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逐级30°半卧位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效果评价

王小艳;彭爱萍;陈晓敏

关键词:断指再植, 逐级半卧位, 并发症, 舒适度, 焦虑, 体位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逐级30°半卧位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101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绝对平卧位,观察组术后6h生命体征平稳时开始采用逐级30°半卧位.结果 观察组体位变化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再植指体血运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腰背部不适、开塞露干预率降低,排便时间提前,舒适度增高,焦虑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逐级30°半卧位对再植指体血运影响较小,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不适反应.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流吸引管清洗干燥筐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 提高人流吸引管清洗后干燥效果.方法 将妇产科使用过的810根人流吸引管预处理后按时间顺序分为三组,使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对照1组(304根)采用常规清洗筐斜放,对照2组(254根)采用常规清洗筐平放,观察组(252根)采用新制作的清洗干燥筐竖放.常规干燥后通过目测法观察三组的干燥效果.结果 三组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燥合格率显著高于另外2组(均P<0.0125).结论 制作清洗干燥筐竖放人流吸引管,可提高干燥效果.

    作者:苏驳;高淑红;吴清秀;杨青;班华艳;黎忠萍;林昌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评价2010-2014年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将甘肃省下辖的14个地级市(州)划分为5个片区,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泰尔指数对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为1.74人,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20人);陇中片区、河西片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分别为2.33人和2.21人),其他3个片区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片区之间泰尔指数由2010年的0.0546递减至2014年的0.0256,片区内部差异贡献率由2010年的55.38%增加至2014年的63.18%.结论 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配置公平性有待改善,片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因素.应合理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内部结构,提升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毛强;刘兴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生ASK综合评估体系的设计及临床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ASK综合评估体系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方法 选择400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观察组设计ASK综合评估表用于临床实习带教,包含职业态度、临床技能与日常服务表现、知识,并增设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SK综合评估能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尤兴翠;常希斌;周尉玺;张先华;李红;王文艳;魏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循证的气管插管全麻导管拔除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提高麻醉护士拔管护理的规范性和麻醉护理质量.方法 检索数据库,获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拟定气管导管拔除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正,终确立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护理管理方案并应用于102例麻醉苏醒拔管患者,并与应用前的104例患者比较拔管效应.结果 方案应用后,拔管后患者的呼吸系统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患者报告咽喉痛程度及对PACU有记忆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P<0.01);PACU麻醉护士除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外,其余行为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 以循证为依据构建的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护理管理方案切实可行,可以提高临床麻醉护理质量.

    作者:王树欣;韩文军;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阴道试产的健康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早断脐组(n=108)断脐时机为胎儿娩出即刻至60 s,晚断脐1组(n=92)断脐时机为胎儿娩出60~120 s,晚断脐2组(n=68)断脐时机为胎儿娩出120 s或至脐带停止搏动.追踪至婴儿6月龄.结果 三组产妇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第4天血红蛋白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晚断脐2组显著高于早断脐组、晚断脐1组(均P<0.05).三组婴儿6月龄血清铁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2组显著高于早断脐组、晚断脐1组(均P<0.05).结论 胎儿娩出2 min后或脐带停止搏动时断脐不影响分娩进程及产后出血,可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和6月龄血清铁蛋白含量.

    作者:刘莉;金微;吴志平;但科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患者护理难度评价研究进展

    介绍了患者护理难度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重点概括了患者护理难度常用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优缺点等,以期为国内开展患者护理难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常晓梅;熊莉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设计及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构建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 在本科护理教育课程《护理研究》中融入循证知识和理念,采用“序贯式科研方案构建”的教学策略对232名本科护生开展教学.结果 护生课程成绩为(83.23±7.33)分;教学后护生循证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1);除“教学内容难度适中”外(得分3.85分),护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得分均>4分.结论 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及序贯式科研方案构建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步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和循证理念.

    作者:杜世正;金胜姬;何贵蓉;张姮;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院校开设《实用护理信息技术》的探索研究

