需注意的因素,包括儒家孝亲文化、传统重生讳死观念、家属决定权与患者医疗自主权、医生权威与患者医疗自主权、制度因素等,以期为预设医疗指示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提供借鉴.
作者:张蓉蓉;姜叙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糖尿病患者一次性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糖尿病患者一次性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截至2016年7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从中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总计5 3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头重复使用患者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一针一次[OR=2.33,95%CI(1.39~3.93),P<0.01];但在注射部位感染率及疼痛强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为减少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发生率,应提高患者对一次性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识,并完善相关医疗保险政策,杜绝注射针头的重复使用.
作者:曾艳丽;胡秀英;王国富;代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网络支持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早产儿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儿母亲77人按时间分组,2013年6~9月入组的早产儿母亲38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入组的早产儿母亲39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网络支持干预,持续12周.结果 观察组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后4周、12周角色适应评分及育儿胜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12周体质量、身长、头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网络支持干预能帮助NICU出院早产儿母亲适应母亲角色,提升育儿胜任感,有利于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
作者:高海霞;高洪莲;王燕;付红杰;董荣芝;董银凤;徐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Child Life项目是美国儿童医院重要的构成部分,该项目不仅服务于住院患儿,而且服务于门诊、日间诊所、居家护理、口腔诊所、舒缓治疗、康复理疗甚至临终关怀等各个领域,同时关注于患儿住院及其他治疗护理经历所伴随的心理社会问题.ChildIife应用治疗性游戏、感觉表达等方法解决患儿的发育和健康问题,通过干预促进患儿对压力性环境的调适,降低其焦虑水平,促进患儿的心理健康和发育.
作者:杨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现状,为开展临床营养支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309例住院患儿采用STRONGkids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参考标准及自制患儿营养支持情况调查表,通过现场查阅病历信息、床边查看营养护理及测量相关数据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8.41%住院患儿存在高度营养风险,48.87%存在中度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2.65%.111例(35.92%)患儿实施营养支持,其中肠内营养17例、肠外营养68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26例.结论 住院患儿的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率偏低,营养支持方式欠佳.应正确评估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指导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史雯嘉;黄燕;李素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对1例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患者行脱水、抗血小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护胃、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控制血压,加强意识障碍的护理、反复消化道出血及反复高热的处理.患者出院时患侧肌力恢复至4级,肢体活动及行走较前自如,精神状态良好,生活部分自理.
作者:林晓姝;袁浪;彭山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培训的中期效果.方法 对入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的65名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联络护士分阶段进行培训,第1年行资格认定短期强化培训,之后3年行继续在职培训,比较培训前、短期培训、继续在职培训后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信行水平.结果 继续在职培训后联络护士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相比短期强化培训,联络护士接受继续在职培训后知识维度得分显著降低(P<0.01),态度维度得分水平显著提升(P<0.05),但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进行继续在职培训,能显著提高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联络护士的糖尿病态度水平,维持短期强化培训后行为水平.提示在制订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计划时,需根据培训目标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达到理想培训效果.
作者:李蓓;赵雪;杨玲凤;王琴;黄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对老年人跌倒预防的认知情况,为制定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宁波市2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20名护士进行老年人跌倒预防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93.64%社区护士愿意参加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技能培训,84.54%愿意参与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管理.社区护士对老年人跌倒预防认知总分(75.54±12.27)分,其中跌倒知识(54.07±10.24)分,知识条目均分为3.40~3.77分,处于中等水平;跌倒态度(21.47±3.60)分,各条目均分为4.20~4.40分,态度总体良好.有无接受过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既往有无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有无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预防教育的社区护士在跌倒预防知识得分及总体得分方面存在差异(均P<0.01).结论 社区护士对老年人跌倒预防态度较好,但需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护士进行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使社区护士更好地掌握老年居民跌倒预防知识和技能.建议开展和推进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
作者:盛芝仁;陈燕;胡建利;柳春波;周红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睡眠质量、照顾负担与心理弹性状况,探索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照顾负担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对306名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照顾者睡眠质量总分为9.3±3.7,睡眠障碍检出率为57.8%;照顾负担总分为35.9±11.2,心理弹性总分为55.0±16.1.照顾负担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睡眠质量间起到部分中介和调节作用.结论 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有利于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汪苗;徐红;周海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咀嚼口香糖对改善结肠镜检查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作用,为临床制订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将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结肠镜检查常规行肠道准备及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指导患者服药间歇期有计划地咀嚼口香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服药依从性、肠道准备质量.结果 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肠道清洁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结肠镜检查服药期间有计划地咀嚼口香糖,可以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服药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的效果,为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张媛媛;陆绚;钮美娥;汪茜雅;周永芳;马超;王芳;吴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