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级医院ICU患者家属信息需求及满足现况调查

郭晓莉;柏涌海;王沛;傅晓燕;浦方芳;周丽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家属, 信息需求, 满足
摘要: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ICU患者家属获取信息的需求及满足情况.方法 便利选取上海市浦东区3所二级医院ICU患者家属110人,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中的获取信息维度进行需求程度及满足程度的调查.结果 ICU患者家属获取信息需求得分(3.55±0.39)分,满足得分(2.12±0.36)分;获取信息8个条目未满足率3.64%~81.82%.结论 ICU患者家属获取信息的需求较高,部分需求未能较好的满足;ICU护士应重视患者家属信息需求的评估,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满足其合理需求.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临终关怀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与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

    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临终关怀专科护士的认证资格体系与核心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我国临终关怀专科护士的培养相对滞后于发达国家,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的经验,制定适合我国临终专科护士发展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专科化的发展.

    作者:郑战战;李贤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互联网+”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用于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院前救护

    目的 探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管理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院前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院前转运至我院心血管内科收住住院的240例危重症患者按转运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院前转运时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组院前转运时给予“互联网+”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病情变化,比较两组院前救护阶段抢救时间和院前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抢救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互联网+”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管理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可常规将“互联网+”远程心电监测管理应用到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院前救护工作.

    作者:冷梅芳;胡婷婷;刘君;邹雅;陈玉婵;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研究现状

    对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网络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实施形式及优势,总结了国内外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研究现状,为国内开展网络行为认知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晨;白越;胡明月;陈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的启示

    从专科护理发展史、专科护士行业定位等方面介绍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概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专科护士准入条件、核心胜任力、资格认证、工作范围及角色等的人才管理现状;从专科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模式、薪资体系等方面介绍了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现状;并且借鉴国内外专科护理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中医护理专科化的基础与必要性,并展望了中医护理专科化可能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中医护理专科化的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王晋芳;韩柳;郭海玲;田润溪;高宁;姜雨婷;赵俊强;郝玉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基本概念及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处于不同行为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针对性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干预的能力和建立和谐、互动式护患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对虐待老人倾向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对虐待老人倾向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402人,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文版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虐待倾向得分中位数为3分,四分位数间距为4分;分值在2分及以下者有146人(36.32%),3分及以上者有256人(63.68%).照顾者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均P<0.01);照顾者积极应对方式与虐待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虐待倾向呈显著正相关(P<0.01);照顾者应对方式是虐待倾向的影响因素,积极应对方式是虐老倾向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虐老倾向的危险因素,应对方式能解释照顾者虐老倾向总变异的29.0%.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趋于消极且其虐老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鼓励照顾者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避免长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以减少虐老风险,提高照顾质量.

    作者:陶秀英;沈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专案改善实施方法

    目的 通过护理专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合格率.方法 按时间段开展专案改善活动前的131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开展专案改善活动的215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应用专案改善法制订相应方案进行干预,包括定时组织专题讲课,规范指导注射工作路径,多阶段评估等.比较两组注射部位选择、部位轮换、部位检查和消毒等自我注射的合格率.结果 干预组自我注射技术7个方面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护理专案改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我注射的合格率,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陈庆玲;周佩如;黄洁微;葛果;余艳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压间断循环洗胃法用于口服中毒患者抢救

    目的 观察低压间断循环洗胃法在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口服药物(包括各种农药)中毒患者237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03例,采用传统的留置洗胃法;观察组134例,采用低压间断循环留置洗胃法.结果 观察组洗胃不良反应,出入量平衡、胃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洗胃耐受度显著好于对照组,洗胃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低压间断循环留置洗胃法,可提高洗胃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方珍;谢卫;洪浔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怀时刻研究现状

    介绍了关怀、关怀时刻的概念,阐释了关怀时刻的特征、意义及其对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具备关怀意识、敏感性,合理运用非语言关怀行为,利用自己的能力、同情和勇气实施关怀行为),旨在为关怀时刻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实现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赖粼;刘义兰;路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护理建设初探