    目的 提高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促进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对接.方法 以广泛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经专家讨论,确定高职护生《实用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并实施于132名二年级高职护生,采用考核成绩、护理信息能力量表、课程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结果 课程结束后,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考核成绩、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超过80%护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满意,但72.0%护生对课时安排满意度低.结论 《实用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提高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对接,为临床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何晓璐;谭小燕;郭果毅;唐英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Web of Science护理领域灵性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目的 分析灵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态势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开展灵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主题词=“spiritual*”AND“nurs*”对1996~2015年护理领域有关灵性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Ⅱ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结果 1996~2015年护理领域有关灵性研究的文献535篇,美国发文量多,占43.0%,其次为英国(12.0%)和加拿大(8.0%),中国排名第九,发文量占总体的3.0%.1996~2005年及2006~2015年对比中关两国研究热点发现,美国护理领域对灵性研究较为广泛,且前后十年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多种疾病患者、弱势群体灵性方面的研究及对灵性的认知等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我国目前对灵性的研究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关注临终患者(end of life、terminally ill)、护理措施(inter-vention)及认知(perspective)方面.结论 中国护理领域有关灵性研究正处于发展初期,需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灵性相关研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完善整体护理内涵,使得优质护理服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者:曹楠;刘启贵;特日格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对称谓的体验与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就医期间对称谓的体验与需求,为促进护患有效沟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就医称谓体验与需求调查表,对224例住院患者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 138例(61.61%)住院期间未遇到不恰当称谓的情况;119例(53.13%)不认为直呼姓名是不被尊重的表现;121例(54.02%)对使用适宜称谓持中立态度;168例(75.00%)认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直接询问的方式获取适宜称谓;223例(99.55%)对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操作时反复核查其姓名表示理解,并认为有责任与义务配合核查.结论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可通过直接询问患者获得其适宜的称谓,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该称谓;对于患者认为不恰当的称谓,责任护士需尽量避免,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王颖;郭月;尹世玉;杨建国;汪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造口患者造口高排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20例小肠造口患者术后发生造口高排量的相关因素,包括疾病特点、剩余小肠长短、甲氧氯普胺及激素的影响、感染等.严密观察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医生排除诱因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脱水、电解质失衡的临床表现,做好饮食与造口护理,是护理重点.

    作者:陈燕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概念图谱在护理本科专业课程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概念图谱在护理本科专业课程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抽取62名4年制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中开展概念图谱结合高仿真模拟教学.结果 课程结束时,课程成绩中位数为73.5分,>70分者占75.81%;学生对模拟教学设计评价接近4分,对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活动满意度>4分(满分均为5分).结论 护理本科专业课程运用概念图谱与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增强模拟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李婷;王爱玲;刘艳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调度员培训现状及启示

    总结院前急救调度员的作用及各国对其资质要求,调度员培训内容包括规范化电话语言培训、调度工具使用培训、院前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调度员培训及考核方式;提出对我国院前急救调度员培训的建议,以提高我国院前急救资源利用率和急救水平.

    作者:袁颖;耿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先天性包茎患儿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治疗的健康指导

    目的 探讨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法治疗先天性包茎患儿的效果.方法 对90例先天性包茎患儿采用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法治疗包茎,同时加强健康指导.结果 90例患儿均治疗有效,55例患儿包皮可上翻至龟头中部,部分阴茎头部可外露;33例患儿包皮可上翻至冠状沟边缘,大部分龟头可外露;2例患儿包皮可完全上翻露出冠状沟,全部龟头可外露.治疗期间患儿未发生包皮龟头炎、包皮裂伤及包皮嵌顿等情况.结论 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法治疗先天性包茎患儿治疗效果好,是较为符合生理的一种治疗措施,加强健康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红伟;姜志红;韩青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认知学徒制的高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学徒制的高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级设为对照组(94人),《护患沟通》课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2015级2个班级设为观察组(103人),以认知学徒制理论为指导实施《护患沟通》课程教学.结果 观察组护生护患沟通技能考核成绩、自评沟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教学改革评价得分(4.26±0.93)~(4.53±0.67)分.结论 实施基于认知学徒制的高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和沟通技能,提高护理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徐志平;夏立平;朱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排班系统内涵与延伸功能的开发

    目的 开发护理排班系统内涵与延伸功能,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 拓展护理排班系统的内涵与延伸功能,包括岗位说明书链接与查询、个人需求提交、班次约束与提醒、人力资源应急调配等内涵功能,延伸护理数据互通共享功能.结果 使用护理排班系统后.护士长排班时间显著缩短,对护理排班系统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护理排班系统内涵与延伸功能的开发可实现护理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蒋金;卢天舒;张绍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制鹅颈灯灯罩在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三用(遮光、保暖、测量高度)鹅颈灯灯罩在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传统鹅颈灯照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观察组,鹅颈灯照射时加用自制“三用”灯罩.结果 两组皮瓣及再植指体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调节鹅颈灯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鹅颈灯灯罩用于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烤灯照射,能减少光照干扰,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舒适程度,而且方便护士测量烤灯到治疗部位的高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戴巧艳;何冬华;马琴;黄小芬;何翠环;刘回芬;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的效果

    目的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2012年制定并实施“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举措,要求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严格按照“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标准、规范、流程等实施护理.结果 2015年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病房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实习及进修生满意率分别为97.0%、98.1%、98.5%、95.0%、97.9%、98.0%.结论 实施“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冬梅;余利娜;苏静;赵辉;董丽兰;熊珊;柳君君;陈洁;范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创面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综述生活质量的含义与发展概况,慢性创面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工具及慢性创面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慢性创面生活质量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思考,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慢性创面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丹;李善玲;余茴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国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研究进展

    为培养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推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内社区护理教育者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法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回顾国内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进展,总结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教管理和评价方法,以期为社区护理教育者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推动社区护理发展.

    作者:高维杰;王汕珊;庞晓丽;张铁玲;王红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