    综合护理信息化现状和智慧护理概念、组成及特点,分析智慧护理建设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和意义,并结合实际,规划智慧护理系统构成,探索将建设智慧护理系统落地的途径,提出智慧护理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为推进智慧护理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杨茜;鞠梅;李雨昕;郑思琳;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对150名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6.7%乡镇卫生院护士参加过县内培训,63.3%护士未参加过培训.对护理培训师资需求以临床经验丰富专科护士为主(58.7%),培训方式以案例分析为主(48.0%),每月培训1~2 d(89.3%),理论与实践比为1∶2(66.7%);培训课程需求前三位为急诊急救、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结论 乡镇卫生院护士参加培训机会较少,对培训的需求强烈,对培训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应充分结合乡镇群众的就诊需求和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满足护士的培训需求,更好地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作者:周建芳;甘红霞;杨志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粪菌移植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治疗前做好入院宣教、供体护理、受者肠道准备,配制移植菌液,经鼻肠管注入菌液,移植后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饮食指导.结果 经粪菌移植治疗后第12周,11例(36.7%)患者获得临床治愈,18例(60.0%)获得临床改善,1例无效.患者自主排便次数从治疗前的平均1.2次/周逐渐增加,至12周达4.2次/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 粪菌移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良好.在粪菌移植治疗中,供体筛查的准确性、菌液提取与配制、移植前后患者适应性以及移植后肠康复中饮食、活动指导等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马春联;彭南海;丁岚;田宏亮;丁超;李宁;张雪莹;葛晓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节点控制改进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的效果

    目的 通过节点控制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进行改进,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方法 成立项目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手术器械处理质量不合格的末端原因,确定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关键节点,通过信息追溯系统设立于各工作环节的计算机工作站,建立控制节点和控制流程,拦截失误和不规范操作.结果 节点控制后复用医疗器械包处理质量合格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 节点控制质量管理系统可前瞻性发现和拦截失误及不规范操作,从而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包的处理质量.

    作者:郑文;桓丽倩;周海燕;陈金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在校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8所高校的1 009名护理本科生采用中文版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测量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准备度情况.结果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总分为(148.42±14.80)分;自主学习准备度影响因素为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母亲对子女学习护理的态度、年龄、父亲对子女学习护理的态度、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性别(P<0.05,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相对较低,教育者可通过加强学生的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加强护理专业优势的宣传普及工作等方面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准备度.

    作者:廖菁;倪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会支持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3例合并轻中度抑郁症状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干预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社会支持干预,包括成立糖友之家,进行社会支持相关讲座,鼓励家属参与,鼓励患者向朋友倾诉等.在干预前、干预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量.结果 两组SDS得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社会支持干预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

    作者:杨娟;刘杰;郑叶;罗金桃;吴橙香;冯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会所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家庭负担与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会所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会所组,其中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康复模式,会所组58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会所康复模式.结果 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会所组患者干预后各时间点PANSS、ADLFBS总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LSIB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 会所康复模式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精神状态,同时对患者家庭负担改善和生活满意度提升亦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思思;顾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包容型领导对护士心理授权及建言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包容型领导对护士建言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包容型领导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建言行为量袁对2所大型公立医院251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阶层线性回归分析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 包容型领导均值为(5.28±1.18)分,心理授权和建言行为得分分别为(5.28±1.09)分和(5.53±1.14)分.包容型领导与护士心理授权(r=0.766,P<0.01)、建言行为(r=0.643,P<0.01)呈显著正向相关性.心理授权和建言行为呈显著正向相关性(r=0.724,P<0.01).包容型领导对护士心理授权(β=0.749,P<0.01)和建言行为(β=0.635,P<0.01)具有积极显著的正向预测,心理授权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537,P<0.01).结论 包容型护士长可以有效促进下属护士心理授权感知,进而利于护士积极地向组织建言献策.护理管理者应适当地接纳护士的建议,在必要时给予下属支持与帮助,从而激励下属积极地为护理工作与组织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郑建明;王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获取途径调查

    目的 调查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获取途径的现状,并探讨获取途径对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法对江苏省204名专任高职护理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能力量表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获取途径量表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均分为(3.50±0.66)分;获取途径均分为(3.34±0.82)分;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获取途径及各维度呈正显著相关(均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获取途径中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实践是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获取途径均处于中等水平,各院校和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优化和完善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能力获取途径,有效提高其信息化教学能力.

    作者:王进;邹晶莹;林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家庭肠内营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综述国内外家庭肠内营养应用的疾病类型、营养支持途径、配方的选择、相关并发症,并借鉴国外开展家庭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提出我国家庭肠内营养的发展对策,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肠内营养模式提供思路.

    作者:李培培;张丽;于子荞;陈志强;王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闭环管理的压疮系统构建

    目的 优化压疮管理流程,做到环节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建立压疮管理模块,与6级电子病历有效结合,通过压疮监控模块筛查高危患者并进行预警提示,对不同来源压疮数据信息上报,并记录治疗护理措施、压疮愈合等情况.结果实施压疮闭环管理后,2013~2015年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6%、0.06%、0.08%,低于国内12所医院的调研结果.结论 压疮闭环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科学分析压疮发生现状,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进而提高压疮护理和管理质量.

    作者:魏苏艳;侯铭;王晓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